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地位尷尬的朝代,明明存在感很強,卻被正史故意忽略掉

2022-08-21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歷史上地位尷尬的朝代,明明存在感很強,卻被正史故意忽略掉

引言

《後漢書》中有言:「夫能貞而明之之者,其興也勃焉,回而敗之者,其亡也忽焉。」王朝更迭,其興因帝王;其亡,也因帝王。中國的封建社會長達2000多年,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有過許多次改朝換代,每到政局不穩,各地割據勢力便如星星之火,每一次更換政權便是血與火的洗禮。

在正史上,這些爭奪天下的失敗者也不能稱其為一個大一統的朝代,而只能是區域性政權。因此即便他們存在感很強,且建立了真正的王朝,也不被正史所承認。那麼縱觀上下歷史有哪些政權,本來已經有奪得天下的大好形勢,卻最終失敗的呢?

古代戰爭畫像

01

第一個就是西楚王朝。大家都知道,西楚霸王項羽在與劉邦爭奪政權的結局——項羽最終兵敗身亡,劉邦最終問鼎中原。項羽雖然沒有能夠得到天下,但是由他所建立的西楚政權可以說離一統天下其實已經很近了。

秦末年,由於秦二世與趙高的殘暴無道,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如浪潮般湧起,許多前六國貴族也紛紛建立了自己的軍隊,加入了反秦戰爭。項梁和項羽率領的楚國軍隊,便是其中一支。

公元前206年,項羽擁兵40萬,在咸陽自號為西楚霸王,並且分封了18個諸侯國。

項羽劇照

項羽和劉邦各自收攏小股勢力後,便形成兩大集團,開始了約四年的天下之爭。在這期間,雙方的文臣武將、謀士間諜是各出奇招,使出了渾身解數想要得到最終勝利。最終在軍事戰爭上,劉邦麾下的韓信更為卓越,此人不但幫助劉邦一統天下,更是在中國的戰爭史上留下了非常光輝的一筆。

最終項羽兵敗,西楚王朝就此滅亡,這個政權從公元前206年正式建立到公元前202年滅亡,雖然只有短短4年,但後來司馬遷撰寫《史記》的時候,依然將項羽列入了帝王的本紀來記載。

02

金朝是一個部落制度非常濃厚的王朝。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反抗遼朝。為此完顏阿骨打先是倚仗強大的完顏部將其他的女真各部統一,隨後在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開始了伐遼戰爭。 金天會二年(公元1124年),金朝廷為了儘快拿下遼朝,以一部分土地為代價取得了西夏的聯合,終於一舉滅了遼朝。

完顏阿骨打雕像

此後金朝並不滿足於現在的領域,意圖繼續滅了宋朝。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軍隊攻破開封,俘虜了兩個宋朝皇帝,這就是史上著名的靖康之禍,北宋也由此而亡。在這個時候,金朝廷並不是不想一舉拿下南宋,但是當時的南宋仍然有一些出色將領,率領宋軍力抗金軍。最終金朝廷未能如願,如果這個時候他們退一步休養生息,並且先穩固內政,那麼還是很有可能奪得天下。

但是此時金朝內部出現一些問題,當時的金皇帝完顏亮屠殺宗室,並且耗費巨資窮兵黷武,想要立刻就攻打南宋。結果在這場戰爭中,完顏亮固執己見,被部下發動政變殺死。

給了宋朝收復淮南的機會,金朝也自此元氣大傷。雖然後來金朝得到中興,但是從金正大七年(公元1230年)開始,西征回來的蒙古軍隊對金朝發動了大舉進攻,金朝最終於金天興三年(公元1234年)被蒙古所滅。

蒙古軍隊劇照

03

太平天國是我國封建時代農民戰爭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建立起獨立的政權,而且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行政政策。

太平天國在歷史上的爭議很大,洪秀全雖然是以「拜上帝教」名義號召起義,但是他本人卻並不太理解基督教的教義。縱觀太平天國的各種制度,其實大都比較違背人性。《清史稿》中就曾經這樣評價:「而攻城略地,殺戮太過,又嚴種族之見,人心不屬」。

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洪秀全帶領太平軍占領廣西永安州之後便分封諸王,自稱天王。在攻破南京之後,太平天國的主要領導人沒有再積極進取,反而開始了奢靡的生活。

而殘酷的內部鬥爭,更是導致了太平天國的勢力分化。

太平天國畫像

此時太平天國面臨的不只是清朝廷的絞殺,對於試圖將中國瓜分的列強來說,太平天國也是一大阻力,所以他們會協助清朝廷剷除太平天國。最終在清朝廷和列強勢力的聯手攻擊下,本身已經分裂的太平天國無力抵擋,本來已經取得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太平天國最終也覆滅。

結語

每當歷史出現風雲交替時,各種文武人才層出不窮。真正能夠成功上位者,除了自身能力,運氣也占很大一部分因素。或巧合或人為,導致最後功虧一簣,最終只能成為勝利者的徽章。

參考資料:

《後漢書》

《清史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60a3c5780ba579e86acac49448ec5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