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上市正值旺季,看大窯飲品的新品推廣七不能

2023-04-19     新經銷

原標題:新品上市正值旺季,看大窯飲品的新品推廣七不能

作者丨貟志興

整理丨新經銷

4月7日,在2023年(第八屆)中國快消品創新大會上,新經銷特別邀請到了大窯飲品全國營銷總監貟志興來到會議現場,並以《新品推廣七不能》為題發表了演講。

貟志興,曾擔任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業務/行銷/推廣/巡查經理;北京先行營銷諮詢公司,經理/總監/合伙人;現任內蒙古大窯飲品,營銷總監/董事。

據業界傳聞,2021年大窯汽水銷售額便突破30億元,與農夫山泉旗下的NFC果汁銷量近乎持平;從發跡於內蒙古的區域品牌到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其餐飲渠道覆蓋的終端網點已超過100萬家。

大窯飲品做對了什麼?新品推廣應當如何去做?

以下為貟總演講內容(部分有刪減)。

從內蒙中西部地區到西北,再到東北和華北,大窯飲品大概用了四年多的時間,完成北方市場布局,目前正在加速布局長江以南市場。

大窯的快速發展,肯定有適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其實說到創新這個詞,客觀講我也是快消品新人,尤其是飲料新人,我剛做了四年半。

今天站在大窯的角度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新品推廣。

不能毫無新意

站在廠家的角度其實是如何推廣新品。

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企業不給新品太多時間,一上新品就希望要銷量、要利潤。從我自己內心來判斷,這個事比較危險。

因為任何好的產品,它首先應該回歸到產品本身;但是很多營銷界的專家、企業把這個責任交給了市場部,交給了研發部,用自身的感覺、創意、概念去引領新品發展,產品先天「差異化」不足,命名、包裝、內容物等關鍵點上採取跟隨、模仿戰術,並不是說跟隨這個事不好,但想做大做成其實很難。

不能一廂情願

老闆多數來源於兩個角色,第一種是生產型老闆,第二是銷售型老闆。真正做財務做實體企業當老闆的,在我經歷裡面特別少。

在生產型老闆的思維路徑裡面,其實都有特別嚴重的產品情懷,覺得「自家孩子」最漂亮,自己的產品天下無敵。

新品能否存活,需要市場篩選和驗證。

通過樣板市場去驗證產品的概念是否成功、渠道選擇是否合理、價格體系設置是否滿足需求、傳播和推廣策略是否對路?做樣板市場的過程,就是我們大量收集反饋信息、優化經營的過程。

消費者為何認為你的產品好?憑什麼購買你的產品?在哪些渠道?包括信息的來源。

所有的行為,一定要回歸市場,讓市場說話,通過消費者最真實的反饋去優化我們的產品。樣板市場短則1、2年,長則3、4年,新品推廣絕不是主觀臆斷、一蹴而就。

不能遠離顧客

新品常規操作,大多以流通渠道為主;首選大賣場、CVS等現代流通渠道,然後再輻射傳統流通渠道的渠道策略,經過多級分銷、各類渠道終端,最終到達消費者手裡。

流通渠道本身競爭環境比較惡劣。尤其大賣場,本身的品項超級多,新品上市,很容易被終端的「隊友」所淹沒,很難觸達消費者。換句話說,我們的產品其實距離消費者非常遙遠。

網際網路雖然提供了非常好的購買媒介,但產品的體驗感其實離我們很遠。

另外,流通渠道中,各大品類都有大佬級的品牌存在,激烈的競爭衝突我們沒有任何機會,因此我們堅定地選擇了餐飲這個渠道。我們發現它有幾個特別有魅力的地方:

第一,渠道相對比較乾淨,沒有激烈的競爭;

第二,它不是促銷依賴型,能夠保證經銷商利潤;

第三,它就在消費者身邊,隨時能夠購買。

新品推廣應多考慮我們的消費者在哪裡?產品的消費場景是什麼?消費的機會點如何呈現?

