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也「內卷」?「鏟屎官」選糧越發精緻,寵物食品賽道成融資大熱

2022-07-03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原標題:養寵也「內卷」?「鏟屎官」選糧越發精緻,寵物食品賽道成融資大熱

日本經濟學界曾提出「貓咪經濟學」一詞,指不管經濟多麼困難,民眾對貓及其相關產品的熱情一直保持高漲,因此無論涉及哪個領域,只要商家用對貓咪,就能從中獲益。

貓咪並非獨寵。伴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與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獨居群體的數量不斷增加,人們逐漸將從前寄托在人身上的情感依賴遷移到寵物身上。疫情時期,作為一門由情感而起的經濟,寵物經濟神奇般地快速升溫,相關行業迎來上升期。

近幾年,不同品類的寵物消費迅速增長,「精緻養寵」也逐漸成為網際網路中的「政治正確」。剩菜剩飯對狗狗來說太油太咸容易傷胃,三文魚腩、蛋黃、海藻等美毛食材可以讓狗狗毛髮更加柔軟……下單寵物糧前,寵物主總是有著諸多講究。「寵以食為天」,作為寵物行業中最基礎的品類,寵物食品占據主要市場,也成為眾多資本入局的主要突破口。

獨居人口增多,疫情催熱養寵潮

儘管寵物在日常生活中已是十分習以為常的存在,但寵物經濟在國內市場規模化熱潮的湧起卻並不多見。居民收入的上升、獨居人群規模的擴大、疫情特殊時期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動促成了寵物經濟熱潮的到來。

疫情之下,居家成為常態,人與寵物之間的情感聯結更進一步加深,寵物成為人滿足親密關係需要的替代品。

獨居人群規模的擴大,是現代社會結構快速變化後的重要特徵。相比花時間和心思付出昂貴的人際經營成本,寵物成為另一種看起來更加「經濟」的情感替代選項。據青山資本《2021年度消費報告》,2021年中國的獨居人口已經達到9200萬,比四所一線城市的人口總數還多近千萬。1人戶的比例也呈不斷增長趨勢,由1999年的6.3%上升至2020年的25.3%。

居民收入上升也是寵物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收入的增加為人們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拓寬了更多的施展空間,將更多金錢用於精神性消費。據艾媒資訊中心數據,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在2019年突破3萬元,2021年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35128元。

90後最愛養寵,貓咪更得人心

「吸貓一時爽,一直吸一直爽。」

在當下,「有房有車」已經不是年輕人的終極追求,「有貓有狗」變成人生理想配置。據艾媒諮詢中心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調研分析報告》,2021年上半年,超過七成的中國消費者曾經養過或者現在正在養寵物,10.8%的消費者正在養寵,4.8%的消費者在「雲養寵」。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寵物類型有狗狗、貓咪、水族類、鳥類、爬行類、兔子、嚙齒類和兩棲類八種。據《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寵物類型以狗和貓最為常見,養狗狗的寵物主占比達到七成,56%的寵物主養貓。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8年以來,養貓的寵物主數量一直在增加。《2021年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城鎮養寵類型的養貓人數的占比由2018年的43.1%增長至59.5%。近年來,貓的數量逐年攀升,2020年後,貓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狗的數量。貓對比狗沒有太多的空間和時間需求,更貼近忙碌、快節奏生活的年輕人的需要。

情感成為養寵的主要動機,寵物充當情感角色,代替真實給予寵物主類似朋友、家人等親密關係的陪伴。《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2021年寵物主養寵的原因主要出於情感、功能、興趣三個方面。九成寵物主出於增添生活情趣、解壓、排遣孤獨等情感動機養寵物。寵物主更多賦予自己的寵物朋友、孩子、家人和室友等情感化的角色,僅不到三成的寵物主只當寵物看待。

支付寶發布的《2021年寵物名圖鑑》也顯示,「妹妹」、「寶寶」、「崽崽」等寵物名排名靠前,寵物們早已在主人心中占據重要位置。「豆豆」、「可樂」、「球球」成為養寵人的最愛暱稱。更特別的是,寵物名還有地域特徵,廣州人偏愛「多多」,香港最多「胖虎」,成都人最愛叫「湯圓」。

