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2名博士擬被退學: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

2019-07-26     玲玲曰

前段時間,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兩名博士擬被退學,一時之間,網上一片譁然。

因為兩名學生兩周未進行註冊,校方又聯繫不上他們,因此校方發出了公告:「根據《清華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未請假或者請假未獲批准,連續兩周及以上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研究活動的,擬予其退學處理。」

因為曠課被開學,還是博士?

這讓許多人不禁發出感嘆:「上了大學,未必就能畢業!」讓人無法理解的是為何走到了博士這一步,卻還要被勸退。

上苑清華,坐京師西北,倚燕山而望玉泉塔影,鄰頤和而近圓明故垣。有多少人對它夢寐以求?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清華「英語神廚」張立勇。

因為家裡經濟困難,高二之後,他就輟學成為了清華大學食堂的一名切菜工。每天15分鐘的吃飯時間裡,他都會抽出8分鐘來,躲到食堂後面背誦英語課本。

因為無法和普通大學生一樣系統地學習,他就買下二手的書和磁帶,日復一日地自學。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他最終獲得了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的證書,和630分的托福考試成績。

這麼一看,他的經歷似乎頗有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氣概。

即使身在泥潭,卻一直心向陽光。我一直相信,對未來懷抱希望的人,不會一直歷經苦難。現實條件的窘迫,讓他在這條路上比別人多走了幾年,但讓人真正震撼的並不是結果,而是他的堅持與不放棄。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到底還有多少個張立勇,正在付出著比別人多千百倍的努力,只為給自己圓一個學習的夢。

但我知道,你唾手可得的機會,很可能是別人窮極一生想要追求的夢想。

01

近年來,有多所高校曾對大學生做出退學處理。

根據數據顯示,在2018年,被深圳大學退學的有132人,其中,未註冊退學的有34人,超期退學的有39人,個人申請退學的有55人,其中27人的學習時間達到了最長學習年限。

對此,深圳大學研究生院的工作人員說:132名退學學生中,有74%是因為未寫學位論文,或學位論文達不到申請學位的要求而無法畢業的。

無獨有偶,2019年3月,合肥工業大學也對46名碩士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原因也是他們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里未完成學業,或無正當理由未經請假不參加學校的教學活動。

同時,廣州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都對未在規定年限內完成學業的研究生作了退學處理。

簡單地說,這些學生被勸退的理由都是長時間曠課,或者未按要求完成論文。

一時之間,讓人唏噓不已,也怒其不爭:「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就這樣被你們白白糟蹋了。」

這種結果既辜負了那段名為奮鬥的日子,也辜負了曾經努力的自己。

回頭看看,那個熱血沸騰的靈魂早已黯然失色。或許正是因為這些事例層出不窮,所以教育局開始嚴打學術不端,但問題似乎還是需要從源頭解決,而這個事情的源頭就在於,你對待大學是怎樣的態度?

大學是一座寶庫,你想要尋找什麼,就會找到什麼。因此有很多人在經歷了勸退後,並沒有投身社會的洪流,而是選擇拋下一切從頭開始。

今年夏天,湖北省考生常書傑,以712分的高考成績奪得全省第一名,可是他身後的故事卻令人驚訝。

原來在2015年的高考中,他就以690分的高分,奪得了鍾祥市理科的第一名,被北京大學錄取。

遺憾的是,他進入北京大學後,因為沉迷遊戲無法自拔,導致多門功課不及格,被北大勸退。

其實,這樣的現象,並非個例。「考霸」張非曾先後四次考上,復旦、北大和清華等國內頂尖名校,期間雖然有自己退學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為進入大學後沉迷於遊戲,而被退學。

高考,對於他們來說仿若兒戲。曾經的我也是一名大學生,我深知高考、大學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這是人生路口第一次的抉擇,它可能決定了我未來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但是,他們並不明白:人生的路並不是到高考為止,而是從這兒才真正開始。很多時候人生的成敗不僅僅是靠你的聰明才智,更關鍵的在於你的態度。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追求人生的高度是為了站得高望的遠,如果局限在貪圖享樂的自足里固步自封,那是多麼愚不可及。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的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的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就像我曾經學功夫的時候,師傅說的一樣:「一日學一日功,一日不學十日松。」

02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年輕人千萬不能碰哪些東西?

