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王國維沉湖自盡,現場狼狽不忍直視,百字遺書最是誅心

2023-05-01     奇趣談史

原標題:1927年王國維沉湖自盡,現場狼狽不忍直視,百字遺書最是誅心

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挫折和苦難,有些人能夠調整心態跨過一道一道的坎坷,但也有很多人因為找不到心理的安慰,所以只能選擇極端的方式結束充滿絕望的一生。王國維就在經歷了喪子、國難和好友的仇視之後一度絕望,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至於到底哪個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沒人能斷定,或許每一件事都像稻草一樣重重的壓在他的身上;而最後的那根稻草或許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王國維選擇投湖自盡的時間也沒有講究,日子也是風和日麗的一天,但他就是突然找不到繼續生活下去的動力了。

於是他選擇毅然決然的將自己的生命就此終結,或許那也是當下他還能做出的唯一選擇。等到被人發現打撈起來時,他的身體早已僵硬,而全身上下留下的也只有一紙百字遺書。遺書中他妥帖安排了自己的後事,也闡明了自己對生活的再無希望,一字一句,殺人誅心。

王國維出生於19世紀七十年代,當時的中國已經處於近現代的交界處了,而中國整體的社會環境更是複雜多變。王國維的家族是書香門第,所以他自幼也耳濡目染,接受到了很好的封建時代的教育。而封建時代不管什麼家族,科舉及第總歸是終極目標。

王國維自然也不例外,在1892年就參加了科舉考試,而一次就考中了秀才;後來便是一直在求學路上顛簸。適逢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中國岌岌可危,而同一時間則也有很多的西方思想傳入中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國維也逐漸接觸到了很多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對新學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於是在1898年,王國維去到了上海求學,在上海他結識了日本老師並開始學習日語,這也為他此後去往日本留學打下基礎。

從日本留學完的王國維開始走上了翻譯國外著作、發表著作和講學之路,對教育學、美學、文學、哲學、科學等多個方面都有他自己的理解。文學方面有著名的《人間詞》和《人間詞話》,二者相輔相成、互相印證。而《人間詞話》中談到的三種境界更是到現在還為人所用。

而他在史學方面的成就主要囊括在了《觀堂林集》,其中在甲骨文和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等方面的研究王國維都有很大的貢獻。而至於哲學方面,王國維可以被稱作中國國內哲學學科的奠基人。

王國維在經過清華的多次邀請後,終於於1925年答應去學校擔任講師。而由於他學識淵博且見解獨到,所以往往有很多學生甚至老師經常去找王國維詢問和探討問題。

其實這樣的生活雖然平淡,但是教書育人、研究學問對於王國維來說就是天倫之樂了。只不過變故發生的太快,他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這樣的生活,多方面的打擊便接踵而至。

首先是早兩年就爆發的國難問題。由於馮玉祥等人發動的政變讓本就不堪一擊的清朝廷變得搖搖欲墜,而對王國維來說,骨子裡還是封建的,守護清王朝也被當做他的目標。隨之而來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更是給了王國維這樣的人當頭一棒。

而禍不單行,王國維的兒子也在此時因病去世;對於父母來說,兒女健康平安莫過於就是最大的安慰了。所以兒子的離世對王國維來說是極大的心靈創傷。羅振玉是王國維的好朋友,同樣也是他兒子的老丈人。

本來王國維和羅振玉二人的關係十分要好,此時卻因為誤會而讓羅振玉對王國維產生了仇視心理。王國維就這樣被平白無故的被冤枉,還收到了滿是怨恨和責怪的一封絕交書。這對於當時的王國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行為。

接二連三的打擊對王國維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負擔,所以他在處理完手中的事情後決定散散心。當天是1927年6月2日,王國維早上起來時並沒有什麼異常,也照舊的吃了早餐,還到了辦公室完成了對學生試卷的評定工作。

都說人忙起來了就會暫時忘了很多事情,所以也可能是王國維忙完了手中的事情,一下子思緒放空又想到了很多傷心事。王國維突然覺得心裡堵得慌,想要出去散散心,但囊中羞澀,他還是向一位同事借了車費錢和門票錢才孤身一人前往頤和園。

王國維喊了一趟黃包車,而他進入頤和園的時候還給黃包車師傅說等著自己;可能直到這時王國維還沒有到最極端的地步。進入頤和園後風景秀麗,王國維點燃一支煙,等到香煙燃盡,他的生命也被宣判走到了盡頭。

只不過,他選擇了自己結束自己的一生,這也是他還能作出的僅有的選擇罷了。等到有人發現再將他打撈起來時早已為時已晚,只有一具僵硬的屍體和藏在衣服口袋中的百字遺書。

遺書中寫到了他厭倦了自己屈辱的一生,只希望通過死亡來了卻這一切;此外對於自己的後事安排一切從簡,書籍、財產等物也作了妥帖的說明。遺書中能看出他對社會的失望,同樣有對自己孩子的關愛,唯一沒有的是求生的希望。

當時的社會各界對王國維的死因有很多種猜測,但真正的原因想必只有當下那一刻的王國維知道。究竟是什麼成為了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又是什麼,讓他逐漸對這個世界失去期待。

王國維的死對當時的社會各界來說都大為震驚,同樣是很大的損失;但對王國維來說,或許真的只有這樣才是解脫。畢竟一個受盡了舊的教育、舊的思想、蓄了大半輩子辮子的人在光怪陸離的新世界是真的很難找到生存下去的意義。

但王國維雖然去世了,但他留給後世的各方面的知識卻會永久的保存和傳承下去。他的各方面學術研究都給中國的民族文化等領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這些印記組成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後世的學者也將會對他的貢獻心存感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0af1b095a66d4fc199906da2ebcb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