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做饅頭、發糕之類的食物,從暖心吃固體食物開始,我做過太多不同形狀、不同花樣的發酵麵食了。
麵糰在酵母菌的作用下產生大量氣體,蒸熟之後就變得蓬鬆柔軟,而且酵母中的酶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分解,特別好消化,很適合腸胃沒有發育完全的小寶寶吃。
今天這款小饅頭就更厲害了,我把它做成千層糕的樣子,黃白相間,特別好看。為了增加營養和口感,我還在裡面加了奶液和南瓜泥,這樣小饅頭就有了天然的奶香和南瓜的清甜,寶寶自然喜歡吃。
寶媽們還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換成綠色的、紫色的或紅色的,甚至多種顏色疊在一起,做成「彩虹千層」,一定能分分鐘俘獲顏控小娃娃們的心。
寶媽們也別覺得饅頭做起來費事,其實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多做點放冰箱冷凍起來,想吃的時候回鍋熱幾分鐘就行,不能更方便。做一次可以吃兩周,早上還能多睡半小時,多值啊。
南瓜千層饅頭
食材:白麵糰:中筋麵粉100克,沖泡好的奶粉55克,酵母1克;
黃麵糰:中筋麵粉80克,去皮去瓤的南瓜60克,酵母1克
參考月齡:10個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 1 -
準備食材。
南瓜最好選擇老一點的,營養更高,味道更甜,顏色也更好看。
我用沖好的奶粉和的麵糰,如果寶寶已滿1周歲,也可以換成純牛奶。
- 2 -
南瓜上鍋蒸熟,搗成泥晾涼。
剛出鍋的熱南瓜可別直接加進麵糰里,會導致酵母失活。
- 3 -
取100克麵粉,加入1克酵母,再倒入55克奶液,攪拌成絮狀。
- 4 -
攪拌至幾乎沒有乾粉的時候用手按壓,揉合成麵糰。
在容器上蓋個蓋子,醒面10分鐘,使麵糰中液體與麵粉充分融合,後續就更容易揉光滑了。
- 5 -
白麵糰醒面的時候南瓜泥也晾得差不多了。
面瓜泥中加入1克酵母和80克麵粉攪拌均勻。
- 6 -
我的南瓜很面,含水量非常少,所以攪拌完成後的狀態是很乾的,無法成形,所以我又加了20克清水。
如果你的南瓜含水量高,就不必再額外加水了,這個需要自己根據麵糰的狀態來調整。
- 7 -
同樣的方法把南瓜麵糰揉合成團,蓋上蓋子醒10分鐘。
- 8 -
這樣兩種麵糰交替著揉,很快就能揉壓光滑。
- 9 -
揉好的麵糰分別放入容器中,蓋上保鮮膜,放入烤箱發酵40分鐘,使其發到兩倍大。
也可以在蒸鍋中倒入50度左右的熱水,把容器放在蒸屜上,蓋上鍋蓋發酵。
- 10 -
發好的麵糰已經長至兩倍大,手指沾上乾粉戳一個小洞,不回彈說明發好了。
- 11 -
發好的麵糰拿出來分別排氣,揉成長條狀,各自切分成大小相同 的三塊。
- 12 -
把切分好的每個小麵糰擀成大小、薄厚都差不多的麵餅。
- 13 -
黃麵糰也是一樣,不過因為黃麵糰加入了不少南瓜泥,筋道肯定不如白麵糰好,可能會有粘案板的情況,需要撒適量乾粉防粘。
- 14 -
蒸鍋底部刷油或鋪蒸籠紙,按順序一層黃、一層白將麵餅疊起來,放的時候注意調整麵餅的形狀和大小。
- 15 -
最上面的一張白麵餅可以擀得稍大一些,使其四周垂下來能蓋住所有的麵餅。
最後蓋上鍋蓋,不開火,二次發酵20分鐘。然後開大火,上氣後調中小火蒸3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 16 -
剛出鍋的千層饅頭熱乎乎、香噴噴的,咬一口還有淡淡的南瓜香甜,真好吃。
而且黃白相間,漂亮又有趣,暖心以為是蛋糕,一口接一口吃得停不下來。
1.發酵之前,麵糰揉得越光滑,最後做出的成品也越光滑。如果寶媽有時間,可以多揉一會。
2.麵糰整形後還應該進行二次發酵才夠鬆軟,千萬不要省略這一步。
3.如果擔心蒸好了開蓋會回縮,可以先關火,5分鐘後再慢慢打開鍋蓋,這樣就不容易變塌了。
4.適合10個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食用。
5.建議根據寶寶的月齡和咀嚼能力調整食材顆粒的大小,食譜展示的量不代表給寶寶添加的量哦。
「享受做輔食,享受做媽媽」,我是暖心媽媽,家有小仙女一枚,小名暖心,真的又暖又貼心。暖心從小身體棒棒很少生病,跟科學的喂養脫不開關係。做媽媽不容易,做輔食也不容易,在這裡我會每天分享一些實用食譜,關注我,不再為輔食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