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與軍方,快要撕破臉皮?烏克蘭內部,危機已達臨界點
在普京政府宣布控制盧甘斯克全境之後,俄烏戰局再次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與此同時,利西昌斯克等一系列戰場的失利,也讓烏克蘭內部原本暗藏的危機逐漸顯現,並且已經到達了一個臨界點。
近日,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烏克蘭現任總統澤連斯基與烏克蘭政府軍領導層爆發激烈分歧,雙方就烏軍方擅自將動員兵的徵召和調度權利收歸己有一事發生了爭吵。澤連斯基隨後公開表示自己對烏軍領導感到失望。
事實上,這並不是澤連斯基與烏軍領導層第一次在軍事問題上發生分歧。在此之前,澤連斯基就在蛇島問題上,獨斷專行地要求烏軍抽出為數不多的兵力去進攻蛇島,結果數次進攻均以失敗告終,不僅造成了數十人的傷亡,連負責指揮作戰的烏克蘭海軍航空兵副司令伊戈爾·貝扎伊上校也在作戰中陣亡。
此次雙方在動員兵問題上爆發爭吵,也是因為澤連斯基在烏克蘭國內進行無限制動員,並在動員兵部隊缺乏訓練和裝備的情況下就擅自將其調往到前線填充戰線。這種無限制動員的行為嚴重影響到了烏克蘭作為國家的正常運行能力,送往前線的動員兵也會蒙受大量無意義的損失。
澤連斯基之所以會作出一系列有違軍事常識的決策,是因為他要用烏軍在前線的表現換取西方國家的支持與援助,讓西方國家認可烏克蘭的利用價值。但從烏軍領導層的角度上來說,澤連斯基的一系列決策只會惡化當前戰局。為了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烏軍總參謀部只能出台規定將部隊的調動權收歸己有,避免總統隨意「微操」。
在烏軍領導層看來,自己的決定是在避免烏軍遭受更大的傷亡,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但在澤連斯基眼中,這個決定會動搖自己的統治基礎。因為澤連斯基雖然憑藉著俄烏衝突一躍成為戰時總統,集烏克蘭軍政大權於一身。
然而,這並不代表澤連斯基有突出的領導天賦和才能,他本人從某種意義上講依然只是一個滿足西方宣傳要求的「網紅總統」罷了。既然是網紅,那就總有被替代的可能。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澤連斯基只能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權力,彰顯自己的統治力,以此博得西方國家的好感與支持。
此時烏軍領導層作出限制總統調兵的規定,無異於是在質疑澤連斯基作為總統的能力,影響到西方國家的支持。而一旦失去了西方國家的支持,那澤連斯基作為總統的日子可能也就到頭了。這也是為什麼澤連斯基會如此憤怒,甚至會公開抗議了。
當然就算烏軍繼續支持澤連斯基,這位烏克蘭總統也很難稱得上是「未來可期」。因為烏軍領導層的態度並不能代表烏軍整體的態度,在前線戰局不利,烏軍節節敗退的當下,澤連斯基犧牲烏軍換取西方支持的做法只會引起烏軍前線部隊的不滿。
而這種不滿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並爆發,那西方國家或者烏軍領導層再怎麼支持澤連斯基,恐怕也很難有挽回的餘地。屆時,俄烏衝突很可能會以一種出乎意料但又情理之中的方式迎來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