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9月29日《濱海報》上一行簡訊:自敵汪6個月清鄉失敗,偽軍湯景延率全團反正返我軍。
這短短20多字的簡訊,已經過去了50個年頭,好比沉澱在史海里的一顆砂礫,被歲月沖洗,被歲月掩埋,平靜地流失。歷史長河中有多少這樣永遠沉在水底的砂礫?
湯景延
歷史的真相又當如何?
幾乎無人知曉,那短短的簡訊濃縮了一支特殊部隊700多名官兵忍辱負重的167個日夜。濃縮了38名共產黨員頂戴「叛國投敵」罪名的痛苦煎熬。這段極其機密且酷似真實的 假戲真做的特殊歷程,幾乎沒有為後人留下什麼原始資料。然而大部分不知情人的回憶錄中對新四軍「一個團投降敵人當漢奸 」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給這件事情本身帶來了更多的疑問和困惑,也增添了這段過往的神秘色彩和獨特的史料價值。
新四軍行進中
事實上,這是一次新四軍驚天的軍事諜戰行動,代號「湯糰行動」。
1943年初,日偽對新四軍控制的江北「清鄉」在即,被列為第一期試驗「清鄉」的南通形勢日趨緊張。在4分區黨政軍領導積極組織軍民秣馬厲兵,枕戈待旦的緊張時刻,日偽的特務組織也加緊向根據地進行政治攻勢,企圖讓那些意志薄弱的人走上賣國之路。
淪陷時期南通
這是戰爭中看不見硝煙的戰線,這是最難防禦更為殘酷的戰線!
日偽特務用他們慣用的手法,四下里招降納叛,遊說鼓動昔日有舊關係的朋友、同鄉或是熟人 ,參加他們「以華治華」的所謂「和平運動」。這時, 駐紮南通附近的新四軍通海自衛團團長湯景延收到了南通「清鄉公署」主任張北生和南通特工總站站長姜頌平(後任汪偽特工總部第二處副處長)的策反信,並且派人多次登門拜訪。已經是中共黨員的湯景延立即將這些情況向4分區領導進行了彙報。
抗戰時期的漢奸與日軍
而湯景延不知道的是,根據實際情況,遠在淮南的華中局,已經設想了一個大膽的計劃。為什麼不將計就計?按照華中局設想,在敵人的「肚子」里,順利度過「清鄉」艱難時期,把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如果打一兩個團的兵力到敵人內部,像孫悟空鑽進鐵扇公主肚子那樣,不說要他們的命,至少讓他們哭爹喊娘。形勢嚴重,這支部隊就繼續隱蔽下去;形勢好,部隊立即破腹而出,回來!
華中局將這個計劃布置給了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粟裕將這次身處「清鄉」重點區的第3旅旅長陶勇和政委吉洛(即姬鵬飛)找來一起商量。一討論,發覺許多細節並不那麼妙。「清鄉」剛開始,新四軍一個整建制團就跑到偽軍那裡,這在我黨我軍的形象上十分有損;其次,如果被敵人識破是假投降,一個團兵力不是等於肉包子打狗有來無回,犧牲過於巨大。這個計劃風險太大,吉洛首先否認了這個計劃。
吉洛(姬鵬飛)
陶勇則因為是華中局指示,建議還是考慮這個方案可行程度。畢竟不僅是在4分區,即便在全軍都是史無前例的危險行動。
陶勇
粟裕和兩位分區的領導人反覆討論商量了好多次,發現這個計劃成敗與否關鍵在什麼人承擔這個任務。政治路線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
湯景延的彙報再一次成為他們關注的焦點。湯景延進入了這次驚天無間行動的第一人選中。
抗戰初期,國民黨雜牌軍少校團副湯景延,看見新四軍過江開展抗日鬥爭,這個血性漢子帶了手下部分弟兄二話沒說連夜投奔了新四軍,兩年後他加入了共產黨。
正因為湯曾有國民黨少校這一經歷,方方面面的關係就多。加入新四軍後,他也曾利用這些老關係為部隊做了不少事情。但不久,這些昔日的「關係」們抵擋不住「曲線救國」的「誘惑」,一個個改換門庭,落水當了漢奸,隨之這層關係網也給卷進了偽軍隊伍里。
如同湯彙報的那樣,日偽「清鄉」搞策反,這些當了漢奸的「關係」又想起了他。
陶勇和吉洛在計劃制定中,除湯景延外,再派進顧復生,這是一位1924年入黨的老幹部。面似文弱,但黨性極強,作風正派,深得湯景延的敬服,有這樣素質好的老黨員跟隨部隊,全團就有了入泥不染的政治保證。
還有一個是崇明警衛團副團長沈仲彝。其父被偽軍殺害,他與日偽有不共戴天的血仇大恨。他懂軍事,會帶兵,打仗有一套,是位多智多謀的指揮員。
陶、吉首先將崇明警衛團和湯景延的自衛團合併為一個團,湯景延團長、顧復生政委、沈仲彝副團長,決定這個新成立的團大膽打進日偽內部。
此次行動代號:湯糰行動。
顧復生
對計劃中的三位主官,做工作異常艱難。最後那句問他們的話「你們是共產黨員,在民族利益和個人利益有衝突的時候,你們選擇哪個?」,讓三人別無選擇,走上一生中最為艱巨的道路。這是一段將永遠沒有榮譽沒有墓位甚至沒有碑文的歷史。
行動計劃和人選很快得到華中局的批准,但指示第1師:此事關係重大,不得泄密。
1943年3月底,湯景延裝扮成商人進南通城會見特工頭子姜頌平。走出了計劃中最為艱難的一步。
進城的路平坦坦的,湯景延心裡卻起伏不平,心中品嘗了從沒有品嘗過的酸甜苦辣,這次進城將決定他今後或許一輩子不被人理解的命運。可他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已經反覆思考著如何在敵人面前表演得天衣無縫,每一句話必須表達出他率部投降的真情實意,要讓敵特相信他所說。
其實,在以後,湯景延和日偽南通特工站總站長姜頌平打交道的過程中,的確一波三折,在「投敵」的時間上,一再延遲,不得不多費功夫和姓姜的周旋。其次,在對自己的部隊要拉倒偽軍中,又要堅守保密的原則,湯景延等三位團領導,更為為難。
原先是向團內全體黨員提出「變換鬥爭方式,堅持原地鬥爭。」向黨外提出: 「變換鬥爭方式 ,保住團身,保衛家鄉」的口號。但這個口號引起戰士強烈反感,當即4名戰士不辭而別,離開了湯糰。
為什麼要投敵?為什麼要當漢奸?
