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夠住30億人,2024年後「漲」還是「跌」?馬光遠2句話說透了

2024-01-05     平說財經張平

原標題:房子夠住30億人,2024年後「漲」還是「跌」?馬光遠2句話說透了

多年以來,國內房子是否已經過剩,社會各界存在著較大的爭議。不過,去年住建部則發布了相關數據:國內有6億棟房子。如果每棟房子住5個人,那就足夠30億人居住。當然,這6億棟房子也包括了小產權房、安置房、農村房子等。

即使如此,我國的房子還是已經嚴重過剩了。除了存量房過剩之外,國內每年還有大量新建商品房要入市。資料顯示,僅2021年,就有1463萬套商品房入市,而2022年竣工的住宅面積是6.25億平米。

對此,不少人感到奇怪,既然國內的房子已經嚴重過剩了,為什麼各地的房價還是居高不下?實際上,如果房子是用來居住的,那麼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嚴重過剩了。但是,如果把房子當作投機炒作的籌碼,那麼現在即使有再多的商品房也是不夠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房價就一直居高不下了。資料顯示,國內現在至少有41.5%的家庭擁有2套及以上房產。房產占居民家庭收入的77%,另有23%才是金融資產。可見,我國居民都把財富押在了房地產上面了。

而對於2024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看多者認為:受到各種政策利好消息的影響,2024年國內樓市大機率會出現「量價齊升」的走勢。現在趁著房價還在調整的時候,應趕緊出手買房。而看空者則認為。樓市的各種利好政策只能遲滯房地產市場調整的進程,並不能逆轉大的趨勢,今年國內各地房價大機率還會繼續下跌。

而面對2024年以後的房地產市場走勢,國內知名的經濟學家馬光遠則只用了2句話就說透了。第一句話:房地產作為中國最好投資品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第二句話:未來房子將會逐回歸到居住屬性。

顯然,馬光遠的意思是,房地產作為投資品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大家不要想再像過去那樣,通過投資炒房賺大錢了。同時,馬光遠也說出了未來房地產市場的趨勢,將逐步去投資化、去泡沫化,回歸到居住屬性,與當地居民的收入掛鉤。

而我們則比較贊同馬光遠對2024年未來樓市趨勢的看法,今年國內樓市大機率會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國內樓市已經繁榮了20多年,期間並沒有出現過像樣的調整。而在這世上沒有隻漲不跌的商品。樓市在經歷了長期大漲之後,必然要經歷一個漫長的調整周期。更何況,現在二三線城市的房價與收入之比高達20-25,一線城市房價與收入之比高達50-6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未來房價回歸居住屬性乃是大勢所趨。

第二,在經歷了三年疫情之後,各行各業都不景氣,國內多數老百姓的收入減少,已經承受不起當前的高房價。即使一些人收入並沒有明顯下降,也會因為擔心將來失業、疾病等問題,而開始拚命存錢。

更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很多人喜歡衝動買房,而在經歷了疫情之後,大家買房也開始變得越來越理性了,會根據自己現在以及未來的收入做出判斷之後,再來決定是否要買房。

第三,老百姓的信心需要時間來恢復。國內樓市是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出現調整,現在調整已經2年多了,期間房價一直在下跌,沒有什麼賺錢效應。對於投資者來說,買房是為了賺錢的,如果一直不賺錢,那就只能選擇退出了。現在各地二手房掛牌量出現激增就是這個原因。

此外,今年以來像恆大地產、碧桂園等大型房企出現債務違約,以及爛尾樓的情況,這無疑會給潛在的購房者帶來信心的衝擊,不少人擔心自己將來買了期房之後,也會發生爛尾樓的情況。而人們對樓市信心的恢復也是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周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cc1b8bfb9ebdfcbaad9e9d1d8b89d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