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未來的身高,有70%取決於雙方父母的基因遺傳影響,剩餘的30%靠後天進行彌補。換言之,父母身高並不會對孩子未來身高產生絕對影響。
孩子不長個讓媽媽憂愁?別只是停留於擔憂,應該立馬行動
同事喬姐最近比較心煩,心煩的原因是因為她那今年16歲,已經上高一的兒子身高才一米六,與同齡人相比明顯矮了大半個頭。
喬姐焦急地向大家訴苦:「我身高1.52米,我老公身高也不到1.7米,當初就怕影響未來孩子身高,沒想到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身高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弄不好就影響他將來的婚姻、事業。」
辦公室有同事認為喬姐太過杞人憂天,孩子才16歲,將來還有成長空間。不過新來的同事小李卻認為喬姐不能只是停留於擔憂,應該立馬行動,抓住春季這個「生長期」讓孩子身高儘快竄一竄。
小李是醫學專業畢業,他本身對生物遺傳學就有一定的了解和專業知識。小李告訴喬姐:「孩子的身高雖然有70%的先天因素,但有30%可以實現後天突破。」
事實上,父母身高不算「出類拔萃」,只要抓住後天30%的機會,孩子仍舊也有可能逆襲,生活中這樣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翠鳥:我爸一米七,我媽一米六,但是我身高一米八三,很多人都懷疑我是不是抱錯的孩子,我就是熱愛運動,初中高中時期我都是校籃球隊的主力。
@sally:我爸北方大漢,身高1.84,我媽也不遜色,有1.71的個頭。但是我作為他們的獨生女身高只有1.65,我媽經常嘲笑我「青出於而沒有勝於藍」。個頭沒長高的原因,或許真跟營養有關,小時候我特別挑食。
春季猛漲期究竟怎麼才能抓住?專家:這三個技巧做好,能長5CM
春回大地,根據大自然的定律,春天是萬物的生長期,也是小朋友長個的黃金時期,每年春季到來時都會有兒童發育專家提醒父母適當帶娃外出,抓住春季猛漲期的黃金時刻,助力發育,並且有大數據顯示,每年春季青少年的平均生長高度都在5CM-8CM左右,沒抓住就會損失掉,家長不容忽視。
一、感受陽光
春暖花開出門感受陽光,想來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啊,陽光能夠促進人體鈣質吸收,相當於助力於孩子的骨骼發育,自然有利於孩子長高。
當然孩子曬太陽就能補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陽光只能算是鈣質吸收的催化劑,孩子的鈣質攝入應當是從食物中獲取,所以這個階段鈣營養的攝入需要靠陽光催化成為成長劑。
二、均衡飲食
後天的營養跟得上,才是孩子長個的基礎,但需注意孩子營養補充不是靠大魚大肉的強行補充,而是保證均衡營養,尤其是維生素和蛋白質的攝入一定要充足,因為這兩樣物質可以促進骨骼的發育,相對應的脂肪、膽固醇食物要少量,否則脂肪堆積導致孩子發胖,也會影響健康。
舉個例子:蛋白質補充以魚肉、雞肉、雞蛋以及豆類食物為主。維生素的攝入應該從當季的蔬果中來獲取,如小白菜、菠菜等,還有春天的水果眾多,如:蘋果、橘子都是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水果,應當多吃一些。
三、睡眠與運動
睡眠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因為人體生長激素只有在夜間分泌,且孩子應該是處於熟睡狀態下才能分泌。根據生長素的分泌規律,晚間21點到凌晨1點是第一個分泌時段,早間5點到7點是第二個分泌時段,因此孩子最好在9點之前入睡,每天保證8小時以上的充足睡眠,家長應該注意營造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減少外界對孩子睡眠的干擾。
青少年兒童最好要保證一定量的戶外活動,通過運動可以促進孩子骨骼的強壯,運動過程能夠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從而有助於孩子長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運動強度過大,且不注意勞逸結合,骨骼可能會朝著不正常方向發展,反而不利於身高增長。
鑒於此,各位家長朋友應該引起重視,抓住春季這個孩子長個的黃金期,後天為孩子「加油」!
寶媽們,你家的孩子有多高?您是用什麼方法來助力孩子長個?歡迎留言交流。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