面對戰士們的質問,3位團領導不得不決定召集全團38名黨員開會,他們有權知道真實情況。接著,沈副團長召集排以上幹部會議,做了必要的解釋工作,幹部情緒才漸漸平息下來。黨員 、幹部穩定了情緒,戰士的情緒也就穩定了。
終於這個肩負「反叛 」使命 的隊伍成功地走出第一步。
1945年4月15日凌晨,通海自衛團駐地響起密集的槍聲。「湯糰行動」正式實施。
湯景延按照約定,將部隊拉到了南通城,被編為「蘇北清鄉公署外勤警衛團」,屬特工總站管轄的武裝部隊,團部移住茅鎮。
隨即,湯景延抓住日偽貪財的弱點,找姜頌平商議,他出面開商行,合夥在港口做生意。這正合特工站長的口味 , 他早就想發財了, 就是苦於沒有合適人選為他撐門面。湯老闆一定行 !
當特工頭子笑容滿面點著大把大把的票子,新四軍也一船船清點著軍需物資。敵人封鎖嚴密的運輸網上被湯景延拉了個大口子,軍需物資源源不斷運往4分區。
政委顧福生變成了帳房先生,而許多南通地區的軍事政治經濟情報便由他手中那帳本來回傳送。
緊接著,湯景延觀察到日偽內部關係的不平衡,他開始周旋於特工總站站長姜頌平、偽清鄉公署主任張北生、日軍第60師團小林信男師團長,偽特工首腦李士群之間。在李士群那兒接受了偽「清鄉」警察大隊番號。又在「清鄉」公署那兒變成了「蘇北清鄉主任公署保安司令部教導第 2大隊」取代原來 「外勤警衛團」番號。
再又歷經了日偽對「湯糰」進行「驗槍」、「繳械訓練」、「封官許願」,「瓦解湯糰」的重重考驗。
在內部,依靠黨員力量,嚴格紀律,一個排長整夜不歸,和特工站的幾個人關係親密,常常在一起吃喝嫖賭。湯景延知道,立刻嚴密控制起來,及時堵住了這個可能泄露機密的蟻穴。
1943年9月,日偽試驗「清鄉」終告失敗,汪偽特工首腦,偽江蘇省省長李士群在敵人內部關係傾軋中被毒死,成為爭權奪利的犧牲品,並且殃及池魚,李士群手下的特工全部遭軟禁,唯恐他們為主子謀反。
湯糰又一次面臨危險!
4分區審時度勢,果斷決定湯糰不必再灰色隱蔽。
「好,時機成熟,他們已經完成了任務,可以回娘家了!」陶勇下達了命令。
接到命令這一天,許多黨員、幹部都流淚了,這淚水的苦澀只有他們的經歷才能體會。
新四軍舊照
1943年9月29日,在湯糰據點的牌桌上,湯景延打響了「投敵」以來最痛快一槍,擊斃特工站6名監視他們的特務。隨後帶領全團同時在幾個地方集體動手,拔下10多個據點和區公所。在3旅的接應下,順利回家。
4分區為湯糰召開了隆重的歡迎會。高度讚揚了全體官兵入污泥而不染的情操和團領導堅強的黨性。
這支經受了特殊考驗的部隊,重新編入新四軍「聯抗」2團。湯景延任「聯抗」副司令,顧復生為政治處主任。沈仲彝為2團團長。繼續在抗戰統一戰線揮寫 自己的榮辱人生。
刑場上的湯景延
1948年,湯景延用生命又一次填寫了悲壯人生,他率領解放軍蘇浙邊區游擊隊作戰,陷入重兵包圍,司令員陣亡,作為政委(兼任游擊隊黨委書記)的他,被捕投入上海監獄,在獄中和中共著名烈士王孝和同牢同室,3個月後被敵人槍殺在上海江灣刑場。
解放戰爭時期,顧復生曾任第三野戰軍第三十五軍一五師政委,三十五軍後勤部部長兼政委等職。他先後參加了孟良崮戰役和豫東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顧復生曾任蘇南行政公署委員會委員、江蘇省農科院院長、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因為保密和以後的世事變遷,當初《濱海報》上語焉不詳的「偽軍」和「反正」等詞,也讓湯糰其他人員在以後的歲月中經受了更多的考驗,有的甚至是終身的誤解。在歷次運動中,他們的命運總是被衝擊,心靈飽受冤屈。有的老戰士,則一生都得不到歷史公正的待遇,更有的人為此而失去了生命 。
今天,這段歷史告白於天下,167天多麼的漫長,不是每個人才能從容走到頭,這時間隧道里的暗礁實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