有一個回答很有意思:「於我看來,總結起來不過一類:不能沉迷於只能帶來短期愉悅感,但對於一個人的長期成長有負面效應的東西。」

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對,許多年輕人就是因為沉迷於抖音、遊戲...

而難以自拔,以至於荒廢了很多時間和機會,然而就在他們浪費這些的時候,有些人卻已經充分利用上了,並且為之付出更多的精力。

前些時候,「寒門女孩清華畢業典禮發言」的話題,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女孩名叫張薇,來自甘肅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在清華大學2019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她作為唯一一位本科畢業生代表進行了發言。

她的發言講述了很多求學路上的不易,因為經濟和條件的匱乏,她比常人付出了更多,也經歷了更多。

她的舉止之間,透露著西北人的樸實;但言語之中,卻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她堅定地告訴現場聽眾,她決定將研究生入學的時間推遲一年,然後加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來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我想,她毅然決定推遲讀研的時間去支教,是因為她知道,被貧窮擋住的孩子是多麼的可憐,活在底層的孩子,心裡會有多少的心酸和無奈。

但讓人絕望的絕不是貧窮本身,而是缺少一顆求變上進的心。讓寒門學子成功的,並不是貧窮本身,而是他們不向困難低頭的可貴精神。

03

北宋王安石在散文《傷仲永》曾寫道,仲永是一個天資卓絕的人,未嘗識書具,卻能書詩四句,自為其名。

但多年之後,他卻說自己:泯然眾人矣。讓人唏噓。

仲永的才能天生就優於常人,最終卻還是沒有逃脫落於平庸的宿命。可見,先天的才能固然重要,可後期的努力更為關鍵。

天資卓越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但是往往卻不知珍惜,浪費了自己與生俱來,得天獨厚的能力,最終只能走向失意人生。

他們並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普通人,努力卻得不到結果,珍惜卻並沒有機會。如果成功對你來說輕而易舉,那你是不是應該更加珍惜。

在紀錄片《翻山涉水上學路》中,孩子們在上學的路上,遇到了無法想像的艱辛。在大山深處,有湍急的河流,有高聳的大山,而孩子們每天必須要穿過河流,再翻過大山才能走進學堂。

這個時候,一條鋼索,生鏽的鐵輪,成為了他們上學的唯一希望。因為水流湍急,所以他們沒辦法乘船,只能懸掛在鋼索上,坐在鐵筐內。

因為這些孩子裡面,很少有會游泳的,所以一旦鐵筐斷裂,等待他們的就只有死亡。

你一定沒有想過,在上學路上,還有可能面臨獅子老虎的威脅。因為是在大山裡面,所以遇見獅子、老虎、花豹、大象是經常的事情。

有些孩子就被老虎、花豹追擊,以至於命喪野獸之口;還有的孩子,在上學的路上,凍死、摔死...可即便是這樣,他們依舊想要讀書,因為,那是他們走出大山,逃離虎口的唯一途徑。

在這一個個小小生命的眼中,我不止一次看到了他們眼裡的光,我知道,那是對未來的渴望,是能讓他們擺脫命運,充滿希望的光芒。

這些孩子身處逆境,所以活得比誰都用力,一次次的翻山涉水和死裡逃生,不僅是和命運的抗爭,也是和自己的賭注,要知道,你毫不珍惜的讀書機會,他們卻要以命相搏。

04

愛迪生在研製白熾燈時,嘗試過上千種材料,也失敗過無數次,可他卻還一直嘗試,從未放棄,最終才研製成功。

林肯在1832年失業,下定決心要當政治家卻落選,隨後開辦企業又遭遇倒閉,此後17年間,他為企業倒閉時所欠下的債務到處奔波,多次嘗試競選國會議員,卻屢屢受挫,直到1860年,他才當選為美國總統。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經歷過太多的失敗,有些人也許就這樣接受了命運,但有些人卻選擇了不屈服、不妥協,最終他們總會脫穎而出,成為永留史冊的榜樣。

就像林肯自己說的:「我走得很慢,但我從不後退。」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沒有所謂的天賦異稟,為了成功只能付出一切去努力,途中可能荊棘密布,也有可能充滿痛楚,但是,你想要的一切都會穿過山和大海,帶著花香向你撲來。

所以,永遠不要再最好的位置上偷懶,因為,人生經不起你的辜負。

就像《簡愛》的作者曾說的:「人活著就是為了含辛茹苦,人的一生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於是內心總經受著煎熬,但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9A4L2wB8g2yegNDXV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