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一家3口把家住成頂級垃圾屋,蟑螂老鼠遍地跑,還說都是寶貝

2023-06-28   胡月芳

原標題:韓國一家3口把家住成頂級垃圾屋,蟑螂老鼠遍地跑,還說都是寶貝

出於勤儉持家,平日裡經常有老年人翻垃圾箱,尋找「可用之材」拿回家中使用或變賣換錢。可身在韓國的崔姓一家,卻將撿垃圾發展成事業,數年間在家中積攢150噸垃圾。

繁華市區的惡臭山,二層小樓化身垃圾海洋

疫情之下,韓國視頻節目《우와한 비디오》收到求助消息。求助民眾表示,自己家附近有一戶在家中積攢大量的垃圾。在高溫下,這些垃圾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嚴重影響當地民眾的生活。

正苦於沒有新聞題材的製作組,自然而然地將其視若珍寶。畢竟多年前曾有屋主人罹患痴呆症,將房屋塞滿垃圾的報道。當時那款節目因為這個獵奇的題材收穫不少收視率和關注。

當拍攝組如約前往事件地點後,他們發現事件的嚴重程度遠超自己當初的想像。因為他們面對的並非是一座塞滿垃圾的房子,而是一座坐落於垃圾山中的住宅。

那是一座獨門獨院的二層小樓。在任何一個國家,在市區里擁有一所雙層住宅都是體面和經濟實力的象徵。而現如今,這座小樓正所謂是「垃圾滿溢」,「廢物盈庫」。

崔洪植是這座垃圾山的主人。在鄰居和朋友眼中,崔洪植過去和妻子一直努力地工作生活,依靠多年積累,終於在寸土寸金的韓國蓋起雙層小樓。可是不知為何,75歲的崔洪植突然變成「垃圾佬」。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崔洪植的垃圾山也不是一天堆積成的。據鄰居們稱,每天崔洪植和妻子都會在城中的垃圾箱和廢物堆放處遊蕩,不斷將各式各樣的垃圾收集到家中。

幾年下來,原本寬敞明亮的獨門大院變成垃圾的海洋。通過無人機和高清攝像頭,可以清晰地看到住宅的小院中滿滿是堆積如山的廢舊衣物和破損電器。

在房門口堆積著6、7米高的垃圾山,幾乎將住宅的大門和房屋的正門徹底淹沒。每日崔洪植夫婦都要在院內「翻山越嶺」,從窗戶和門縫中艱難地進出。

整個二樓及緩台上都堆滿破舊的行李箱和各式廢物,不時總有垃圾從二樓滑落。整座雙層住房宛若垃圾的海洋,令人在質疑房主人生存環境的同時,還要為他們的人身安全捏一把汗。

出人意料的是,崔洪植對此毫不在意。每當有人問起他收集垃圾的因由時,崔洪植總是一臉淡然地說道:「在你們眼裡是垃圾,如果使用得當,它們將會是鑽石或黃金」。

在常人印象中的垃圾,在他眼中仿佛是未裝飾的寶貝一般。在崔看來,自己的行為並非是在收集廢物,而是在積累寶藏。為囤積寶藏,他在屋內和院子中堆滿各種廢品。

崔洪植細細數來,上到破舊風扇,熱水器或電飯鍋等電器,下到老舊殘破衣物和書本雜誌等諸多廢物,統統被崔洪植夫婦「收入囊中」。細想來竟不禁令人心生出有一種「破家值萬貫」的錯覺。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計後果的囤積垃圾,令崔洪植一家付出巨大的代價。

有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房子長期不清理打掃會腐朽破敗。因為家中滿是垃圾,一家人疏於對家中環境的維護。二層別墅早已斷水斷電,就連天棚上石膏板也已經發霉掉落,漏出長釘和隔熱泡沫。

因為家中停水,全家無奈以從房頂滴落的雨水維持生活。身為女主人的崔夫人不得不拖著70歲的身體,每日踩著垃圾山,攀爬到二樓曬衣服。連自己都承認,她已經多次因此摔落受傷。

由於太多的廢物擋住窗戶,整個房間中滿是潮濕與腐敗的氣味,連衛生紙都受潮發霉變色。老鼠肆無忌憚地在垃圾間中穿梭,每每有裝著廢物的包袱從「山」上滑落,都有無數隻蟑螂四散而逃。

似乎是近些年來,經常遭到旁人的指責和謾罵,崔洪植對於生人表現出明顯的敵意,神情之中滿是厭惡與反感。但當他人耐心地解釋自己的初衷後,崔洪植夫婦依然會放下心防,對他人展示赤誠的真心。

