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耀先這個名字犯忌:戴笠不會相信他,毛人鳳寧肯跟中統合作,也要除掉他

2023-10-28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鄭耀先這個名字犯忌:戴笠不會相信他,毛人鳳寧肯跟中統合作,也要除掉他

作為軍統「八大金剛」中的老六,鄭耀先一直沒有得到戴笠和毛人鳳的信任,這種不信任,跟鄭耀先有沒有臥底嫌疑無關,而是戴笠和毛人鳳聽到鄭耀先三個字就反感。

名字不好,或者名字犯忌,在軍統是要受排擠的,這是因為戴笠和毛人鳳都是迷信腦袋,原軍統(保密局)總務處少將處長沈醉在回憶錄中不止一次提到過戴笠和毛人鳳在名字方面的「講究」或「忌諱」。

軍統特務都有化名,沈醉在上海當交通員和行動組長時化名陳倉、陳滄、陳淪、杜康,調到雲南後他本人化名吳崇雨,雲南站化名常念農,這兩個名字,毛人鳳不喜歡但卻沒有辦法——誰都知道沈醉為什麼取這兩個化名,毛人鳳也不敢反對。

毛人鳳也是有化名的,沈醉在《軍統內幕》中回憶:「他由於命中缺火,他的化名便叫『以炎』,多年來一直用這個化名。」

戴笠的化名很多,但大多數都帶個水字或含有水意,江漢清、汪濤、徐清波、沈沛霖、洪淼,都有六點水或九點(個)水,他唯一不帶水字而常用的化名是「余龍」,還是水淋淋的——那是他看上了一個姓余的女特務,要做余家乘龍快婿的意思。

戴笠的最後一個化名是「高崇岳」,是毛人鳳親自審批並啟用的,他後來回顧這個化名是,也不知是高興還是懊悔地埋怨秘書室助理秘書袁寄濱:誰都知道戴笠命中是「缺水忌土」,然而負責為他草擬化名的袁寄濱卻不以為然,在替戴笠擬定1946年化名是就故意擬了一個缺水而多山的化名高崇岳。

毛人鳳誰自己看都沒看就批准了,鬼知道是真話還是假話,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包括沈醉和文強在內,軍統局的大小特務都埋怨袁寄濱把這個化名取壞了,同時也很奇怪毛人鳳為什麼會批准。

這些姓名的講究不足為信,但是我們看軍統特務的回憶錄,就會發現鄭耀先這個名字確實很犯戴笠和毛人鳳的忌諱:這個名字,看起來就像鄭介民的同宗兄弟,而鄭介民一向是與戴笠毛人鳳都不對付的。

據沈醉回憶,戴笠和鄭介民在復興社特務處時期就不對付:「特務處於1932年4月1日成立,戴笠任特務處處長,鄭介民任副處長,由唐縱任書記(以後稱書記長)……戴笠培植毛人鳳,主要是把鄭介民在軍統中其他方面的職權逐漸讓毛接替下來,使鄭只保留一個空頭名義……毛人鳳要我從各方面去搜集鄭介民的貪污不法的材料,準備把鄭介民這個局長搞掉,取而代之。」

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鄭介民比戴笠資格老、軍銜高,無論是在特務處當副處長,還是在軍統當幫辦和主任秘書,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盼著老蔣把戴笠拿下後自己上位。

軍統局副局長戴笠死後,老蔣直接任命鄭介民為正局長,毛人鳳氣得兩眼冒火,軍統改為保密局,鄭介民還是局長,毛人鳳的怒火,把頭髮都快燒光了,於是他和沈醉聯手挖坑,通過俞濟時狠狠地參了鄭介民一本:該局長過五十大壽,大辦壽宴,收受厚禮,影響極壞。

沈醉在回憶錄中詳細描述了他是怎麼跟毛人鳳聯手坑鄭介民的:「我為了討好毛人鳳,竟去鼓動大批軍統特務的遺屬,在鄭介民老婆給鄭做五十大壽時去大吵大鬧,她們本來生活沒有著落,又聽說鄭介民五十大壽,大宴賓客,自然吵鬧著要找鄭介民解決生活問題。毛人鳳藉機向蔣奏了一本,蔣氣得把鄭介民叫去大罵了一頓。」

沈醉受毛人鳳指使,又火上澆油,把過去收集的鄭介民黑材料以及五十大壽時所拍的照片,一股腦交由俞濟時轉呈老蔣,結果鄭介民丟了保密局長的實缺肥缺,毛人鳳成功繼位。

鄭介民與戴笠是面和心不和,與毛人鳳是冰火不同爐,我們在電視劇《風箏》中也能看到鄭介民意味深長地嘲諷毛人鳳:「戴老闆一死,老六要是不迂腐,就得考慮重新站隊,你是怕他跟了我,讓我如虎添翼吧?」

鄭介民在三巨頭密會時力保鄭耀先:「老六不能死!他帶的一干人馬,只有他在,那些人才不敢恣意妄為。一把鑰匙一把鎖,怎能不給這把鎖配上鑰匙呢?不帶到南京,也得為老六找一個安身之處!他是軍統的一面旗幟,關乎黨國顏面,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別人碰他一根汗毛。游擊隊一直在追殺他,一旦他們得手,在座的誰敢去面見委員長?」

鄭介民越保鄭耀先,毛人鳳的殺心就越重,他後來不惜違背「家規」與中統串通一氣對付自己的「手足」,也是要剪斷鄭介民的翅膀:我知道你們是同宗同輩兄弟,不除掉鬼子六,我這局長之位也坐不穩!

《風箏》里藏著許多歷史彩蛋,比如老蔣與鄭介民最後一次在湖心島見面,桌上擺了很多水果為何沒有西瓜?原軍統行動處處長程一鳴(潛伏者,據說也是風箏的歷史原型之一)的回憶錄揭開了謎底:西瓜是最後才端上來的,鄭介民接過老蔣親手遞過的一片西瓜,在老蔣注視下吃了一口,然後趁老蔣不注意丟盡了湖裡,結果回到家還是毒發身亡了。

據程一鳴分析,老蔣之所以要除掉鄭介民,是因為鄭跟美國人走得太近,已經有了尾大不掉之勢,為了幫小蔣接班掃除障礙,老蔣才在西瓜里下了毒。

老蔣跟鄭耀先說起鄭耀先的時候,有一句話可能有人會感到困惑:「是不是戴雨農生前萬般推崇的,那個與你只有一字之差的鄭耀先?」

鄭耀先與鄭介民怎麼會只有一字之差?這是不是老蔣老糊塗了?

蔣運輸大隊長是很糊塗,但是他還不至於弄錯鄭介民和鄭耀先的名字,這二人的名字,也正是戴笠和毛人鳳不待見鄭耀先的主要原因:鄭介民原名鄭庭炳,字耀全,他的三個親兄弟分別叫鄭庭煒、鄭庭烽(字耀台,挺鋒、挺峰是別名)、鄭庭烘,這兄弟四人戴笠毛人鳳一看就火大,再加上一個鄭耀先,豈不是耀火冒三丈?

毛人鳳「缺火」,戴笠缺水,自然也怕火,見了火光耀眼的鄭耀先,自然會心生忌諱,這當然是當不得真的說笑,他們不待鄭耀先的根本原因,還是鄭耀先與鄭耀全(介民)看著像親兄弟,跟毛人鳳缺火、鄭耀先多火的關係應該不大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c127f7b91b65139dc96482db3f587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