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再度降價,是被國產品牌逼的?

2023-01-12     談車工坊

特斯拉再度降價的新聞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原本補貼後26.59萬元的Model 3降至了22.99萬元,而28.89萬元的Model Y降至了25.99萬元,兩款車的降價幅度都不算小,這也讓車輛價格來到了各自的歷史最低,從不提前通知的無規律性降價,對於特斯拉來說其實早已經習以為常,這次降價也是自去年10月份開始,特斯拉在三個月時間內進行的第四次降價。毫無意外,開年第一降也再次招來了大量車主進行維權。

用特斯拉的話來說,價格調整的背後是特斯拉無數的工程創新、極佳的成本控制管理所致,堅持以成本定價是特斯拉的優勢。但無視消費者的感受引發爭議也是不可避免,特別是對於剛入手的消費者來說,如果官方有提前告知,完全可以不必急於一時購車。此外,特斯拉的降價真的只是因為成本的降低嗎,恐怕並非如此簡單。

眾所周知,這些年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極為旺盛,誕生了不少本土的新能源品牌,即便經過市場的洗牌,留下來的品牌也不少,這些車企在產品設計、配置、豪華感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優勢,逐步積累客戶的同時也在不斷向特斯拉施加壓力,搶走原本屬於後者的市場份額。

在過去的2022年,特斯拉的全球銷量則為131萬輛,上海工廠交付71萬輛。雖然數據上特斯拉目前仍是純電動車市場的老大,但是就增長率而言2022年40%的幅度全然沒法與2021年87.4%的數據相比,而且離最初特斯拉定下的150萬銷量目標仍有差距。而對手比亞迪卻在不斷上升,後者乘用車年銷量達到了186.2萬輛,增長率破155%,且純電動車銷量也達到了91萬輛,增長率更是達到了184.6%,對比之下很致命。

與此同時,在年份更替這種本該衝量的時候,特斯拉上海工廠還傳出了停產的消息。原本特斯拉的銷量一直受限於產能,訂單量大,提車周期長,但是去年上海工廠擴建之後,產能不再是制約因素。而且據數據顯示,特斯拉從去年8月份開始,在中國市場的訂單量就開始銳減,8月份收到的訂單量僅有85870輛,而7月份還有173998輛,降幅超過半數,在11月份更是僅剩12533輛,12月下旬,特斯拉在手積壓的訂單量為5879輛,增速明顯放緩。在競爭 加劇的環境下,特斯拉長期以來沒有新產品的投放,現有車型上市多年也並沒有明顯的提升,已經無法像過去那樣支撐起銷量的高增長,而與此同時也帶來了產能的過剩,這恐怕是工廠停產的背後原因。

特斯拉需要一些方式來刺激銷量、消耗庫存,而降價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銷量達到40萬輛,為全年最高,其實也是三次降價的功勞。當然,特斯拉的降價也會給對手帶來壓力。而且不可否認的是,特斯拉的規模是當下很多新能源車企所無法企及的,大部分造車新勢力還在苦於虧損之中,特斯拉強勢的盈利能力卻讓它仍有降價的空間,這一次降價無論讓老用戶有多麼不滿,但估計有很多准車主都會上它的車。誰知道不久之後,特斯拉會不會再來一次降價呢?

當然,降價也並非百利而無一害,就其自身品牌溢價來說可能會不斷消減,而且能否長久維持也是個迷,特斯拉還是需要儘快推出新品、升級現有產品,以彌補產品上的不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a82e760561fa4cfac50b267864ad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