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製作| 陳瑋琇
來 源| 中華合作時報
2020 年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之年, 是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驗收之年。自開展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以來,全系統積極行動,以創新手段推動綜合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中發〔2015〕11號文件出台5周年之際,本報特向各省供銷合作社相關負責人約稿,就供銷合作社在綜合改革、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成效、獨特作用等發表專題署名文章。
今日,為大家帶來內蒙古自治區供銷合作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楊春山 的署名文章:《深入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不斷提高服務「三農三牧」的能力和水平》。
內蒙古自治區供銷合作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 楊春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同時也是中發〔2015〕11號文件提出的綜合改革階段性目標任務完成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內蒙古自治區供銷合作社系統要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服務鄉村振興為主線,持續深化綜合改革,組織實施「供銷合作社培育壯大工程」,著力提升為農為牧綜合服務能力,著力夯實基層合作經濟組織基礎,著力推進社有企業提質增效,著力創新聯合社治理機制,加快打造服務農牧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台,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堅持改革強社
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一是對照《2020年深化全區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重點工作任務書》, 分類分項推進基層組織、社有企業、聯合社三類主體改革。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分級開展自查,適時啟動實地督查調研,查漏補缺、梳理問題、制定整改方案,逐項狠抓落實,做到改革底數清、任務清、問題清、措施清,限期整改、對帳銷號。二是 年底前在全區12個盟市社完成全國供銷合作總社5項專項試點經驗的複製推廣工作。各盟市社要根據區社相關批覆要求,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和責任人,確保試點經驗落地實施、取得成效。三要積極 推進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學習借鑑先進省區成功經驗,總結提煉克什克騰旗經棚鎮基層社參與「黨建引領『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的做法,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區實際的「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方式和有效路徑。加強與金融機構對接合作,積極落實與有關銀行的戰略合作協議,推動金融服務向鄉村延伸。依法合規開展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服務,破解農牧民的融資難題。
堅持服務立社
全力提升為農為牧綜合服務水平
一要 實施農牧業社會化服務惠農惠牧工程,以旗縣為重點,依託有條件的社有企業、基層社、專業合作社建設為農為牧服務中心,開展「土地(草牧場)託管」服務。在耕地集中連片、農業產業規模較大的鄉鎮,側重建設莊稼醫院、智能配肥中心等生產服務平台,強化農資供應、測土施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生產服務功能。在糧食和鮮活農畜產品主產鄉鎮,側重建設農畜產品烘乾、冷藏、倉儲、加工、交易等服務設施,強化商品化處理功能。採取「企業+合作社+農牧戶」模式,開展單環節、多環節、關鍵環節綜合性和全程託管服務。有條件的地區要圍繞農資統購、農畜產品聯銷、農機跨區作業等領域發展一批農牧業生產性服務聯盟,為小農牧戶和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提供系列化、專業化服務。二要 加快在區域性物流節點打造一批冷鏈倉儲、物流配送企業,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推進縣域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與基層社、綜合服務社的業務對接,在工業品下鄉、農畜產品進城、一網多用、雙向流通上有新的突破。因地制宜建設城鄉社區回收網點、專業分揀中心、區域集散交易市場,帶動基層經營服務網點主動承接農村牧區廢棄物和可利用垃圾處理等政府購買服務,積極參與村莊清潔行動和美麗鄉村建設。主動參與自治區農村牧區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及推廣普及低氟磚茶行動,凈化農村牧區市場。提升區社電商公司及其參控股電商項目企業的運營能力,加快布局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和電商服務網絡,提升基層實體網點的線上服務功能,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三要發揮供銷合作社自身優勢,對照《區社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及專項目標任務, 狠抓脫貧攻堅任務落實。以產業融合為重點實施產業扶貧,引導社有企業帶動貧困地區培育特色產業,吸納貧困戶就業增收。以產銷銜接、暢通渠道為重點開展消費扶貧,指導系統內符合條件的貧困旗縣農畜產品入駐「扶貧832平台」。以線上線下融合為重點推進電商扶貧,推動貧困旗縣電商運營服務中心和鄉村電商服務站建設。發揮基層組織帶貧扶貧益貧作用,繼續推進扶貧專櫃、銷售專區建設。做好聯合社機關定點扶貧工作,鞏固擴大幫扶成果。
堅持夯基建社
不斷做實基層合作經濟組織基礎
一要 制定印發《關於充分發揮基層供銷合作組織作用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意見》,支持基層組織提升為農為牧服務水平。完善各級聯合社領導幹部定點聯繫基層社制度,加大基層組織建設在綜合業績考核中的權重,引導社有企業加強與基層社的業務對接,逐級探索建立供銷合作社合作發展基金,樹牢基層優先發展的工作導向。二要 督促指導各地將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層,鞏固427個基層社恢復建設成果;完成現有375個基層社改造提升任務;加強與商務、農牧部門溝通對接,推動基層社承接電商服務站、信息服務站職能,提升農資、農畜產品、日用消費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經營服務功能。引導有條件的地區通過改造基層社經營設施、盤活低效閒置資產、拓展經營服務功能等方式,打造一批具有多種功能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融入鄉村便民服務體系,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基層社與農牧民專業合作社交叉持股、融合發展,增強合作經濟組織屬性,完善內部治理結構,落實「三會」制度,實現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繼續組織實施「百縣百社」振興計劃,力爭全年新增40個基層社標杆社,基本實現蘇木鄉鎮均有基層社建制、旗縣社與所屬基層社均有股權(資產)聯結的目標。