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盪當如何避險?

2023-10-16     凱恩斯

原標題:全球動盪當如何避險?

10月16日,市場疲軟。周末限制融券做空政策是利好,但現階段A股問題可能不僅在融券做空,故利好效果一般。

熱點上,油氣概念漲幅居前。中東戰爭和衝突對能源和黃金構成利好。當然,事態發展方向有待觀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看,巴以戰爭對中國經濟偏負面,我國是能源進口國,1970年代中東戰爭導致兩次石油危機,而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負面影響是無差別的,影響和站隊位置無關,和能源進口相關,所以,中國當然希望巴以衝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另外,俄烏、巴以像兩面鏡子,告訴我們和平穩定發展環境何其珍貴,你我生在華夏還是很幸運的。

談完戰爭大事,回頭談件小事。國美員工在國美APP上討薪。在當前全球流動性緊縮環境下,企業沒錢的問題一旦暴露,往往很難翻身,企業所有相關方都會減少和企業的合作,或者要求企業用現錢付清貨款才肯發貨,這會進一步加劇企業經營困境。所以,如果不能快速解決流動性問題,國美很可能陷入死局無法自拔,記住,所有的流動性危機,立即出手是損失最小的。

投資人如何更早發現此類企業流動性風險?簡單點看,只需要關注一個指標,那就是營運資金。營運資金是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當然,並不需要營運資金規模很大,但一家企業最好不要出現營運資金負數。比如國美電器,半年報顯示,國美流動資產53.26億,流動負債361億,營運資金-307億,這看上去就很嚴重了,不倒閉已經算「奇蹟」了。

當然,營運資金判定企業穩定性也並非一概而論。比如有企業具備很高信譽,長期保持較高經營占款,無利息占用供應商的錢來賺錢,但即便是應付帳款金額大一點,這類企業一般會努力將營運資金保持正數,因為營運資金一旦在報表上出現負數,供應商對企業的信任也會蕩然無存,畢竟看報表的也不只是投資人,也有供應商。所以營運資金為正應該是投資人的底線。

最後,談一談鑽石產業鏈。從當前情況看,無論培育鑽石還是天然鑽石,未來前景都不樂觀。因為鑽石本來就是由人為控制供應量製造稀缺而打造的奢侈品。如今鑽石稀缺性蕩然無存,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化學成分又完全相同,鑽石供給幾何級暴增趨勢已無人能擋。此時鑽石商也不會再去控制供給量,因為控不住。

鑽石一旦沒有稀缺性,那麼鑽石定價就需要重塑。和鑽石類似遭遇的是珍珠,古代珍珠很貴,由於珍珠尤其是海珠在海底,需要高風險職業採珠人,採珠人是否能採到珍珠有時候全憑運氣。自從珍珠蚌實現大面積養殖,普通珍珠根本不值錢,比如在浙江的小商品城,你花幾十塊就能買到一條珍珠項鍊,且保證是真的。少數個頭大的的確還稀缺,還值錢,但由於沒有活躍二手市場,很多大珍珠有價無市,根本沒人要。

觀察鑽石、珍珠市場,投資人當有所啟發。一般商品供需和價格相關,價格走高需求減少,價格下降需求增多,但奢侈品是例外,支撐奢侈品價格的有兩件事:一件事叫稀缺,物以稀為貴,另一件事是擁有活躍的二級市場,買進後還賣得出去,才會有更多人趨之若鶩,比如古玩。而其實第二件事的前提也是稀缺。

這事其實還能繼續延展推理。比如房地產,如果房地產是奢侈品,那麼一定要保持樓市供給稀缺,政府要支持二手房市場,同時收緊土地供應,才會帶動樓市銷售。如果房地產是普通商品,那麼應該是降低房價來促銷,所以,限跌政策就是保證群眾相信房子的價值,和限制鑽石的售價是一樣的,而一旦房價真的進入下跌趨勢,則土地財政模式很難持續。

一般來說,如果你認為中東局勢還會持續,則黃金和石油還會保持強勢,至少黃金被認為和戰爭相關,比如伊拉克戰爭初期黃金大漲。但黃金當時是先漲後跌的。所以目前的黃金持續性還是有待觀察。而傳統意義上的A股避險板塊是食品飲料和生物醫藥,今天海天大跌,說明目前市場對於避險板塊還是有了新的變化,大家更願意追求未來保持增長的行業。所以機會在成長股。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30ed41f2560311766115c210f9b8c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