高學歷、高收入、新生代、已婚有孩是養寵主的突出標籤。據《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在各年齡階段中,90後養寵主占47%,85後占27%,本科學歷的養寵主超過7成,家庭月收入在1.5萬元以上的占比達到72.5%,超過六成的養寵主都處於已婚有孩的婚姻狀態。

細分來看,養貓和養狗的寵物主也表現出不同的人群特徵。在人群構成中,養貓人群以女性、未婚、90後和一線城市居多。貓咪是工作忙碌的年輕人的理想寵物。與養狗相比,養貓更加省心,沒有太多的空間需求,無需經常性帶出散步。

養寵也內卷,精緻養寵成流行趨勢

隨著寵物地位的提升,寵物主越來越願意在寵物身上花費更多的金錢和心思。寵物沒吃好喝好,最心疼的就是寵物主。寵物食品是寵物消費中的剛需,也是國內寵物市場中發展相對成熟的一個領域。《2021年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1年寵物食品的市場份額達到51.5%,其次是寵物醫療,市場份額占29.2%。

寵物食品具體包括主糧、零食和保健品三類。據《2020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分析報告》,寵物食品市場會經歷從「剩菜剩飯」、「主糧」、「零食保健品」再到「服務」四個發展階段。國內早期人們對寵物的角色認知主要以「看門」、「看家」為主,喂養也多用剩菜剩飯為主,尚未形成「寵物食品」的認知。而隨著國內寵物經濟的發展,寵物食品消費者的需求正在逐漸精細化,目前,國內寵物食品市場還處於前三個階段並存的狀態。

在購買寵物食品時,寵物主最重視產品自身屬性,如產品質量、價格和安全性等。其次則是從個人和寵物的因素出發。《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超過七成的寵物主會從個人角度考慮,接近六成的寵物主會考慮到寵物的需求。口碑、品牌、渠道等因素則排在較後的位置。

以寵物主糧為例,不止為填報愛寵肚子,寵物主在購買過程中還會關注主糧的營養成分和產品功效,從健康調理、美容護理等多個角度為自己的愛寵選擇最佳的糧食。《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九成寵物主在購買主糧時會考慮蟾皮的營養成分、功效等因素,七成的寵物主從寵物自身特質出發購買主糧。綜合來看,寵物主最關注主糧的強化免疫、腸胃調理等健康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寵物主給寵物買零食比買主糧更加頻繁。《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一個月購買寵物零食2~3次的寵物主占35%,比主糧還高27%。

資本紛紛入局,寵物食品賽道搶眼

在養寵人群增長,寵物相關概念大熱的背景下,寵物經濟也迅速升溫。由2019年起,資本紛紛湧入寵物賽道,寵物市場在2020年進入快速增長期。《2021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寵物經濟市場規模達到2953億元,同比增長率為33.5%,為2015年以來最大增長。

年輕人對寵物的需求觸動了資本的敏銳嗅覺。據寵業家不完全統計,2019年國內寵物行業相關融資總金額超過42億元,2020年融資總金額超61億元,增長迅猛。從融資事件來看,據寵業家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寵物行業融資事件共有58起,比2020年多19起。

「民以食為天」,寵物也不例外。細分來看,寵物食品領域最受投資者青睞。據寵業家統計,2021年,寵物食品領域獲得融資共17起,其次則為寵物用品領域和寵物醫療領域。

據寵業家和艾媒諮詢中心的不完全統計,2021年寵物食品賽道共有17家企業獲得融資,其中獲得融資最多的企業是寵幸。其在去年5月25日獲得B+輪4億元融資,騰訊投資和凱輝基金聯合領投、B輪老股東華映資本、弘毅創投、祥峰投資跟投、A輪老股東弘暉資本追加投資,又在去年7月21日獲得B++輪2億元融資,由詳峰資本投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d6b02f89768b749f317926b4144f6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