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縣農商銀行:聚焦三農服務實體經濟,全力推進服務規範

2019-10-31     聊城新聞網

今年以來,莘縣農商銀行以「行業規範建設年」工作為抓手,堅守金融初心和使命,加大重點領域服務支持力度,多措並舉,不斷改進服務質量和標準,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堅持回歸本源,傾力服務三農市場。一是創新實施信貸「30大品牌」工程。全面推廣「信e貸」「魯擔惠農貸」「擁軍貸」「商譽貸」「社保卡快貸」等特色信貸產品,為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客戶,量身定做信貸產品,實現客戶信貸需求全覆蓋。二是搭建信息科技平台系統。持續優化「我的客戶平台」系統,建立客戶信息電子檔案,運用大數據實施精準營銷。目前,已為全縣21萬家庭住戶建檔立卡,為94萬人建立大數據信息檔案。三是全面實施「整村授信」活動。以線上數據與社保卡信息採集為依託,以集中評定為手段,以「信e貸」為突破口,圍繞存款攬儲、社保卡發放、智e通營銷及去折用卡等重點零售業務,紮實開展「整村授信」活動,推進轄內農戶100%建檔,有效借貸主體100%授信的工作步伐。至8月末,已完成整村授信村莊174個,授信戶數7806戶,金額4.38億元。

紮根服務小微,做好企業「貼心管家」 。一是推行「無縫隙」服務模式,根據民營小微企業生產、銷售周期和行業特徵,合理確定貸款期限、還款方式,避免貸款在同一時間集中到期而引發企業資金緊張的情況;對於流動資金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的民營小微企業,提前開展貸款調查與評審,符合標準和條件的,依照程序辦理續貸,降低貸款周轉成本,實現還貸、放貸同步的「零間隙」銜接服務。二是推廣「無還本續貸」方式,對新增企業客戶,以「循環貸」的方式把授信期限延長至3年,給予企業建設、生產空間,緩解其償還本金的壓力,保證了生產經營的正常開展。至8月末,共累計辦理續貸業務13戶,金額達2.1億元。三是主動減費讓利,嚴格執行「七不准」「四公開」要求,完善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提高貸款定價科學性和透明度,注重為企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在落實收費減免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減費讓利,合理設定貸款利率,切實鞏固清費減負成果,降低民營小微企業融資綜合成本。

深耕普惠金融,聚力融入鄉村振興。一是推動金融服務樣板村建設,加強政銀合作,實施「一村一策」建設模式,發揮24名金融副鎮長(副主任)和60名金融助理在開展金融服務、信用工程建設等工作中的模範帶頭作用,為鄉村振興樣板村建設全面提供綜合化、差異化和個性化金融服務。目前,已打造省級樣板村1個,市級樣板村1個,縣級樣板村28個,創建儲備樣板村74個。二是開展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活動。以深化提升普惠金融為抓手,積極對接縣農業農村局、鎮政府、大型育苗合作社等,開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普惠金融發展」主題系列活動,深度融入鄉村振興各領域和環節,更好地滿足「三農」、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的金融需求。三是積極投入全省「千名幹部下基層」「萬名幹部下基層」工作。主動對接「千名幹部下基層」服務隊,參與服務隊制定的村莊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規劃,提供綜合化、差異化和個性化金融服務。選派3名中層優秀幹部,參與「萬名幹部下基層」工作,融入鄉村振興服務隊、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奔赴到鄉村振興最前線、新舊動能轉換主戰場,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服務群眾。四是全力做好金融扶貧工作。創新推廣「扶貧專干貸」貸款產品,積極對接村級扶貧專職幹部,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全力助力人才振興;探索「企業+銀行+貧困戶」扶貧模式,提高對優質企業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優惠力度,搭建貧困戶與優質龍頭企業之間合作橋樑,以產業扶貧和就業幫扶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至8月末,累計發放各類扶貧貸款4648筆、3.71億元,幫扶帶動貧困人口4327戶、11091人。(通訊員 蔣洪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S5AIm4BMH2_cNUghi6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