崔洪植表示,自己拾取垃圾並非是因為心理疾病,也不是什麼特殊癖好,只是想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畢竟自己已經退休,收入微薄,可家中尚有一位兒子要供養,他就是時年40歲的崔永宗。

與身材幹癟,容貌枯槁的崔氏夫婦相比,崔永宗「出落」地相當「膘肥體壯」。據崔氏夫婦透露,兒子一直「深居宮室」之中,久未出世勞作。除卻吃飯,崔永宗整日「蝸居」在房中睡覺聽廣播。

正值壯年的寄生蟲,囤積垃圾只為日後生活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說到:「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因為長期不任事,且與人交流極少,崔永宗的神情木然,雙目無神,語言含糊,不知所云。倒當真與動物園中的猩猩類似。

凡人之所見,都能感覺到崔氏一家三口,怕是早已不是正常人的狀態。出於負責的態度,節目組安排崔氏夫婦前往醫院檢查。崔洪植的身體尚算硬朗,可他妻子的狀態卻不容樂觀。

根據檢查結果表明,崔洪植的妻子患上心包積液。這疾病本是中老年婦女的常見病。致病原因要麼是其他疾病遺留,要麼是病菌感染。正是崔家髒亂的環境才導致崔母患上此病,而且病情嚴重必須手術。

在得知與自己相伴多年的妻子,因為家中環境患病,如不醫治,恐命不久矣的消息後,崔洪植內疚自責。他神色黯然地同意節目組為老伴動手術和清理家中垃圾的建議,並道出自己囤積廢物舉動的緣由。

原來兒子自從畢業以來,就業工作一直不順,最終索性直接放棄,整日待在家中。全家吃穿用度都算在退休的崔氏夫婦身上。自從當上啃老族後,兒子生活日漸頹廢,曾有一整年沒出家門的記錄。

對於墮落至此的兒子,崔氏夫婦始終有心敦促無力勸導,只能盡力維持一家的生活。他們擔心自己身故之後,兒子缺衣少食,無人照顧,所以打起垃圾的主意。

一來,拾取他人遺棄的廢物,並加以利用,可以省去一筆不小的開支。二來,待崔氏夫婦過世,失去經濟來源之後,兒子崔永宗尚且能「販售祖產」靠賣廢品勉強苟活一段時間。

因此崔氏夫婦整日穿梭在城市的垃圾箱邊,拾取那些被人丟棄的廢品。他們甚至不惜將家當成垃圾站,就是為多積攢點東西留給自己的兒子。原來他們是真的在積攢寶藏啊!

所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老一輩的父母們,即便自己生活再苦再難,想得也是為自己的孩子留一條生路。父母親情之愛的偉大,恐怕莫過於此。

經過多達226人的清理隊伍和一台挖掘機,前後一個星期的奮戰,「崔家垃圾山」終於被夷平。在這座占地不過百餘平方的住宅中,竟藏有整整150噸重的垃圾和廢品。

貼心的節目組還聘請裝修公司,為破敗的崔家大宅重新裝潢一番。報道在明亮整潔的房屋,通電通水的環境和崔洪植衷心的感謝中完滿結束。似乎所有觀看者都在大團圓式的結尾中得到滿足。

但發生在崔洪植夫婦身上的不幸真的結束了嗎?好像沒有!經過此事,雖然老人的思想發生轉變,老伴的身體開始好轉,家人的環境得到改善,但他們的兒子似乎並沒有覺醒。

根據報道片段顯示,即便接受心理醫生細緻的照顧和開導,崔成宗依然沒能掙脫頹廢的沼澤。精神依舊恍恍惚惚,語言邏輯還沒能達到成年人的標準。除卻享受醫院的美食,他似乎並不想重返社會。

如果年輕時代無法努力振作,光依靠老輩人的努力,真的能改善生活嗎?不堵住船底的裂縫,再努力地舀水也是徒然。倘若崔成宗不能重新為社會接納,崔氏夫婦依舊要再度開始積攢自己的寶藏!

階層固化的殉難者,內心軟弱只能啃老躺平

筆者認為釀成這般人間慘劇,原因有四。

其一,東亞地區特有的「啃老」傳統。

與歐美等國子女成年後,便需要獨立生活不同,東亞地區家族有聚居的習慣。在農業時代,人和土地是主要的生產要素。為抵禦天災對農業的影響,家族往往選擇團結一心維護家族和自身的利益。

弱勢晚輩依附於父輩親屬生存的情況,古已有之。這導致很多積極啃老的現代人非但不會認為這種行為的可恥,反而將其當做長輩照顧晚輩的理所應當。

除卻韓國之外,近些年來有關於國內和日本啃老族的新聞報道都有很多。如日本一檔叫做《跟你去你家可以嗎》的節目在2016年就報道日本著名「啃老族」68歲的前田良久的故事。

