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重回「雙攝」時代?這何嘗不是一種進步

2023-12-18     三易生活

原標題:智慧型手機重回「雙攝」時代?這何嘗不是一種進步

如果有關注前幾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你可能就會知道,智慧型手機產品此前曾經有過一段盲目追求「多攝」的時期。

當時在旗艦機型上,廠商們可能會配備實打實的四顆、甚至是五枚攝像頭。它們之中可能有四顆負責接力變焦,還有一顆專門用於增強虛化效果,或是捕捉額外的光線強度信息、或是專門拍攝微距照片。

與此同時,在同世代的許多中端、甚至是入門級機型上,也可能會看到四到五個「後攝開孔」。它們之中可能有一個還行的主攝,一個小底的超廣角副攝,再加上諸如「虛化鏡頭」、「微距鏡頭」、「人像鏡頭」等。

當然,大家現在都知道,這些其他的攝像頭早已被鄙夷為「湊數」配置,屬於廠商缺乏誠意的體現。但很多朋友可能都沒想到,如今各大手機廠商又做出了怎樣的轉變。

2023年12月,iQOO方面發布了他們的新機、iQOO Neo9系列的外觀預熱。如果有仔細觀看就會發現,它在後攝部分有一個相當值得玩味的設計。

具體來說,iQOO Neo9的後攝模組有著至少四個「開孔」,其中包括一個LED補光燈模組,以及疑似三枚後攝鏡組。但在此基礎上,iQOO Neo9系列卻明顯採用了一套「雙攝」的外觀,將尺寸最小的那個後攝開孔進行了低調化處理,使得其整體看起來更像是「只有雙攝」一樣。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將目光投向整個市場會發現,這種「明明有著三攝、甚至四攝」,卻刻意將部分後攝造型「低調化」,從而讓手機看起來更像是「雙攝」的設計思路,如今似乎並非是個例。

比如目前在realme的一些機型里,就可以看到廣角主攝單獨占據一個「孔位」,然後另外兩顆小尺寸後攝擠在一起「假裝」一顆後攝的設計。

又比如在紅魔遊戲手機9 Pro+上,其實配備了三枚後攝,但其中一顆攝像頭的開孔被低調地藏在了補光燈模組的下方,在視覺「存在感」上明顯要弱於散熱風扇上方的兩顆「大後攝」。

vivo S18

iQOO Z8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機型乾脆就只採用了「後置雙攝」的硬體架構,而且在造型上對此也並不避諱,讓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出它們「有且僅有」兩顆後置攝像頭。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方面,前面有提到曾經那些非旗艦機型上濫用「湊數攝像頭」的做法,的確已經對消費者帶來了一種非常壞的印象,所以可以看到,現在幾乎已經很少再有中端機刻意去「蹭」後置超多攝的熱度了。因為消費者畢竟是有記憶的,在吃過「湊數多攝」的虧之後,自然就會對類似的設計敬而遠之。

魅族21用2億像素主攝承擔廣角+長焦,實測效果也不差

另一方面來說,大家可能都知道,現在許多中端機型的的確確在「廣角主攝」的硬體配置上,有著很大程度的強化。而這些1/1.56英寸、甚至1/1.49英寸、源自曾經旗艦機的主攝模組,它們客觀上也賦予了中端產品不算太差的「算法變焦」、「快速對焦」,以及「人像虛化」能力。

說得更直白點,就是因為新的主攝方案太強,導致以往非旗艦機所配備的那些小底獨立長焦、小底獨立微距、小底人像輔助副攝方案,在功能層面已經變得完全沒有必要了。

當然,從成本控制的角度來說,當手機廠商「不約而同」地摒棄非旗艦機上的後置超多攝時,這實際上也確實是一件大好事。因為它意味著廠商節約了更多「不必要」的開銷,可以將成本用到更有利於用戶體驗的地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1e6089f787ed8194e2ce0a195ad32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