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牛韓劇,看完一集打9分,看完10集打滿分

2023-06-29     人已去莫思憶

原標題:今年最牛韓劇,看完一集打9分,看完10集打滿分

既有《王國》《愛的迫降》這樣的現象級爆款。

又有《如蝶翩翩》這樣的9.4分佳作。

《愛的迫降》

不難看出,網飛韓劇有個共同特點:

在類型化的故事中,加入對人性和社會話題的思考。

前不久上線的一部新劇,依然走的是這個路線。

口碑非常驚艷,豆瓣評分從9.0漲到9.2。

把網友們看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抹眼淚到天亮...」

「韓劇這麼拍,讓日劇怎麼活!」

一口氣刷完10集,魚叔心服口服。

《Moveto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

:

探討死亡的影視作品有很多。

而這部劇另闢蹊徑,選擇了一個非常冷門的切入點:死者的遺物。

在我們的認知里,遺物一般是由死者家屬負責整理。

他們被稱為「遺物整理師」。

如果說入殮師是通過裝扮屍體,使死者體面地離開;

那麼遺物整理師則是藉助物品,幫死者把沒來得及說的話說出來。

不要讓他們,帶著遺憾死去。

表面上看,這部劇是想科普一個冷門職業。

但實際上,它是借遺物整理師的視角,發現一系列「非自然死亡」背後的真相。

整理師們通過敏銳觀察力,發現死者生前經歷過種種冤屈與不公。

所以,還是回到了韓劇的專長:社會批判。

主人公是一位年輕的遺物整理師,名叫韓可魯(湯峻相飾)。

性格孤僻、少言寡語的他,其實是一名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

因為患病,他從小就有溝通障礙和情感理解障礙。

經常被人嘲笑,「像個機器人」。

受到刺激時,他的病情會加重,一邊用頭撞牆,一邊喃喃自語。

雖然可魯無法與人正常溝通,但他卻有驚人的記憶力和推理能力。

他能通過遺物,推測出死者生前的性格、身份、喜好,乃至願望。

每一次整理遺物,都能幫助他進一步理解人類的複雜情感。

本來,可魯和父親相依為命,經營著名叫「天堂移居」的遺物整理公司。

但好景不長。

父親身患重疾,在馬路上病發身亡。

可魯的監護人,變成了素未謀面的叔叔(李帝勛飾)。

此人可不是省油的燈。

曾經在地下俱樂部打黑拳,還差點打死了人。

他因此入獄,最近剛服刑結束。

兩個生活境遇天差地別的人,不僅要一起生活,還要共同從事遺物整理的職業。

你看,該劇在人設方面設置的矛盾,便由此凸顯。

曹尚久選擇做韓可魯的監護人,核心驅動力是覬覦哥哥留下的家產。

什麼遺物整理、死亡真相,對他來說根本不重要。

而韓可魯繼續運營「天堂移居」,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散播父親對亡者的溫情。

兩個死亡態度截然不同的人,該如何一起做遺物整理?

這便是該劇的內部矛盾。

更別提,他們倆還都是自帶謎團的人。

隨著劇情進展得知,韓可魯其實是孤兒出身。

而曹尚久自幼便與哥哥產生親情裂痕,十幾年沒見過面。

也就是說,二人從小就有親情缺失。

如何通過從事遺物整理,來填補彼此的親情漏洞,是該劇在人設方面花心思的看點。

說完內部矛盾,再來說說它的外部矛盾。

比如,該劇第一集,就通過一次遺物整理,諷刺了工廠實習生被吃干抹凈的現象。

怎麼回事呢?

這次的死者,是個在貧困家境長大的男生。

高中畢業後,他去了一名工廠做實習生。

最大的願望,就是順利轉正,賺錢補貼家用。

一次上夜班的時候,他被工廠機器傷到了腿。

因為不捨得花錢看病,導致感染破傷風,在出租房痛苦死去。

按理說,這是工傷引起的死亡,公司是要賠償的。

但工廠為了躲避責任,愣是潑了一盆髒水。

說他這種情況屬於無端缺勤,根本不是工傷,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但韓可魯在遺物整理的時候,卻發現了截然不同的信息。

首先,死者房間裡,堆滿了方便麵桶和紫菜包飯的袋子。

其次,他隨身攜帶指甲刀、芳香劑。

這說明,他工作體力消耗很大,體味很重。同時,這也變相說明,他是個工作很賣力的人。

這些都能證明死者,並不是一個無端缺勤的懶惰青年。

原來,死者並不是沒有想過請假看病。

最後,一個人在房間死去。

你看,若不是遺物整理師在工作中,發現了這些蛛絲馬跡。

死者很可能就被無良工廠吃干抹凈、含冤而死。

該劇的外部矛盾,便由此而來。

具體來說,如何通過遺物整理師的雙手,來還原非正常死亡的真相,就是它的外部矛盾。

這構成了該劇繼人設矛盾後的第二大看點。

隨便一搜新聞。

像工人在工地受傷、死亡,工廠躲避責任的事件,滿屏都是。

你以為,它只是提了一嘴工地死亡事件嗎?

