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玩藍色二游,留賽博案底

2023-09-20     觸樂

原標題:觸樂夜話:玩藍色二游,留賽博案底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圖/小羅

最近流行起來一個好玩的詞,叫作「賽博案底」。比如,有些遊戲的一些特徵會令沒接觸過類似要素的圈外人感到「奇葩」,甚至覺得驚世駭俗與難以接受,從而對正在玩或曾經玩過這款遊戲的玩家產生異樣的眼光。面對這種眼光,這些玩家以此為恥或為樂,調侃玩這款遊戲是自己遊戲生涯的「污點」之一,留下了「賽博案底」。

我在最近《碧藍航線》資訊評論區發現了這個詞,事關《碧藍航線》即將推出的角色「雲仙」的新Live2D皮膚「晴海水游」。這款皮膚每一個動作的設計都顯得極為詭異:角色吃了一口甜甜圈然後將其丟掉,再往螢幕方向猛踹兩腳,摸完大腿後聞一聞手指,最後用腳趾夾起一塊心型巧克力往螢幕方向送來。

圖為「晴海水游」皮膚示例

這款皮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碧藍航線》的美術表現特色,但這幾個動作在銜接上可能叫人看不出邏輯上的關聯,有些圈外人疑惑《碧藍航線》玩家是否真的會為審美如此「獨特」的皮膚買單。有玩家回應:「《碧藍航線》已經成為我的賽博案底」。

我突然聯想到其他幾款名字裡帶「藍色」且頗有名氣的二次元遊戲,它們好像都有能算得上給玩家留下「賽博案底」的事件。

例如《碧藍幻想》的「詐騙」連結。作為Cygames的現象級作品,《碧藍幻想》在中國有一大幫狂熱粉絲。這些粉絲會將各種廣告推銷或是影視資源的相關連結換成遊戲的官網網址,以達到安利他人入坑的目的。這種玩梗行為像病毒營銷一樣席捲了國內大大小小的社交網絡,以QQ群聊受災最為嚴重,一些圈外的非玩家群體也加入了進來,只圖一樂。

聰明的安利者會把原官網連結換成看不到「granbluefantasy」字樣的短連結

這種安利方式流行幾年後,人們對《碧藍幻想》玩家的第一反應不是又肝又氪的「騎空士」,而是發虛假連結的「騙子」。也有一些玩家反對這種安利方式,因為這種安利存在不穩定性,擴大化的趨勢也容易招致路人的反感。前幾年,還傳聞有玩家將遊戲官網的二維碼列印出來,覆蓋了一家法院門口申訴通道的二維碼。無論消息真假,我們都能感受到玩梗過度所造成的的惡劣影響。

又例如《蔚藍檔案》中官方給予玩家的形象。本來玩家在遊戲中沒有具體的形象和性別,但在一次劇情中角色阿洛娜給玩家畫像,畫出來的模樣卻極為抽象,就像兒童的簡筆畫。雖然從遊戲功能上來看,主角沒有具體形象可以增強玩家們的代入感,但卻引起了圈外網友們的好奇,有玩家甚至被友人詢問:「你平常玩的那個角色像大頭旺仔的遊戲叫什麼名字?」

玩家們也善於自我調侃,利用「大頭旺仔」的形象踴躍進行同人二創。在一些偏娛樂和搞笑類的二創作品中,「大頭旺仔」形象的頻頻出現無疑為畫面增添了幾分詼諧色彩。在B站的二創作者中,最多使用「大頭旺仔」形象的是一名叫作「奇樹」的Up主,它常常將這一形象卑微化,例如與狗的身體搭配並對遊戲中的角色撒嬌,或者是做一些其他怪異且缺乏自然流暢性的動作來表達行為藝術。這也導致了圈外人對《蔚藍檔案》充滿好奇,並懷疑「原作的劇情和人設真的是這樣嗎」,但也有不少玩家因這種具有趣味性的二創而選擇嘗試入坑。

圖下半部分為遊戲中玩家形象

今年年中,《蔚藍檔案》拿到國內版號,並公布了一批本地化內容。玩家們發現主角「老師」所在的部門「Schale」被翻譯成了「沙勒」,紛紛吐槽這一名字風格和遊戲青春日常的調性完全不搭,倒像是中東的恐怖分子組織。「Schale」這個詞出自德文,雖然按照德文的標準,「沙勒」是正確的翻譯,但玩家們更偏愛此前的民間翻譯「夏萊」。無論如何,《蔚藍檔案》似乎在給人留有奇怪印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碧藍檔案》遊戲社交圈特有的「整活」氛圍影響下,玩家們創作了大量「沙勒」表情包

6月,我曾寫過一篇夜話介紹日本萬代南夢宮旗下《藍色協議》的封號事件。現在封號的情況好了許多,有一些玩家後悔當初哪怕面臨封號也要玩這款遊戲的激進行為,這番看來又何嘗不是一種「賽博案底」。

說來也頗有緣分,這4款如此「混沌」的遊戲不僅名字里都帶有「藍色」,都具有濃厚的男性向要素,而且還是二次元遊戲。這些遊戲被看作「賽博案底」也是因為它們在遊戲內容創作和運營上沒有犯原則性的問題,反而在網絡大眾的解構與建構,或者是其他複雜外力因素的影響下,讓我們能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尋求到一絲「整活」的樂趣。從這個角度來看,「賽博案底」們無疑是偉大的。

但是我笑不出來,因為我是這4款遊戲的忠實玩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7abbaac09fad6e1249ea149e21713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