三要 在一定人口規模的中心村規劃建設村級基層社,完成83個五星級綜合服務社改造提升為村級基層社的任務。深入推進農村牧區綜合服務社提質擴面,推動社有企業、基層社與村級綜合服務社建立緊密的業務聯結。力爭全年新增40個五星級村級綜合服務社,綜合服務社基本覆蓋全區50%的嘎查村。四要持續提升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能力,鼓勵基層社通過投資入股、業務指導、加強服務等方式,與嘎查村集體、農牧民共同組建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牽頭組建區域性、綜合性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開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創建工作,力爭全年新增40個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進一步強化帶動能力。
堅持以企興社
深入推動社有企業提質增效
一要 規範社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合理設置股權,在重要涉農涉牧領域保持對社有企業的控制力和經營主導權。充分發揮社有企業董事會的決策作用、監事會的監督作用、經理層的經營管理作用、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形成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深化社有企業幹部人事、勞動用工、薪酬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加強風險防控。二要 認真落實區社《關於深化社有企業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鞏固農資、農畜產品、日用消費品、再生資源等傳統主營業務,加快服務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穩妥推進開放辦社工作,規範開放辦社行為,強化風險防範意識,提高開放辦社質量。鼓勵社屬企業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參與田園綜合體、產業聯合體建設,推動農村牧區產業升級。加強與郵政等部門的合作,共享網絡服務資源,拓展經營服務領域。聚焦為農牧服務主業,培育一批重點龍頭企業,強化與縣域、基層經營網絡的股權合作、業務聯結,推進系統上下聯合發展。三要 優化組織架構,壓縮管理層級,提高運營效率。對不同類型、規模的直屬企業實行差異化考核,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加強對企業運營的分析監測,重點關注金融風險管控、遺留項目清理、閒置資產盤活變現、債權債務糾紛等事項,加強內控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制度執行的剛性約束。
堅持從嚴治社
著力創新聯合社治理機制
一要 制定出台《全區供銷合作社系統關於加強聯合社「三會」制度建設的意見》,修訂完善《區社監事會工作規則》,補齊「三會」制度建設短板。指導盟市、旗縣社創造條件召開代表大會,加快推動盟市、旗縣層面理事會、監事會建設,今年要力爭完成區社制定的目標任務,到明年,85%的盟市、旗縣級聯合社要健全理事會、監事會。二要 深化聯合社對成員社工作考核、成員社對聯合社工作評價機制建設。年內在盟市層面要全部建立盟市社對旗縣社的綜合業績考核制度和旗縣社對盟市社的評價機制,強化上下層級聯繫。三要 理順聯合社與社有企業關係,落實社有資產出資人代表職責,建立監管責任清單,完善運營監管方式。強化旗縣社對基層社的監管服務,提高工作的規範化、科學化水平。分層級制定社有資產監督管理、社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社有企業投資監管、社有資產產權登記建檔等辦法,健全「三重一大」事項審批與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審查機制。年內盟市、旗縣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和社有資產運營平台公司基本實現全覆蓋。四要總結評估全區系統「十三五」規劃落實情況, 啟動「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加強系統經濟運行的監測分析和統計、財務基礎工作,做到應統盡統、應報盡報。加強供銷合作社品牌建設,規範使用供銷合作社標識。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完善法律糾紛案件管理,維護供銷合作社合法權益。認真落實化肥、邊銷茶等儲備管理制度。強化全區系統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堅持黨的領導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一要以主題教育為新起點,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和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深學篤信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內蒙古、關於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建立工作檯帳,查找短板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分層級組織學習培訓,結合區情社情狠抓落實。抓好主題教育檢視問題的整改落實,把制度制定和制度執行結合起來,把建章立制和解決問題統一起來,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提高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二要認真落實「兩個責任」,全面履行「一崗雙責」,深入推進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定期開展警示教育,健全完善廉政風險排查整改工作機制,加強重大投融資和資產處置的審批監管,落實社有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制度執行,層層落實保值增值責任。促進監事會與社有資產監管、審計、紀檢等實現監督資源共享,形成監督合力,推進依規依紀依法依章程治社。三要加強作風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自治區相關配套辦法,緊盯「四風」新表現新動向,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新時代好乾部標準,注重政治素質考察,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加強幹部隊伍培訓,加強對年輕幹部的培養鍛鍊。強化「馬上辦」作風、「成績單」意識、「重實幹」導向,做到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做好信息宣傳、網絡安全和保密工作,加強與主流媒體的溝通對接,講好供銷合作社故事,為全區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更多內容請點擊 7月7日《中華合作時報》A6版「深化改革大家談」 。
責編|陸璐
監製|於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