如何緊緊地貼近消費者去做文章。在整個大窯推廣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各地都有自己特色,讓產品深入到地方特色性的餐飲店可能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場景體驗提升消費者認知,不能用廣告代替消費者感受。

不能依賴促銷

讓經銷商穩定賺錢才是我們最大的目的。

不合理的任務預算,沒有清晰的營銷工作規劃,就會造成經銷商庫存積壓,加之新品在終端動銷緩慢,渠道促銷、消費者促銷等破壞價格體系的促銷行為會成為很多公司、經銷商的不二選擇。

不要給經銷商製造過多的庫存困難,如果出現終端不動銷的情況,一定要積極協助經銷商做產品動銷支持。

大窯飲品在廣告上花錢很少,反而在地面推廣上投入比較大。以2023年為例,規劃小型地面推廣活動,如特色餐飲店、步行街、美食街、shopping mall的試飲/拉動活動45000場次,有效接近消費者,提升終端動銷。

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才會讓消費者接觸大窯的頻率和黏性更強,有效地降低了經銷商的風險投入。

如果想做長期買賣,價盤必須穩定,大窯公司不支持任何形式、以降低價格為手段的促銷活動;更不支持經銷商通過完成任務拿返利,而人為造成的貨品跨區域流動,傷害大家的利益。

不打價格戰,只打價值戰。

不能雜亂無章

做經營,最大的成本就是雜亂無章、返工重來。

如何快速增量?如何快速拿到市場份額?沒有形成簡單的、標準化的、可複製的模式時,工作特別難開展。樣板市場打造過程就是積累方法的過程。

大窯營銷三板斧是通過多個樣板市場梳理、積累而形成的有效手段。每一階段的工作匹配三套方案,讓經銷商的經營動作變得更加簡單,同時直接而有效,就像「傻瓜」一樣。

當下,新模式、新理論、新方法甚多,不能人云亦云。推廣新品,包括經銷商代理新品,真的不能急,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才更好,把它變成我們營銷的固定化工具。

不能唯利是圖

有些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沒有過多考慮到經銷商如何生存的問題,更多只是想嫁接經銷商的資源,經銷商的代價是很大的。

1、企業快速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重合同、守信用;

2、我們要實實在在地幫助客戶去解決賺錢的問題。

跟大家分享一件挺感動的事。

我們2019年開始布局西北、東北市場,招優質客戶的可能性特別小。大商不願意和我們合作,小客戶資質不夠。我們帶著內蒙的親戚朋友到全國各地去做大窯,有的十萬塊起步!

那時候一幫兄弟開玩笑,到哪兒都說,「我們大窯這個生意投資小見效快,一車大窯三萬塊!」,那時候,經銷商沒有業務員,廠家經理就陪著經銷商開店、送貨、做活動。

有幾個經銷商,三四年的時間把兩三百萬的外債還上,走在大街上挺自豪;大窯這兩年做了特別牛的事——扶貧,給一群人解決了生計問題。

我們不輕易觸碰經銷商的利益,尊重他們也很重要。

不能罔顧道德

第一,經銷商選擇一個新品不要只看政策,要看產品本身的機會點和生命力。

第二,應該看廠家服務能力,有沒有能力提升經營水平,是否有好的工具和方法幫你掙錢。

第三,看看這幫兄弟的人品行為行不行,格局小、吃拿卡要、愛小便宜,大家最好不要合作。

大窯的核心團隊培養雖然慢,全部是我們內部培養提拔,能力不一定很優秀、很出色,但價值觀是一樣的。

做新品就得用新團隊。用人的時候,尤其用市場銷售端,大家基本的道德準則一定要作為企業首位,也代表企業的形象。這樣是對客戶最好的保護,做新品這個事兒才有可能成功。

立標準、樹標杆、打造良好團隊作風、實實在在為客戶服務,這是大窯的初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45b27cdc6eac2f3f37a913fc864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