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伏天,老年人注意:不想睡覺時梗死,千萬別在睡前做這幾事

2024-07-22     大咖醫生談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中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中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李大爺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身體一直不錯,除了偶爾的小病小痛。進入三伏天后,天氣總是特別炎熱。這段時間,李大爺特別喜歡在晚飯後散步,呼吸新鮮空氣。

一天晚上,李大爺像往常一樣散步回來,發現家裡有點兒熱,於是開了空調想要涼快一會。

晚上他感覺有點兒睏倦,但因為電視節目正是他喜歡看的老電影,一看就是兩個小時。最後李大爺感到非常困,便準備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早上,小李看到父親面色不太好,便急忙帶他去醫院檢查。

經過一番檢查,醫生告訴李大爺,他的心臟有些不太正常,可能是因為晚上做了一些不適合的事情而加重了病情。

醫生向李大爺和小李解釋說,三伏天雖然炎熱,但老年人的身體抵抗力相對較差。如果晚上做一些不適合的活動,可能對心臟造成壓力。

特別是對一些已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睡前的狀態更是需要特別注意。

隨著三伏天的到來,老年人在睡前不能做那些事情呢?你是否有這些習慣?

一、心梗形成的原因

心肌梗死,通常稱為心梗,心梗的發生通常與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以及血液供應中斷等因素密切相關。

在炎熱的三伏天,氣溫高企使得環境對身體產生了極大的熱負荷。老年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身體需要通過擴張體表血管來散熱,降低體溫。然而這一過程中,心臟的負擔卻在悄然加重。

血管擴張意味著血液流動量增加,心臟必須加倍努力泵血,以維持血液的正常循環。

然而如果心臟的供血能力已經不足,那麼這種額外的負擔就可能導致心肌缺氧。心肌缺氧是心梗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

高溫環境會導致身體大量排汗,從而引發脫水現象。

脫水使得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變得更加粘稠。這種粘稠的血液流動緩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風險。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濃度增高時,容易在血管內形成血塊,這些血塊可能阻塞心臟冠狀動脈,引發心梗。

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基礎的老年人,例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會使心臟的供血能力本就處於一種脆弱的狀態。

在高溫的環境下,心臟的負擔增加,使得這些原有疾病的風險進一步放大。

所以我們要尤其重視有基礎病的老年人。

二、三伏天千萬別在睡前做這幾事

高溫不僅讓人汗流浹背,更像是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劍,威脅著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

1.氣溫低的晚上散步

許多老年人選擇在涼爽的晚上散步,以此來放鬆身體、促進健康。

然而這種看似無害的習慣,實際上隱藏著巨大的健康風險,尤其對於心腦血管患者來說。

夜間空氣的濕度顯著增加,而氧氣含量卻相對較低,這些環境因素可能比白天的高溫更具威脅。濕度的升高導致空氣變得更加沉重,呼吸變得更加困難,尤其是在體力活動如散步時,心臟的負擔會進一步增加。

當空氣濕度升高時,身體為了排汗散熱,會通過擴張血管來幫助散熱,這種擴張會使心臟需要額外加快血液流動來維持體溫的平衡。對心腦血管患者來說,心臟已經處於一個脆弱的狀態,額外的負擔可能導致心臟出現不適。

空氣濕度的增加不僅使得呼吸道受到壓迫,還使得身體的散熱效能降低,這種情況下,心臟為了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和散熱功能必須加大力度,可能引發心絞痛等症狀。

尤其是在晚間,濕度增加讓空氣中的水分更多,這種「沉重」的空氣會導致呼吸變得困難,心臟需要不斷加大工作量來保證氧氣的供應。低氧環境下,心臟的供氧能力會受到影響,氧氣不足會導致心肌細胞缺氧,從而引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所以老年人在晚間散步時需要特別謹慎,選擇合適的時間和環境非常關鍵。最好在濕度較低的時段進行散步,如清晨或傍晚,以降低心臟負擔。

通過適量減少運動強度、選擇空氣流通較好的環境進行散步,能夠有效降低心臟的不適和風險。

2.晚飯過晚或過飽

晚飯吃得過晚,不僅增加了消化系統的負擔,還會使心臟在夜晚休息之前不得不額外工作。

為了幫助消化系統處理大量的食物,心臟需要加速血液循環,將更多的血液輸送到胃腸道,這對心臟來說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心臟在試圖滿足消化需求的同時,容易陷入超負荷的狀態,導致心臟在休息之前沒有得到足夠的緩解。

