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位女性來說,懷孕是件幸福而偉大的事,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是每個孕婦每個家庭的心愿。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對產前超聲檢查並不陌生,也越來越意識到其對寶寶健康的重要性。
那麼,孕期該如何有效的分階段進行產前超聲檢查?超聲主要檢查胎兒的哪些情況?超聲可以篩查出胎兒所有異常情況嗎?超聲對胎兒到底有無影響?做四維彩超要排隊兩個月?針對這些問題,小編請到株洲市中心醫院超聲科的專家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為什麼要做產前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是評估胎兒生長發育情況,篩查胎兒畸形的首選檢查方法,其優勢及其在產科中的作用是其他影像技術所不能替代的!
超聲可以評價胎兒生長發育、胎盤羊水等附屬物情況、檢測胎兒結構畸形(功能、代謝、精神、行為等方面的出生缺陷,超聲不能檢出)、篩查胎兒染色體異常高危人群、發現某些陽性特徵而向臨床提出進一步的檢查要求或者某種疾病的一些線索。
整個孕期要做多少次超聲檢查?
根據產前檢查規範,結合我國具體的醫療情況,建議整個孕期至少進行4-6次超聲檢查。
第一次(停經6-8周進行)
目的:證實宮內妊娠、臨床可疑異位妊娠、評估孕周、診斷多胎妊娠、了解胚胎或胎兒情況(存活或死亡)、早孕期出血查找原因、早孕期下腹痛查找原因。
第二次(孕11-13+6孕周)
目的:此期主要進行遺傳學超聲檢查以篩查胎兒染色體異常高危人群,重點測量胎兒頸項部透明層(NT)、鼻骨等;同時可檢出一些大體結構畸形,如無腦兒、連體雙胎等。
第三次(孕22-24周)
目的:此期胎兒各器官基本發育,羊水量適中,超聲圖像清晰,是胎兒畸形篩查最佳時間,大部分胎兒結構異常可在這個階段檢出。
第四次(孕30-32周)
目的:檢查孕中期尚未出現或可能漏檢的胎兒畸形。
第五次、六次(孕34-38周)
目的:判斷胎兒發育情況、羊水量、胎盤成熟度、臍帶血流、有無臍帶繞頸、胎位等。
以上六次的檢查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只有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更高的檢出率。產前超聲篩查結合臨床、醫學遺傳及實驗室篩查等技術,共同打造一道減少嚴重先天缺陷患兒出生的保護屏障,這是國家目標,是廣大公眾的願望,也是超聲科肩上的重任!
產前超聲檢查能查出所有畸形?
儘管超聲檢查是目前篩查胎兒結構畸形最有效的方法,但胎兒畸形種類繁多,有部分畸形超聲檢測是不能識別的。尤其對一些無明顯形態學改變的出生缺陷超聲診斷仍較為困難。
超聲檢查正常也不能保證胎兒妊娠結局絕對正常。孕婦應了解孕期超聲檢查的目的、胎兒畸形檢出率和局限性。
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警告:「不管使用哪種方法,亦不管在妊娠哪一階段,即使讓最有名的專家進行徹底的檢查,期望他能將所有胎兒畸形均檢查出來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合理的。」
超聲檢查會有輻射嗎?
我國所使用的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功率目前還未發現對患者產生任何有害作用的證據,也沒有任何科學報告指出因為超聲波的使用造成胎兒畸形或缺陷的情形。
從這個意義上說,產科超聲診斷是非常安全的,不用擔心輻射問題。
來源:株洲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