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變身采參人,體驗採挖野山參的樂趣麼?戳這裡

2019-10-12     中華合作時報

吉林省輝南縣地處長白山系龍崗山脈西麓,松遼平原與長白山交錯帶,海拔高度、氣候特徵、光照條件、土壤植被等自然條件都適宜人參等中藥材生長,當地林農也素有挖參採藥和馴化栽培野生藥材的習慣。由於野山參是稀少而昂貴的中藥材,所以採挖的人很多。

怎麼采?用什麼工具采?又有哪些傳說?跟隨輝南縣龍崗林下山參種植專業合作社,了解人參文化,走到原始森林中欣賞野山參的魅力,體驗親自採挖野山參的神秘與樂趣!

「棒槌!」

「幾匹葉?」

「四匹葉。」

這是東北地區放山發現野生山參時喊山的場景

採挖野人參在我國屬於半儀式化的勞作。放山,也叫「挖棒槌」,是東北地區進山採挖野人參的專有名詞。發現野山參後還要「喊山」,還要用綴著兩個銅錢的紅繩鎖住人參,固定在用樹枝搭好的架子上,行話叫「鎖棒槌」。

采參人正在用紅繩鎖住發現的一株野山參

吉林省輝南縣林下山參協會副會長曹發:

「因為人參酷似人形,傳說有逃逸本領,一遇危險便會消失在人海中。所以,先要將人參露出地面的主根用紅繩系住。」

9月14日,吉林省輝南縣舉辦2019年度鮮參採收節採挖出來的野山參

「但采野山參比找更難,必須用鹿骨針等專用挖參工具,根據自然環境決定山參的採挖方法。」曹發說。

專用挖參工具

人參挖出後,要用新鮮的苔蘚或樺樹皮包好,用楸樹皮捆上。要在人參出土的附近樹上刻字,記錄下挖出野山參的年頭、采參人數等情況,供後人參考。最後還要播撒人參籽,兩年後就可以繼續繁衍生息。「我們決不能搞斬草除根式的採挖。」曹發說得斬釘截鐵。

曹發介紹,目前我國野山參已瀕臨滅絕,只在長白山一帶還有少量生長。依靠摸索出的人參野植的關鍵技術,曹發發展林下參產業,成立了輝南縣龍崗林下山參種植專業合作社,組建成立了輝南縣林下參協會,作為一名創產扶貧導師授之以漁,帶領當地農民共同致富。

按照規矩,上山採挖野山參講究去單回雙,圖為此次上山組成的五人採挖隊

目前,合作社已有326戶參農加入,林下參栽培基地1700多畝,年均參齡25年,共植有野山參13餘萬株。野山參瀕臨滅絕,為保護野山參種源,也為了造福子孫後代,每年7月中旬,合作社都會採集2-3斤野山參種子,播撒到長白山的原始森林間。

近幾年,隨著人參市場的日趨興旺,參與種植人參的農戶不斷增加,當地形成了「合作社(協會、公司)+農戶+基地」的產業化生產經營新格局。目前,石道河鎮野山參種植面積已發展到4.79萬畝,形成了林下山參護育技術體系及完善的技術操作規程,全縣野山參基地全部按照綠色無公害標準組織生產。為了讓野山參這一「寶貝」凸顯價值,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當地黨委、政府把打造野山參品牌擺到重要位置,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強化宣傳推介,使石道河鎮野山參的市場知名度顯著提升。

本期編輯/譚思嘉

監製/張帆 陸璐

合作電話:010-63702668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2020年征訂開始啦!

歡迎訂閱《中華合作時報》,

供銷合作社自己的媒體,

不一樣的深度、不一樣的態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YxUzG0BMH2_cNUguVP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