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我國,教師的地位僅次於天地君親之下,位居第5位,不過元朝的時候,教師的地位下滑嚴重,有「九儒十丐」的說法,也有「臭老九」的說法,尤其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師範院校都沒人報考,當老師也被認為是沒辦法才幹這個行當的。
師範專業突然變熱,背後有其深刻的原因
在近兩三年,教師的職業卻突然吃香,很大的原因是源於教師職業比較穩定,近兩年特殊情況的加持,很多喜歡穩定職業的畢業生紛紛進入教師行業,導致選擇讀師範的考生居高不下,推高了師範院校的錄取分數線。
也就是說,近兩年除了高薪的IT行業外,但也有35歲危機,其他行業內卷嚴重,很多編製取消後,在僅剩不多的行當中,中小學教師也算是很不錯的職業了,加之很多經濟發達的省份對於教師薪酬的提升,讓很多考生覺得教師職業會逐漸變為高薪行業。
其實目前教師的薪酬在大多地區卻並不算高,甚至可以說比公務員低很多,只是其他行業的工作也很不好搞,加上教師有寒暑假,所以才顯得教師職業性價比較高,像河南的考生並不青睞公費師範生就是明證。
21雙減政策實施後,教師行業競爭加劇,和其錄分及其薪酬相比,性價比並不高
在提了多年的中小學減負的情況下,由於沒有從根子上進行整頓,課外機構的存在,導致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在2021年暑假,教育部終於對課外補習機構下手,本次並非整頓,而是直接取締,對於課外機構的從業教師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從事課外教培的老師數量相當多,起碼和公辦中小學老師數量差不多,如果課外補習機構取消後,這些老師都將會考教師編制,和目前讀師範專業的學生競爭為數不多的在編崗位,那麼近幾年高分考入的師範院校的學生,在未來競爭對手增多,考教師編難度大增。
這兩年師範專業錄分瘋漲,已出現虛高現象,想報考師範專業的考生要慎重
相對於醫學專業,其實醫學專業這兩年錄取分也有不錯漲幅,師範專業除了公費師範生,主要包括定向和本碩連讀師範類,其他畢業生即使取得了教師資格證,畢業後還是要考編才能在公辦學校上崗,如今年某一縣級市高中數學老師考編,已經達到30:1的競爭強度了。
本次的「雙減」政策將使培訓機構成千上萬的老師下崗,除極少的一部分重新流入到私立學校,絕大部分原來私立學校的老師都會加入考編的競爭隊伍,將大大加劇教師考編的難度。
現在很多報師範學生的家長普遍想法是當老師除了有穩定工作、有寒暑假以外,還可以通過補課賺取不菲的額外收入,所以孩子報師範不少是家長的意願,其實真心想當老師的孩子並不是很多,他們認為這一輩子都在學校,以後工作也在學校,已經相當厭倦學校的生活和環境,這次國家雙減政策一出,師範專業也真該涼一涼了。
目前師範院校在讀學生,需要提升自身能力,畢業考編是一場惡戰
面對雙減政策的出台,成千上萬的私立學校的老師也加入到考編的大軍當中,師範院校畢業生的實力肯定與從事私立學校的老師有差距,那麼很明顯在考編過程中實力不如已經從業好幾年的私立學校老師。
因此,在讀師範院校的學生,如果真心要從事教育事業,自身的能力提升就顯得非常重要,也有部分不想從事教師工作的師範生,可以著手考公、考事業編,提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不然等到畢業在著手,就已經晚了。
寫在最後
教師行業雖說很穩定,但是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教師薪酬比極高的地區還是不算多的,大多地方教師的薪酬依然停留在月入三四千的水準,所以如果拿著能上211院校的分數來讀師範,還真有點得不償失,即便是誤入211的天坑專業,畢業薪酬其實也比教師高,除非你去當經濟發達地區的老師,要不然和工科畢業生的薪酬依然沒法比。
近幾年選擇師範院校的考生,還真需要仔細研讀政策導向,否則畢業後,考編考不上,干別的行業,師範專業又沒有明顯的優勢,要說還真不如工科專業好找工作,那麼到畢業的時候還真是很尷尬!對此大家有何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