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重返職場,寶寶易變睡渣,4個技巧助寶寶積極應對分離這道坎

2020-05-03     墨仔媽媽育兒


七七是一個5個月大的寶寶,她的媽媽馬上就要重返職場,在這之前,七七的吃、睡主要由媽媽來負責,爺爺奶奶只負責給大人做飯,偶爾和七七互動玩一玩,現在媽媽遇到了一個難題:純母乳喂養的七七一直都是媽媽奶睡和抱睡,爺爺奶奶試著哄睡過,七七完全不配合,哭著鬧著不睡,一定要媽媽奶睡才能睡著,可是媽媽很快就要去上班了,白天的哄睡怎麼辦啊!

七七媽媽的困擾並不是個例,很多職場媽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陪伴寶寶的時光總是那麼快,一眨眼6個月就結束了,縱然萬分捨不得,但依舊要堅強的重返職場,為寶寶的口糧奮鬥。

緊接著,一些現實的問題就會接踵而來,比如飲食方面,職場媽媽可能需要辛苦的背奶,育兒理念方面,老人全權接管寶寶,必然會產生一些衝突,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寶寶的睡眠。


媽媽即將重返職場,寶寶的睡眠會面臨3個挑戰

1、無法適應新的哄睡方式,導致入睡困難

這個問題多出現在媽媽獨自帶養寶寶、或者一直使用奶睡的方式哄寶寶入睡的情況,當媽媽上班以後,其他代養人在哄睡的時候,寶寶會哭鬧不止,入睡變得很困難,可能需要花費很久才能哄睡成功。

2、出現夜醒頻繁的情況

很多媽媽上班以後會發現,原來夜醒只有1、2次的寶寶,突然夜醒6、7次,特別頻繁,每一次夜醒寶寶並不是真的飢餓了,如果媽媽給奶安撫會發現寶寶也只是嘬兩口就睡著了。

如此多的夜醒,媽媽一晚上基本就沒合眼,第二天還得早起上班,真是疲憊不堪啊。

3、夜晚入睡前抵抗哄睡

有的媽媽發現,夜間自己哄睡寶寶的時候,不像之前那麼順利了,寶寶會出現抵抗哄睡,哭鬧打挺的情況,明明已經到了常規的入睡時間,也出現了睡眠信號,但就是很難哄睡。


寶寶的睡眠為什麼會出現波動呢

1、寶寶接觸的帶養人太單一

如果寶寶從出生到6個月之間,一直都是媽媽一個人帶養,那麼寶寶就只習慣和媽媽在一起,媽媽如何給寶寶喂奶、如何給寶寶哄睡、如何和寶寶互動,是寶寶唯一熟悉的規律。

然後6個月之後,媽媽要重返職場,突然換成爺爺奶奶來照顧寶寶,從帶養人到帶養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陌生到熟悉是需要過程的,這對寶寶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所以即便使用了同樣的哄睡方式,比如抱睡,哄睡人突然換了,寶寶依然是不接受的,哭鬧著要求換回熟悉的人。

2、媽媽的哄睡方式太單一

如果寶寶從出生一直都在單一的哄睡方式下入睡,比如抱睡、奶睡、搖睡,每次入睡都是媽媽抱著搖著晃著,或者直接使出終極大招:奶睡,那麼寶寶的睡眠聯想就會很單一,這種單一不僅是哄睡人的單一,還是哄睡方式的單一。

越單一,依賴性越強,介入新的方式就越難。

3、分離焦慮引起的睡眠倒退

6個月,這個時間點很敏感,恰好是寶寶分離焦慮開始的時候,寶寶們要開始直面和媽媽不是一體,終會分離這個現實了,害怕、恐慌、焦慮的情緒不斷縈繞在他們那還不完善的小腦袋中。

分離焦慮在這個年齡第一次達到頂點,當嬰兒們過度疲勞的時它還會被放大,在睡覺的時候,孩子可能會為了和你在一起儘量抵抗睡意,還會為了能看到你更頻繁的醒來。-------《嬰幼兒睡眠聖經》

白天寶寶總看不到媽媽,直到晚上臨睡覺前,媽媽終於回來了,寶寶的心裡很激動,即使已經很睏了,但依然要努力保持清醒,多看看媽媽,晚上睡著以後,在每一個睡眠周期轉換的時候,又想到白天看不到媽媽的情形,趕緊醒來確認媽媽在不在身邊。

一切不想入睡、半夜醒來的惱人舉動,其實只是寶寶在確認媽媽在哪裡、有沒有消失,這麼一想,是不是有點心酸呢?