前田在東京代代木區擁有三室一廳的豪宅。但他2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極度低碳」的生活。他平日飲食只吃米飯,洋蔥和納豆。他沒有工作,沒有成家也沒有朋友。

除卻閱讀哲學和歷史方面的書籍,老人幾乎沒有任何愛好和多餘消費。因為在日本高考中,前田良久不幸落榜,工作後又因為酗酒喝壞身體,沮喪的前田選擇直接放棄尊嚴,躲在家中啃老。

當父母健在,他就依附雙親。當父母離世,家裡沒人再去打掃,前田索性「擺爛」,把垃圾屯收在家中。20年間他在家中囤積1噸重的垃圾,僅僅在玄關門口就有200公斤的廢舊報紙和垃圾。

前田的父親是軍事工程師,在戰後依靠經商為家族賺取大片基業。所以不工作的前田,僅僅靠著父母的積蓄就苟活20多年。對於未來,前田非常「樂觀」,表示「已活夠」,錢花光後就自殺。

其二,崔家過分寬容的家庭環境。

如熊和老虎等野獸,都會在幼崽長成之後,粗暴地將孩子趕出「家門」。因為資源有限,這種既是一種對子女的鍛鍊,也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可以想見,即便人再想「啃老」,但只要長輩能忍住短期的痛苦,不去主動接納不成器的子女。飢餓和貧窮自然會迫使躲在溫室里的花朵出去承受風雨。

頹廢的崔成宗固然可恨,但倘若崔氏夫婦狠下心來,堅持「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古訓,強迫自己的兒子在外尋找生存之所,他們的兒子終究是能夠學會在社會上生存的。

正是因為老人對於子女的溺愛和過分寬容,在孩子面前一再心軟,才給予子女可乘之機,令其徹底墮落成只知索取的寄生蟲。

其三,逆境商培養的缺失。

無論是崔成宗的墮落,還是前田的「躺平」,很大程度上都是源於沒有接受良好的挫折訓練。逆境商,又名挫折商,AQ,如今已經成為與IQ智商和EQ情商同等重要的情感處理能力。

商業投資領域,在考察申請人項目時,除卻要衡量項目的盈利模式和行業潛力之外,很重要的環節就是研究創業者的創業歷史。投資人往往鍾愛具有多次失敗創業經歷的人,就是因為這樣的人AQ高。

因為AQ高,可以在失敗後迅速調整自身狀態再戰。並且有多次失敗經歷,對於企業經營的雷區有更加豐富的處理能力和經驗。畢竟一個項目再優秀,也要有人來運營。有好人,才會有好項目。

如果在遭遇挫折後,崔成宗和前田可以及時調整狀態,重新再戰,他們的人生可能會是不同的光景。因為一兩次失敗就繳械投降,並不是審時度勢,而是懦弱。

其四,韓國進入「低慾望社會」。

韓國目前經濟缺乏動力與社會階層的固化,也為崔成宗們的墮落埋下土壤。據韓國統計廳數據,在2020年,韓國有314萬名成年人「啃老」,其中正值壯年的「啃老族」就有 65 萬人。

因為韓國財閥經濟比例過大,單是三星財團的年度營收就達到全韓國經濟的20%。一家獨大的局面極大壓縮小微企業的生存空間,小企業沒有利潤只能裁員。在2017年,韓國青年失業率就高達9.9%。

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在《下流社會》中寫到:「平成廢柴這種不求上進,人生熱情全盤低下的心態。並非他們不願意上升,而是上升空間已經喪失。」

學生求學必須考中首爾、高麗和延世大學。因為只有從這裡畢業才有可能加入三星,現代,樂天這樣的大財團。只有加入大財團,才會擁有幸福的生活。但這些財閥企業只能提供就業市場5%的崗位。

剩下95%的民眾怎麼辦?青年發現再努力賺錢也趕不上房價的上漲。2021年9月,韓國房價上漲 12%。而處於韓國底層民眾的財富,僅增長2.6%。他們離「安居樂業」越來越遠!

為與自己達成和解,求得安逸的生活狀態,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開始啃老、不結婚、不生育、不消費,「低碳環保」地生存。

「累了,毀滅吧,趕緊的」這不僅是電影里的台詞,更是無數韓國成年人的心聲。如果不提供「共同富裕」的願景和計劃,如果不給民眾以生活的希望,韓國社會只會造就更多的崔成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即便直面慘澹的人生,也要重拾希望,負重前行。不為功成名就,只為身後那一雙雙盼望的眼睛!

參考文獻:

《啃老是如何侵蝕日本年輕人的?》2021年3月《視野》

《拼不動的韓國年輕人》2021年10月《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