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學生鑑賞古詩詞?名師告訴你:扣住這「三美」

2020-01-04     立恆語文


在古典詩歌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鑑賞詩歌,方能使學生領略到古典詩歌的美,從而激發學生閱讀古典詩歌的興趣,培養學生閱讀古典詩歌的習慣和能力呢?筆者的經驗是:扣住「三美」設計教學,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漢語之美,才能激發起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培養學生閱讀古詩詞的習慣和能力。這裡所說的「三美」是:音樂美、句式美、意境美。下邊一一做一分析。

一、音樂美

古典詩歌的音樂美,主要體現在律詩的平仄和押韻上。我們知道,律詩在創作的時候,有兩個音律方面必須遵守的規則:一個是詩句必須講究平仄,一個是對句必須講究押韻。比如拿杜甫的名作《春夜喜雨》來說,原詩是這樣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分析一下每一句的平仄,分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詩歌的韻腳分別是:生、聲、明、城,所押之韻是「聲」韻。由於詩句有著這麼兩個方面的規定,所以,律詩讀起來就有一種抑揚頓挫之美和鏗鏘有力之美。這就是詩歌的音樂美。

教學時,我們若能引導學生從這個方面去體會、去誦讀,則詩歌教學的效率會大大提高。


二、句式美

古典詩歌的句式美主要體現在句式的對仗上。講究句式的對仗可說是古典詩歌創作的一個傳統,這個傳統在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就已經出現了。到了唐代的律詩,這個傳統便被定格為律詩創作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了。我們知道,律詩一共有四聯八句,在這四聯八句中,中間兩聯要求必須對仗;否則,便不是律詩。比如杜甫的這首《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中間兩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對仗十分工整。

這種對仗從閱讀時的視角效果上將,整齊劃一、和諧一致,十分優美。教學時,教師如能引導學生認真品味,定能提高古典詩歌的教學效率。

三、意境美

古典詩歌創作講求意境美,這種情況在許多寫景抒懷的詩歌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比如李商隱的《錦瑟》就是這方面的典型。詩歌是這樣的:「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首詩的前三聯共使用了7個意象:錦瑟、蝴蝶、杜鵑、滄海、珍珠、日暖、玉煙,這7個意象組合在一起,營造了一種華美、悽苦、朦朧、虛幻的意境,讀來迷離恍惚、悽美動人,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教學時,教師如能引導學生在這個方面深入體會,學生定能被古典詩歌的意境美迷住,從而激發起學生熱愛古典詩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深厚感情。

古典詩歌是前代先賢留給我們的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在這個巨大的精神財富寶庫中,先賢們用漢語十分優美的形式給我們創造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資源。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有責任將這筆豐富的精神資源挖掘出來,並以恰當的方式傳給我們的後代子孫,只有這樣,我們才算是盡了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應盡的職責。


本文所談古典詩歌的教學,雖是立足於學校教育,但同樣適合家庭教育!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讀讀。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那就點擊下方按鈕,加入立恆語文育兒家教圈,您會在第一時間查找到您想知道的東西。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WHAeG8BMH2_cNUg84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