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精讀繪本 |《安的種子》

2019-06-14     東西兒童教育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繪本是《安的種子》。

《安的種子》是一本富有成長哲學的繪本,也是品格養成類繪本。共讀這本繪本,可以讓孩子知道萬物的生長都有它的自然規律,要學會耐心等待。

與其說是給孩子的繪本,不如說更適合大人看,作為成人對待孩子的成長要給予足夠的耐心,靜待花開;讓望子成龍的父母慢下腳步,感受孩子自然的生命成長規律,從中學會「等待的智慧」。

那麼這樣一本繪本該如何領孩子繪製思維導圖呢?下面就給大家一一分享。今天的思維導圖會很有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家會發現好像導圖的中心主題是一樣的,都是這三個小和尚(本、靜、安),然後對3個同樣的主題畫了3種不同的導圖,相信大家繪製後對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會有新的認識和理解。

童書介紹

故事的內容是:在一座古老的寺廟裡,老和尚分別給了3個小和尚每人一顆千年蓮花的種子,三個和尚的名字分別叫本、靜、安。三個和尚分別用自己的方式種下了種子,比如:急於求成的本、違反自然規律的靜、和等待春天的安。最終只有安的種子種活了,在盛夏的清晨開出了美麗的蓮花。

是小和尚安很聰明嗎?其實安只是做到了不急躁、不慌亂、認真做好當下罷了,剩下的交給時間,最後靜待花開!

圓圈圖: 可視化地表示聯想和定義的發散思維過程。

既然是聯想,那麼家長的引導一定會有聯想到什麼?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還從故事了發現了什麼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頭腦風暴。

圓圈圖示意

上面思維導圖為示意,大家可以根據孩子的聯想進行繪製,比如提到安,你會想到什麼,可以引導孩子看繪本來找到答案。

比如有的孩子會說:「會想到小狗,因為小狗總是跟著安,」或者是會說:「安種出了美麗的蓮花」,哪怕是有的孩子說:「我想到了掃雪,」因為只有安下雪後清掃寺院,這些答案都是對的,孩子的答案沒有錯誤,有的不在繪本里,也是孩子對繪本理解後的想像,所以家長要多鼓勵多引導。

氣泡圖:可視化地描述事物的特徵的思維過程。

在故事中對三個小和尚(本、靜、安)都有著不同的描述,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來分別繪製3個人的氣泡圖。這樣能更好的幫助孩子了解3個小和尚的特點、特徵,並且能在繪製的過程中鍛鍊孩子的觀察和理解能力。因為氣泡圖都是用形容詞,這樣同時也幫助孩子潛移默化的積累了描述性的詞彙,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

氣泡圖示意

上面的導圖是主題為安的氣泡圖,可以引導孩子先來觀察下安的特點,有的孩子會說,看起來安的年紀最小呢,上面的圓圈圖里發現了小狗總是跟著安,從這個角度看安一定是個有愛心的小和尚,在故事裡孩子會發現只有安在幹活,比如挑水、燒飯、掃雪,從這些行為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安是勤勞的、善良的和有責任心的人。

在氣泡的外邊我寫了一些跟萌萌對話的關鍵字和思考過程的關鍵字,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考繪製,那麼快帶著孩子行動起來吧。

雙氣泡圖:可視化地表示比較和對比的思維過程。

通過上面的思維導圖繪製,相信孩子們都已經很了解三個小和尚了,那麼我們可不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用雙氣泡圖來比較一下呢?

可以分別用本和安去比較,也可以用靜和安去比較。通過比較和分析來思考一下為什麼只有安種出了千年蓮花呢?在找尋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時候,是不是答案就更清晰了呢?那就快下載模板動手畫起來吧。

相信這3種思維導圖繪製完,孩子一定把《安的種子》這本書吃透了、讀厚了。讓我們來再次欣賞一下千年蓮花盛開的那頁

盛夏的清晨,在溫暖的陽光下,古老的千年蓮花輕輕的盛開了

老師父,帶著本、靜、安,在岸上,遠遠地看著。讀到這頁的時候還是很感人和震撼的,相信在本、靜、安的心裡都懂得了「等待的智慧」吧,希望這顆小小的種子也種在了孩子的心裡。對於父母,孩子的成長何嘗不是呢,有時可能需要遠遠的觀望和得體的放手吧。

愛萌碎碎念:

在繪製的過程中,大家可能會發現圈圈圖和氣泡圖怎麼有時候傻傻分不清呢?因為他們兩個都是對主題進行發散思維的所以比較容易弄混。

那麼我簡單說下他們的一些區別,圓圈圖是對「主題聯想和定義」,而氣泡是對主題的「描述」。最好區分的就是圓圈圖繪製時是不限制詞性的,所有內容都可以;氣泡圖要求都是形容詞和短語,所以有人會說氣泡好像難一些。孩子在繪製氣泡圖的時候,會說他們發現了什麼,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描述去總結一下對應的形容詞,引導孩子做詞語的轉換。

希望我的分享對大家領孩子畫思維導圖有幫助!

我幫大家準備好了模板,你只需要關注咱們東西兒童教育,在後台回復「思維導圖」,即可提取資源,下載後的模板列印出來(彩打效果更佳),就能直接用來引導孩子,非常方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HwwrmwBvvf6VcSZOw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