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援鄂戰隊】越過「山」丘,才發現這裡仍有人等候

2020-04-08   廣東衛生信息

四月已至,武漢疫情持續好轉,

在國家衛健委的統籌安排下,

馳援雷神山醫院的醫療隊正分批有序撤離。

偌大的雷神山醫院逐漸變得冷清而空曠,

通往A區危重症醫學監護(ICU)

一、二病區的走廊里,

兩旁白牆上一組組暖心的

勵志抗疫漫畫振奮人心,

來自廣東省第22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

175名隊員仍在堅守,繼續奮戰。

「『雷神山』是必須翻過的一座『山\\\\\\',

我們絕不鬆懈,值好最後一班崗,

力爭送走病區最後一個患者。」

該批次醫療隊領隊、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余納說。

余納接受記者採訪

堅守

接管其他醫療隊危重症患者

4月1日晚上,廣東醫療隊隊員、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智守在一名68歲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床前,透過霧氣蒙蒙的護目鏡,仔細盯著生命體徵監測儀上的各項數據。

在鎮靜劑的持續作用下,該名患者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滿管子,病床邊的一台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俗稱「人工肺」)24小時不停地支撐著他。

「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變化很快,可能剛剛查房時還穩定,隨時可能出現病情變化、危及生命,挑戰很大。」有著16年ICU臨床工作經驗的楊智說,轉變總在一瞬間。

楊智戴正壓頭套為患者做纖支鏡

次日中午,忙完一天工作的楊智走出雷神山醫院,坐在從醫院返回駐地酒店的車上,他正在微信工作群里交接班,對患者當天的情況進行彙報。「即使不上班,也能夠及時了解病人情況。一旦病人出現問題,作為醫療組長和行政主任,需要隨時召回病區。」

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是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所在。40多天以來,這批醫療隊先後整建制接管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新冠肺炎重症病區、雷神山醫院ICU病區。他們來自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茂名市中醫院、茂名市婦幼保健院和高州市人民醫院等。

4月5日,作為最後留守在雷神山的廣東力量,他們接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醫療隊轉運來的危重症患者,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堅守到最後。「責任在肩,只要堅守一天,就要把工作做好。」余納說。

關懷

精神慰藉是患者康復良藥

「來,阿伯,咱們握個手。要放鬆心情,好好配合,很快就可以回家了。」在ICU病區查房時,廣東醫療隊隊員、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呼吸科主任醫師趙俊緊握一名神智清醒的患者的手,並刻意抬高了握手高度。

趙俊為患者做B超檢查

除了積極救治,適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也尤為重要。「遇到清醒的患者,會跟他們多握手,一是增強身體肌肉鍛鍊,為早日下床創造條件;二是多鼓勵他們,增進感情,給予人文關懷。」

能和家人視頻通話,對危重症患者來說,這種精神慰藉是康復良藥。9床的一名68歲患者,腎功能衰竭,需定期進行血液透析,在ICU里長期臥床的他一度出現焦慮症狀。

「他見不到家人,自己也不會用智慧型手機,我們通過微信聯繫上了他的家人。」經過半小時的視頻聊天,老人家的心情好多了。「我們添加了很多患者家屬的微信,方便他們通話、視頻。」趙俊說。

作為湖北荊門人,趙俊在武漢本碩求學8年,畢業後來到廣州工作,如今以這種方式再次回到武漢,他感觸頗深。「在武大中南醫院支援時,遇到恩師、同學,大家見了面不能握手、擁抱,只能戴著口罩笑一笑。我們約定等疫情結束之後一定再好好聚一聚。」

經驗

精細流程是法寶

40多天裡,這批廣東醫療隊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們建立了深刻的情誼。一座城、一家醫院的烙印,從珠江江畔被帶到江城,「精細」是許多人給他們貼上的標籤。

余納(左一)與隊員們在查房,了解患者病情

2月21日,余納率領來自廣東省6家醫院175名隊員的混編戰隊星夜馳援,出征武漢。抵達首日,余納就迅速釐清人員安排,成立感控組、護理組、病區、宣傳組、物資組、信息組和消防安全組等9個小組,全部隊員一崗多責。

第二天各項目小組就在武大中南醫院開始投入工作,整建制接管了該院11樓西的重症病區。院感防控是首要工作,目標是醫護人員「零感染」。「感控工作注重細節和持久。」余納表示,只要戰疫沒有結束,就一刻不能掉以輕心。

武大中南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後,3月9日,余納又帶領醫療隊集體轉戰雷神山醫院接管ICU病區。這是唯一一支整建制全部隊員投入ICU的隊伍。

作為廣東援漢醫療隊18支隊伍中唯一的女領隊,余納坦言肩上的壓力非常大。「ICU病區和普通病房的救治和護理工作還是有很大區別,大部分病人病情都非常重,也無法說話表達,只能通過生命體徵儀來監測。」

按照實際情況,醫療隊迅速成立若干骨幹醫療組和骨幹護理組,每個組裡都有重症監護副高以上醫生任組長,配一名副高以下的重症醫生,再配上呼吸科醫生或心內科等醫生。

「出現技術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就要組內進行相應的培訓和考核,形成流程化操作。」通過邊上班、邊帶教、邊培訓、邊整改,這支隊伍總結出不少更為精細的經驗。「這是非常難得的重症ICU的學習和培訓經歷。」

駐地酒店大堂擺放著一棵仿真桃花樹,隊員們每天上下班都要在此拍一張全家福發到微信群里。「讓大家知道每一位隊員都是平安上班,平安回來。」余納說。

來源:廣東發布

編輯:李瀅、朱曉華、梁傑祥

責編:陳廣泰

【闢謠】「廣州黑人區爆雷」?謠言!

【熱點】因病情惡化,英國首相被轉入ICU,美國確診超36萬例,上千美軍感染…

【最新】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 無症狀感染者5例

向醫護人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