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推出新款手機,舊機型的速度就會變慢,這是一個用戶間流傳已久的說法。
2017年12月,一位iPhone6S用戶表示,自己的手機在更換電池之後,CPU頻率突然暴漲,處理器性能受到限制,而在此之前,手機經歷過多次升級都沒有出現過卡頓現象。之後跑分軟體Geekbench創始人John Poole發表了一篇博客,揭露在iOS 10.2.1系統公開後,這位用戶手機出現低分的頻率顯著增加,並表明的確存在「計劃報廢」的可能性。
以此為開端,蘋果通過系統升級,降低舊款手機性能的事情越鬧越大,這件事也就被稱為「降速門」事件。迫於輿論壓力,蘋果發表聲明稱,蘋果的確發布過的一項「功能」,目的是通過對舊款手機進行降頻,防止舊電池超負荷運行,以避免手機意外關機等隱患。
這個聲明非但沒有起到澄清作用,反而坐實了蘋果公司隱瞞消費者降低舊設備處理能力的說法。之後,「降速門」事件不斷發酵,2018年1月,法國反欺詐部門、上海消費者保護委員會、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先後對蘋果「降速門」展開調查,蘋果公司就此事給出合理解釋,停止相關做法並進行賠償。同年4月,美國司法部把美國61宗針對蘋果降速門的訴訟合併為一個集體訴訟,正式交於法庭審理。
站在客觀角度來看,蘋果承認的並非是大眾認為的「計劃報廢」,而是為了讓舊款iPhone運行更長時間,而降低舊款iPhone運行速度。實際上這種解釋的可信度很高,自2016年10月起,有很多iPhone6S的用戶表示手機出現了自動關機的情況,隨後蘋果為這部分用戶提供了免費更換電池的服務。次年1月,蘋果發布以修復漏洞為主的系統iOS 10.2.1,據統計進行系統升級後,80%的iPhone 6S和70%的iPhone 6都減少了意外關機的情況。
如此來看,iOS 10.2.1發布的主要目的,的確是為了解決電池老化引發的自動關機問題。不過,這並不代表蘋果公司的做法是正確的。首先,蘋果的確是在新產品發布後,降低了舊款機型的運行速度,雖不能成為「計劃報廢」,但降低使用體驗的做法確實是在引導用戶考慮更換新機。
其次,蘋果公司無疑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蘋果不僅沒有給用戶提供要運行體驗還是電池效果的選擇權利,甚至沒有進行相關的通知和說明。很多用戶表示,如果自己知道電池老化需要降速,自己可以選擇接受升級、更換電池或更換新機,而不是被蒙在鼓裡。
無論如何,這起發酵3年多的「降速門」終於有了一個結果,美國將為使用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SE的美國用戶,提供每部iPhone 25美元的賠償金,總支出將維持在3.1億-5億美元區間。
但這不應該是結局,現在這個賠償只針對美國用戶,要知道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市場中,還有相當大規模的iPhone用戶,蘋果公司需要對所有用戶做出回應和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