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大學生「婦科炎症」久治不愈,醫生檢查發現她有兩個子宮

2019-11-12     醫聲護事

22歲的小劉,是名大學生,身高165cm,體重50kg。原本品學兼優的小劉近一年來被難以啟齒的「婦科炎症」困擾著,反覆的陰道有膿血性分泌流出,近來症狀加重,多次到多家醫院就診都是診斷為「陰道炎」,給予陰道上藥、沖洗、口服藥等治療效果不佳。

22歲女大學生「婦科炎症」久治不愈,醫生檢查發現她有兩個子宮

上個月,她來到株洲市中心醫院婦科就診,初步診斷為「陰道炎、陰道壁囊腫」收治到婦科二病區住院治療。徐瓊主任為她進行了仔細的婦科檢查,發現「陰道壁囊腫」的地方有個比針眼稍大點的小孔,擠壓見月經血樣的液體流出,臨床經驗豐富與理論知識紮實的徐瓊主任推測,此囊腫非真囊腫,而是經血淤積在此形成的一個假囊腫,考慮為陰道斜隔 。

於是,徐瓊主任立即為小劉安排盆腔彩超和泌尿系統彩超,發現外表美麗的姑娘居然有兩個子宮,只有一個腎臟和一條輸尿管,診斷為「陰道斜隔綜合症」,需要手術治療。

但手術需要在斜隔後腔積血較多時進行,因為陰道壁腫物或斜隔側子宮腔積血張力大時,易於定位,是行陰道斜隔切除術的最佳時機。

經過一系列術前準備後,徐瓊主任手術團隊為小劉進行了陰道斜隔切除術。術後經過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後,小劉終於開開心心地出院了。

陰道斜隔是怎麼形成的?

徐瓊主任說,女性在胚胎時期,生殖道要經過中線融合、中隔吸收等一系列步驟,最終在中線上形成單一的子宮體、子宮頸、陰道。但有些患者由於染色體病或基因突變等遺傳因素或外源致畸因素或前兩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影響,妨礙上述過程的進展,即會導致不同程度的雙子宮、雙宮頸及陰道畸形的發生。

陰道斜隔綜合徵,就好像是在子宮和陰道之間的其中一側長了一道「牆」,這道「牆」是從兩側宮頸之間長出了隔附著在另外一側的陰道壁上,斜隔具體會分為三種類型。

Ⅰ型是指一側陰道完全閉鎖,隔後的子宮與外界及對側子宮完全隔離,兩子宮間和兩陰道間無通道。

Ⅱ型是指一側陰道不完全閉鎖,隔上有一個直徑數毫米的小孔,隔後子宮亦與對側隔絕,經血可通過小孔流出,但引流不暢。

Ⅲ型是指一側陰道完全閉鎖,在兩側宮頸之間或隔後陰道腔與對側宮頸之間有小的瘺管,有隔一側的經血可通過另一側宮頸排出,但引流也不通暢。

小劉的陰道斜隔綜合徵就屬於Ⅱ型,在她的一側子宮和陰道中間長了一道有個小孔的「牆」。月經的時候,另一側子宮的經血可以通過這個小孔流出,但大部分經血淤積在這個「囊腔」內,從而出現感染流膿的現象。

有臨床數據顯示,陰道斜隔綜合徵會有90%以上的幾率出現斜隔一側的腎臟、輸尿管發育不全或缺如。

有這些症狀要警惕陰道斜隔

1.經血引流不暢症狀

陰道斜隔綜合徵Ⅰ型患者主要表現為月經初潮後不久的痛經和盆腔包塊,Ⅱ型和Ⅲ型患者主要表現為陰道異常分泌物(如經期延長或血性、膿性白帶),合併一側子宮頸閉鎖的患者可因閉鎖側子宮腔積血而表現為周期性下腹痛。
2.合併感染症狀

因斜隔後腔積血或引流不暢,可繼發感染,表現為青春期後的腹痛、陰道流血淋漓不盡和陰道流膿等。

3.合併子宮內膜異位症症狀

因斜隔後腔積血或引流不暢,多合併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其中合併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者最常見且多發生於斜隔側。

專家提醒

徐瓊主任提醒,陰道斜隔若不及時治療,易繼發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及盆腔粘連、感染,重者可發生輸卵管和陰道積膿,甚至影響女性生育功能。

陰道斜隔綜合徵患者如畸形及病變得到及時矯治,生育結局較好,兩個子宮均可正常妊娠、分娩。所以,女性朋友發現自己有上述症狀一定要到醫院請專業的婦科醫生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5qxZG4BMH2_cNUgTh_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