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行為同責同罪同罰

2024-11-05     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11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作關於人民檢察院行政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指出,行政檢察工作進入發展快車道,2019年至2023年檢察機關辦理行政檢察監督案件47.9萬件,是前五年的2.6倍。

今年1月至9月,共辦理行政檢察監督案件15.9萬件,其中行政訴訟監督案件5萬件、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案件1.4萬件、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反向銜接案件9.5萬件。

依法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

行政訴訟監督是行政檢察工作的重心。近年來,當事人不服法院行政生效裁判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案件明顯增加。

報告指出,2019年至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8.7萬件,是前五年的2.9倍,年均上升22%;今年前9個月受理1.8萬件,同比基本持平。

2019年1月至今年9月,依法提出抗訴、再審檢察建議2781件,法院已審結1393件,其中改判、發回重審、調解及和解撤訴1041件,改變率74.7%。最高檢向最高法提出抗訴59件,法院已審結28件,改變率89.3%。

檢察機關依法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重點加大對亂作為、不作為這一類「事」和「行為」的監督。

報告指出,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對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發現的行政行為在事實認定、證據收集、適用法律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依法提出檢察建議7.4萬件。

報告顯示,檢察機關推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雙向銜接。

2023年以來,依法督促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272件,起訴行政執法人員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犯罪1473人,防止以罰代刑;對被不起訴人應受行政處罰的提出檢察意見22.7萬人,防止當罰不罰。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報告顯示,檢察機關辦理涉企行政檢察監督案件4.3萬件,實質性化解涉企行政爭議5889件。

2023年以來,最高檢部署開展「檢察護企」、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等專項行動,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聚焦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監管執法等重點領域,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應勇在報告中介紹,某法院經行政機關申請,查封某公司名下估值60億餘元的25宗土地使用權,明顯超過應繳納款項數額。海南檢察機關受理監督申請後,依法督促解除超額查封的估值約33億元的17宗土地使用權。

報告強調,檢察機關將深入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以行政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實行同責同罪同罰。

妥善處理弄虛作假婚姻登記問題

報告指出,最高檢會同最高法、公安部、民政部出台意見,指導各地妥善處理冒名頂替或者弄虛作假婚姻登記問題,推動處理類案2068件,移送犯罪線索118條。

據了解,姚某與「莫某」登記結婚,次日「莫某」攜彩禮失蹤。姚某以被騙婚向公安機關報案,因證據不足未予立案;向民政局申請撤銷婚姻登記,因無脅迫情形不予受理;以莫某為被告先後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申請宣告婚姻無效,因莫某系被他人冒名、與姚某並無婚姻登記,均未獲支持;以民政局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申請撤銷婚姻登記,因超過起訴期限不予立案,後上訴、申訴均被駁回。其間與另一女子「成家」,領不了結婚證,生育兩子上不了戶口、無法正常就學。福建檢察機關受理監督申請後,確認姚某遭遇騙婚,建議民政部門依法撤銷婚姻登記,並督促公安機關立案,「莫某」終落法網獲刑。最高檢將此案作為指導性案例發布。

深化行政檢察改革

報告表示,檢察機關將適應深化行政案件級別管轄、集中管轄、異地管轄改革,優化上下統一、橫向協作、總體統籌的一體履職機制,切實提升行政檢察履職效能。

省級以上檢察院帶頭辦理有影響的行政檢察案件。規範落實上級檢察院統一調用轄區檢察人員辦案制度。健全內部法律監督線索移送機制,將涉及行政處罰、行政審判等問題線索向負責行政檢察的部門歸集。完善行政檢察與行政執法、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協調聯動機制,推動執法司法數據信息互聯互通,深化行政爭議協同化解。對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的公職人員涉嫌違紀、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線索,依法依規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e39085aace285d3a407213ed68cc8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