此外晚飯後躺下休息,胃內的食物未完全消化,胃酸可能逆流到食管,造成胃食管反流。這個問題在睡眠中尤為嚴重,因為躺臥姿勢使得胃酸更容易回流,不僅會導致胸口不適,還會對心臟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因為在心臟已經在處理消化系統的額外負擔時,反流的酸性物質可能增加心臟的壓力,從而引發心絞痛等症狀。

3.睡前的飲水量

大量飲水會導致過量的液體需要通過腎臟排出,而腎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可能難以有效處理這些多餘的液體,結果導致體液積存,進一步加重心臟的負擔。

當身體積累過多的液體時,心臟需要加倍努力以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尤其是在夜間心臟的負擔已經因日常活動而顯著增加的情況下,這種額外的壓力可能會引發心臟病發作或加劇已有的心臟問題。

為了確保心臟能夠得到足夠的休息,睡前應避免大量飲水。合理的補水策略是在白天保持適量的水分攝入,尤其是在晚上減少飲水量,幫助身體維持良好的液體平衡。

4.注意空調的使用

空調成為了夏季的「救命稻草」,而空調在帶來舒適的同時,也可能在無形中對老年人的健康構成威脅。

空調所創造的舒適環境,對於在炎熱天氣中追求涼爽的老年人無疑是巨大的福音。但長時間待在低溫的空調環境中,室內外的溫差卻是另一個讓人不得不警惕的問題。

室內外溫差過大,使得血管和心臟需要頻繁應對突然的溫度變化,這種急劇的溫差變化會導致血管快速收縮,對已經存在血管硬化或動脈狹窄的老年人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空調的低溫和乾燥空氣也是一個隱秘的健康殺手。儘管空調能迅速降低室內溫度,但它帶來的乾燥空氣卻可能對老年人的呼吸道健康造成負擔。

長期處於乾燥環境中,呼吸道容易受到刺激,導致感冒或咳嗽等問題,這些看似普通的小病小痛,實際上可能對老年人的心臟健康產生連鎖反應。例如感冒可能引發呼吸道感染,進而對心臟造成負擔。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合理使用空調變得尤為重要。

建議將空調溫度設置在26-28攝氏度,這個溫度區間既能保持舒適,又能減少室內外溫差帶來的健康風險。同時室內應保持適當的濕度,可以通過加濕器或在室內放置一盆水來增加濕度,以保護呼吸道健康。

最重要的是,空調的使用時間也應有所控制。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間中,雖然可以避暑,但身體的適應能力會下降。定期到室外活動,有助於增強體質,維持正常的體溫調節能力。

三、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調整

高溫的三伏天,關注老年人的心臟健康不僅僅依賴於避免極端的行為,還要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入手,做出微小但關鍵的調整。

首先合理安排日常活動是保護心臟健康的關鍵。老年人在酷熱的天氣里,往往習慣在白天的高溫時段外出活動,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對心臟健康的一種挑戰。

高溫下的戶外活動讓心臟不得不拚命加快血液循環,以適應體溫的變化。建議老年人儘量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輕度運動,如散步或做一些簡單的體操,這樣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減少心臟負擔。

其次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在高溫天氣中,老年人的食慾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飲食不規律,甚至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保持均衡飲食,攝入足夠的水分和營養,能夠有效支持心臟的正常功能。

特別是在高溫下,適當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不僅能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還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幫助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避免攝入過多的鹽分和高脂肪食物,這些都是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重要因素。簡單的飲食調整,如少鹽少油,能夠有效減少心臟負擔,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最後老年人應儘量避免熬夜,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夜晚是身體自我修復和心臟休息的關鍵時期,熬夜或睡眠不規律,會讓心臟處於長期的負荷狀態,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四、結語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習慣調整,卻能對老年人的心臟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

通過從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做起,可以有效降低心臟病的風險,提升生活質量。

了解和實踐這些調整,能夠為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確保他們在三伏天這樣的高溫季節中安全度過。

參考資料:

進入三伏天,老年人注意:不想睡覺時梗死,千萬別在睡前做這幾事

2024-07-20 徐主任健康說

參考資料:

進入三伏天,老年人注意:不想睡覺時梗死,千萬別在睡前做這幾事

2024-07-20 徐主任健康說

進入三伏天,老年人注意:不想睡覺時梗死,千萬別在睡前做這幾事

2024-07-21 博學的雲朵

進入三伏天,老年人注意:不想睡覺時梗死,千萬別在睡前做這幾事

2024-07-21 博學的雲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7ebbfa790fc91dfe65e902114236f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