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是一種地球上常見的地表地貌,即河口沖積平原。江河在流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泥沙等雜質,在入海口處遇到含鹽量較高的海水時,便凝絮淤積,逐漸形成河口岸邊新的濕地,繼而發展成為三角洲。
三角洲又稱河口平原,從平面上來看,像一個三角形,頂部指向河流的上游,底邊為其外緣。一般來說,在世界各大河流的入海口處都存在一個三角洲。本文就從地理的角度帶您了解一下世界上十個面積比較大的三角洲。
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
恆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面積有6.5萬平方公里,位於南亞次大陸的東部,南臨孟加拉灣,屬於印度和孟加拉國。該地區彙集了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梅格納河三大水系(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上游就是雅魯藏布江),平均海拔僅有10米,儘管這裡由於季風氣候影響,夏季容易引發洪水,但依然擁有超過3億的人口,人口密度極高。肥沃的泛濫平原使得三分之二的人口從事農業。
長江三角洲
長三角位於我國大陸東部沿海,是長江入海之前形成的沖積平原,面積約有5萬平方公里。這裡地勢低平,海拔基本在10米以下,零散部分著一些孤山殘丘。長三角的地理主體是太湖平原,以太湖為中心,宛如一隻大盤碟,地形四周高中間低。這裡也是我國河網密度最高的地區,河川縱橫,湖泊眾多,人口稠密有1.56億人。它的經濟地位很高,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
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平原,面積有4.4萬平方公里,位於越南最南端和柬埔寨的東南,是越南地理最富饒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湄公河發源於我國的青海,我國境內叫瀾滄江,最後在越南注入南海。該三角洲的平均海拔不到2米,多河流、沼澤,是東南亞和越南主要的產米區。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舊稱粵江平原,是西江、北江和東江共同沖積而成的一個大三角洲,面積為4.22萬平方公里。該地區地面起伏比較大,中部為平原,在廣州以南、中山以北,四周為山地、丘陵和眾多島嶼組成。珠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也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城市群之一。
尼日河三角洲
尼日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三角洲,位於西非奈及利亞的南部,南臨幾內亞灣,為尼日河的沖積平原,面積有3.6萬平方公里。該地區地勢低平,湖泊、沼澤和廢棄河道星羅棋布。居民以捕魚和加工橡膠為生,自從發現油氣資源後,迅速成為奈及利亞重要的油田地區。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在緬甸的南部,介於西部山地和撣邦高原之間,面積有3.24萬平方公里。三角洲上地勢低平,河道成網,雨季時為一片汪洋。該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主要種植稻米,有緬甸穀倉之稱。
勒拿河三角洲
勒拿河三角洲是俄羅斯最大的三角洲,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勒拿河起源於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內加爾山脈,最終注入北冰洋的邊緣海拉普捷夫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永久性凍土三角洲,然而隨著河水的不斷沖刷,三角洲的面積也在不斷拓寬,也就是說俄羅斯的面積在不斷增大。
密西西比三角洲
該三角洲是密西西比河攜帶的泥沙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墨西哥灣向海注入的泥沙堆積體,面積有2.6萬平方公里,是美洲大陸最大的三角洲。在過去5000年的沉積過程中,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線向墨西哥灣推進了80公里。這裡土質油黑,土壤肥沃,是美國南部重要的經濟區,盛產魚蝦、螃蟹等。
奧里諾科河三角洲
該三角洲位於委內瑞拉東北部,面積有2.6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勢比較平坦,多沼澤和濕地,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8℃。其是奧里諾科河極其支流的沖積平原,定期遭受泛濫。這裡有石油、瀝青、鐵、鋁土等礦藏,土著印第安人以捕魚為生。
尼羅河三角洲
尼羅河三角洲是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在進入埃及北部後在開羅散開後匯入地中海形成的,其以開羅為頂點,西至亞歷山大港,東到塞得港,面積有2.4萬平方公里。三角洲內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發源地。雖然氣候炎熱乾燥,但是由於光照強、水源充足,所以灌溉農業發達,不大的面積卻集中了埃及三分之二的耕地。
通過以上各三角洲的地理分析可以看出,三角洲土質肥沃,是良好的農耕區,一般是所在國家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