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野雞養殖技術:雛雞飼養方式,雛雞飼養技巧

2019-08-02   木易三農談養殖

點擊上方關注按鈕,關注【木易】,私信我,回復「1」,獲取終生養殖技術指導,聊管理,看養殖,論行情,一起暢談養殖天下事!

野雞養殖最關鍵時間是前一個月,叫育雛期。 野雞育雛方式有很多,但是飼養方式卻比較關鍵。那麼,雛雞飼養方式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雛野雞養殖技術:雛雞飼養方式吧!

定時喂:

就是在雛野雞養殖過程中,根據目前大小和生長發育要求,把配合好的日糧按規定時間分若干次飼喂的一種方式。一般在雛野雞出殼後到4周齡時,每日喂5次,5-8周齡時每日喂4次。在用定時飼喂方式時,每次給予的飼料數量以使全群野雞在同時採食情況下半小時左右吃完為宜,不足或過剩的都是不妥當的。這種方式主要優點是使雛野雞保持旺盛食慾,有利於雞群對飼料的消化和吸收,雞群活潑健壯,不易生病,缺點是工作繁瑣,花費勞力多;如果用濕拌料飼喂時,每次剩餘飼料容易發酸變質造成浪費。因此採用定時飼喂方式,必須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定飼喂量,保證飼喂時間均勻及飼槽數量充足。否則易造成飼量不足或搶食和擠壓等現象,從而引起消化不良和生長發育不勻。

自由採食方式:

就是把飼料放到飼料槽內任其隨時自由採食的一種飼喂方式。採用這 種方式時,一般都是把全部飼料調製成粉狀以乾粉料方式飼喂。這種方式使雞群能比較均勻地得到飼料,可以避免弱雞搶不到食的現象發生,由於全部飼料調製成粉狀或顆粒狀,因此野雞得到的營養物質基本一致,雞群生長發育也就比較整齊,這種方式需要有飼料粉碎機、飼料攪拌等專用設備,或者購買市售全價顆粒飼料,成本費用較高。

如何避免雛野雞啄癖:

在飼養管理不當情況下,雛野雞啄癖是比較容易發生的。雛雞第三天易發生啄肛。一般來說,雛雞飼養到4周齡左右時,這些現象有可能陸續發生,如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一旦形成惡癖就很難糾正。造成啄癖原因常常不是由於某一因素所引起的,而是由於諸多方面原因綜合造成。我們總結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日糧中蛋白質含量不足,特別是缺少動物性白質飼料

2.飼喂量不足,飼喂時間不均勻和青飼料缺少。

3.飼料中鈣、磷、食鹽含量不足。

4.雞舍中通風不良,濕度過高,濕度過大,供水不夠野雞群密度過大,光照過強。

5.品種不同,日齡不一,強弱不等的雞同群籠飼養。

為了防止上述現象發生,在日常飼管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粗蛋白質的含量不低於規定要求,動物性飼料要達到5-10%,礦物質含量為3-4%。如果飼喂全價顆粒飼料,粗纖維含量高的飼料要適當增加,使野雞消化道內經常有飽滿的感覺。

飼養密度要適當,舍內濕度要適宜,地面保持乾燥,勤換墊草。通風要良好,舍內光線不要太強,飲水要充分供給。細浮萍可適當增加次數。

在雞舍內置備沙堆,或在運動場內懸掛青飼料以增加其活動時間,減少互啄機會。

如果斷定發生啄癖主要原因是由於飼料中食鹽含量不足而雞體缺鈉時,可把食鹽含量提高到1%,連喂4-5天,但注意不要超過這個時間。

對出殼後20日齡左右雛野雞進行斷喙(必須雞苗健康情況下進行)。

在雞群中發現啄癖時,要及時分析原因,採取相應措施,以控制發展。對已被啄破流血的地方,要塗上顏色較暗而帶有氣味的藥物,如絮藥水、臭藥水等。已被啄傷的雞要及時從野雞群中抓出,分開喂養,待傷口癒合後再放回野雞群中。

關注木易,私信我,回復「1」,獲取終生養殖技術指導,用易懂的語言,一線的養殖技術,為您分享更多養殖知識,祝您養殖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