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公布一系列經濟數據,包括GDP、社會消費品零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房地產開發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城鎮調查失業率、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國新辦就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關於去年的經濟增速,上午十點發布5.2%。這個增速屬於正常,主要是能保持這個增速,一部分也是因為前年的時候,也就是2022年的時候基數比較低,那時候只有3%的增速。所以,去年的經濟增速就比較好,要是中和這兩年來看,把這兩年看作是一年,那麼這一年的增速大概只有4.1%。
數據出來了,大家對去年經濟增長也有了一些了解,加下來可能就要看今年怎麼定經濟增長的目標了。可能在3月5號的大會的工作報告上會出來。 如果還是希望保持去年一樣的目標,能有百分之五的增速的話,那麼增長壓力就要比去年大。畢竟所對比的基數不一樣了。
關於經濟數據,李總在達沃斯世界論壇提到2023年中國經濟預計增長5.2%,提到了幾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地方,現在我們具有超大規模市場並處於需求快速釋放階段,在綠色發展轉型等方面將形成規模龐大的發展增量。明確說了綠色轉型,還有新型城鎮化這個事情,且定調是「發展增量」,或許還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大消費。投資相信在增加了1萬億特別國債的基礎上投資依然保持高速發展,現在國內出口貿易也保持不錯的數據,特別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等新能源出口數據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雖然消費沒上來,但各個省份也在促進大消費方面出政策刺激。
還有彭博社說我國要考慮發行1萬億起超長期特別國債,持續加碼提振經濟,反正不知道真假吧,但是大家還是很期待的,要是是真的,力度還是算挺大的。
前一陣說是一些地方正謀劃儲備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支持方向為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領域。「超長期債券」多是10 年期以上的債券,在國債市場主要為30 年和50 年期, 其中目前我國發行規模較大的為30 年期超長國債。差不多是七八年前,我們的財政部開始增加30 年期國債的發行次數,提高了超長期國債的規模,還有市場的流動性,特別是針對二級市場的流動性。
之前幾次發新增國債,在貨幣政策的配合之下,對於經濟或能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在過去三次特別國債發行時期,股市上漲了,像去年新增萬億國債時股市也漲了。再不漲,大家的埋怨太多了,今天大盤再一次延續了下跌行情,而且比昨天更弱勢,又一次回到了下跌超4500家的結構行情中,上漲只有700多家公司。這樣的行情才是A股的特色。更可怕的是上午北向流出了101億,市場的交易量又一次下降到3546億,少了足足是600多億。
今年可能物價指標會有波動,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最近幾個月CPI的同比下降主要是結構性的、階段性的。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實,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會得到逐步的緩解,居民消費價格有望隨之企穩回升。預計2024年居民消費價格會溫和上漲。
之前也有相關機構預估過,說是現在隨著穩地產、化債、活躍資本市場等宏觀政策接續發力,預計CPI中樞將在今年溫和提高,CPI通脹可能會上升至1.4%或者是1.5%。 那麼今年的CPI應該還是很低的。
前兩天我們聊過人口數據,據國家統計局,2023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
在這樣下去,就快和韓國差不多了,以戶籍人口為準,韓國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僅有23.5萬人,比2022年下降了8%。這一數字創下了歷年新低,再次印證了韓國生育率持續下滑的現實。而眾所周知,韓國的生育率一向是全球最低之一,2022年僅為0.78。相比之下,中國的生育率雖然仍高於韓國,但也不容樂觀。
據統計,在全球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中,中國的生育率位列倒數第一。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這樣,要是沒有什麼戰爭或者饑荒爆發,人口一旦進入下降通道,即使有鼓勵生育政策,因為女性「多子多福」的認知和生育習慣已經改變,也很難回升,韓國日本都是鮮明的例子。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