它是想借這件事,來呼喚人們反思,背後的癥結所在。

為什麼工廠想逃避責任?

是什麼驅動了負責人,說出違心話?

是利慾薰心的貪念,是草菅人命的冷漠。

所以你看,這部劇不止題材新穎,關於社會議題的探討,也挺深刻。

更重要的是,劇中出現的社會議題,不止這一個。

第四集裡,韓可魯與曹尚久來到一對情侶家中,處理女方遺物。

男方說,自己的女朋友精神不太正常。

有一天,她突然說自己要出遠門,但又故意隱瞞目的地。

男方情急之下,說要告訴她父母這件事。

於是,女方便拿出一把刀,威脅要自殺。

在雙方爭執的過程中,女方不慎摔倒,刀戳破身軀,失血致死。

按照男方的說法,女朋友的死,跟他毫無關係。

就算面對警察詢問,他也表現的楚楚可憐,軟弱無力。

這起死亡事件,仿佛就要被當做意外來處理了。

但是,在韓可魯前來整理遺物後,事情又出現了離奇轉折。

他發現的第一個疑點,跟血跡相關。

首先,死者的血不止滲透了地板,還濺到了客廳毛毯、沙發,乃至牆壁。

這說明什麼?

如果女方只是因為意外被刀穿透身體,血絕不會濺的如此遠。

根據牆上的水滴狀血跡推測,一定有人拿刀用力、高頻率的穿刺死者,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韓可魯整理客廳的寵物攝像頭時,再次有了驚人的發現。

這個原本用來檢測寵物的設備,竟然記錄了整起死亡的全過程。

原來男方是個家暴男。

女方在提出分手後,男方氣急敗壞的趕回家中,一刀刺死了她。

他邊刺邊喊:「如果你想離開我,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我先離開你,要麼你去死」。

你看,若不是遺物整理師,發現了這個重大證據。

說實話,這起家暴男殺女事件,比上一件工人實習生死亡事件,更讓魚叔不寒而慄。

現實生活中,不正在發生這種事嗎。

還記得,一年前,慘絕人寰的杭州殺妻案嗎?

兇手殺害的,都是自己最親密的伴侶。

他們在殺人後,都假裝無事發生,滿嘴謊話,企圖矇混過關。

是什麼縱容了這樣的惡魔,一次次把刀伸向無辜女性?

是扭曲的人性和道德的淪喪。

同時,也警惕女性,一定要謹慎挑選枕邊人。

如果發現苗頭不對,緊急情況一定要報警處理,絕不要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該劇一共10集。

包括不限於:醫鬧糾紛、空巢老人孤獨死、LGBT群體被歧視等。

它們都在反映體制漏洞、安全隱患、陳腐觀念。

就是為了引起管理者的重視。

等他被警察遣送回國後,他才發現,自己成為了無家可歸的異鄉人。

由於沒有戶口無法工作,他在出租屋內病發身亡。

寫到這裡,肯定又有人出來跳板:

但在魚叔看來,敢於用影視劇揭短,就是一種想要改變的勇氣。

發聲,可能不會帶來改變。

但不發聲,就永遠不會帶來改變。

原因是什麼?

就是骨子裡的這股勇氣。

沒錯,這部劇的結尾,又回到了「遺物整理師」這個職業本身。

劇中,韓可魯一行人,多次被視為給死人搬家的清潔工。甚至,被人侮辱會傳染細菌。

殊不知,正是他們工作中的細心觀察,才給劇中的死亡事件,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驚人反轉。

若不是他們對死者心存善意,願意走進他們的世界,那些被隱藏的生前意願,也許永遠不會被人重視。

類似遺物整理師的隱形職業,還有很多。

他們可能會被人說不體面、不吉祥、沒前途。

外界的眼光固然冰冷。

但你的每一次細心付出,都是對落後觀念的一次洗禮。

你每一次邁步前進,都在驗證隱形的價值,有多重要。

希望有一天,當你面對誤解時,可以勇敢、大膽地抬起頭,大喊一句你不是死人的清潔工,而是凈化這個世界的美容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8ff55175432dda808cfeea6fadd56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