22個在線平台免費開放2.4萬餘門在線課程

2020-02-06     勞動午報

本報訊(記者 任潔)教育部2月5日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其中教育部已組織22個在線課程平台,免費開放在線課程2.4萬餘門。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開學和課堂教學造成的影響,教育部印發《指導意見》,要求採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並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面向全國高校免費開放全部優質在線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截至2020年2月2日,教育部組織了22個在線課程平台制定了多樣化在線教學解決方案,免費開放包括129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401門國家虛擬仿真實驗課程在內的在線課程2.4萬餘門,覆蓋了本科12個學科門類、專科高職18個專業大類,供高校選擇使用。

《指導意見》指出,各高校應充分利用上線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在慕課平台和實驗資源平台服務支持帶動下,依託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台、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

高校應立即制定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實施方案,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合理調整、統籌安排春季學期與秋季學期課程教學計劃,當前暫停所有寒假社會實踐。引導教師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進行學習考核,了解學生在線學習情況。

《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加快研發一批有特色、代表性強、數量充足的在線試題。發揮「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示範引領作用,課程負責人和團隊要上線提供全程教學服務,帶動全國慕課教師團隊開展線上教學服務。全天候開放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台,免費提供2000餘門虛擬仿真實驗課程資源。

教育部倡導社會力量舉辦的在線課程平台免費提供優質課程資源,為高校制定豐富多樣的在線教學解決方案,支持教師利用慕課等在線教學資源自主開展在線教學。鼓勵慕課平台開設有關流行病學、傳染病學的慕課專題,提高大學生及社會公眾的科學防控能力。

《指導意見》要求,高校要將慕課教師以及承擔教學任務的所有任課教師線上教學計入教學工作量。引導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選修線上優質課程,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制定在線課程學習學分互認與轉化政策,保障學生學業不受疫情影響。

記者了解到,這22家在線平台包括面向高校師生和社會開放8000餘門優質在線課程資源的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免費開放2350門課程讓社會學習者學習和1600門慕課免費開放給高校的學堂在線;免費提供3464門慕課及國家級、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的學銀在線、向全國高校師生免費提供10個語種、12個課程方向、99門外語慕課的中國高校外語慕課平台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nSKFnABjYh_GJGVPF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