同樣,媽媽也會有分離焦慮,因為要和朝夕相處的寶寶分開了,不由得擔心上班以後寶寶能否吃好、睡好,這種焦慮的情緒會感染到寶寶,進而加深寶寶的焦慮。

上面這三個原因中,第一個和第二個並不是普遍的,比如有的家庭是媽媽和老人一起照顧寶寶,平時老人也會負責喂奶、哄睡,那就不會存在「單一」這個問題,但分離焦慮這個原因卻是必然會出現的,它是嬰兒心理發展的必經過程,不論哪種帶養方式都逃不開(除非媽媽從來不帶孩子)。


媽媽提前規劃、平穩過渡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媽媽在重返職場之前,一定要提前做準備,千萬不要臨時抱佛腳,比如下周要上班了,這周才把老人找來幫忙,嬰兒對於突然的改變是很敏感的,所以,建議媽媽們,至少提前一個月進行過渡,慢慢調整,具體來說,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其他帶養人需提前介入寶寶的生活

一般情況下都是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接替媽媽的育兒工作,如果之前老人一直是和媽媽一起帶孩子,那這一點就不需多慮,但如果一直是媽媽一個人帶養寶寶,然後再交接給老人的這種情況,就一定要重視這一點,提前介入包含2個方面:

  • 與寶寶建立多個穩定的情感聯結

雖然寶寶會進入分離焦慮期,但是只要在媽媽離開的時候,其他帶養人能夠提供穩定的、高質量的陪伴和照顧,是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

只要嬰兒的替補照料者能夠提供情景穩定的照料,嬰兒就能和多個照料者建立情感聯結。-----《發展心理學》

情感的培養是需要時間的,所以老人應該提前介入媽媽和寶寶的生活中,逗寶寶玩啊,和寶寶說話啊,混個臉熟,讓寶寶知道即使媽媽不在,也會有人悉心照顧自己。

  • 熟悉寶寶的生活作息習慣

寶寶需要有規律的、有計劃的作息安排,什麼時候吃奶、什麼時候睡覺、清醒的時候需要做哪些大運動訓練,這些細節操作所形成的的秩序會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安全感,如果換了人,打亂了這些規律,該睡覺的時候還在使勁兒的玩,該吃奶的時候又犯睏了,寶寶就會混亂,進而引發情緒上的焦躁不安。

所以,建議媽媽把寶寶的作息規律安排進行詳細的交接,這裡可以分享一個媽媽的聰明做法,她在一張大白紙上將寶寶的吃、玩、睡的時間、內容寫下來貼在客廳的牆上,這樣每個人都可以一眼看到現在這個階段該做什麼事情,避免出現混亂。

2、逐步改變哄睡方式

媽媽重返職場後,夜間的哄睡是可以繼續由媽媽負責的,這一覺也是彌補寶寶白天看不到媽媽的好機會,白天小睡則由老人全權負責。

  • 如果媽媽以前是抱睡、搖睡的方式哄睡,那麼就暫且讓老人按照這樣的方式繼續哄睡,不必強求自主入睡等睡眠引導,這對老人來說很困難。
  • 如果媽媽以前是奶睡的方式哄睡,可以退而求其次,降低為抱睡、搖睡,由媽媽自己來執行,一步步進行吃睡分離,戒除奶睡,再由老人按照抱搖的方式哄睡,這樣做會將寶寶的哭鬧程度降到最低,不過有的寶寶適應性很好,不需要戒除奶睡這一步,老人直接抱搖哄睡也能睡著,媽媽可以嘗試一次,看看寶寶是否能接受抱搖哄睡。


3、媽媽下班以後要確保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分離焦慮引起的睡眠倒退的本質原因在於:寶寶以為媽媽消失了,產生了焦躁不安的情緒,抵抗睡眠保持清醒來確認媽媽的動向,所以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媽媽下班以後要彌補寶寶白天的情感缺失,讓寶寶獲得安全感,具體可以這麼做:

  • 下班回家後第一時間擁抱、親吻寶寶,和寶寶打招呼,說自己下班了回來了,很想念寶寶,要知道開門的那一刻,寶寶的期待就是看到媽媽,所以媽媽不要拐彎先去做別的事情,其他事情都可暫緩。
  • 把握好夜間入睡前的親子互動時間,也就是把睡前流程這個環節做紮實了,媽媽吃完飯以後就可以專心陪伴寶寶了,洗澡、按摩、喂奶、和寶寶說話,不要吝嗇說「想寶寶、愛寶寶」這樣的話,通過媽媽的語言、撫摸、情緒,寶寶是可以感受到媽媽的愛,這樣半夜就不會總惦記著要醒來看媽媽在不在了。
  • 休息日的時候,媽媽可以多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這個遊戲是幫助寶寶建立客體永存概念、應對分離焦慮的好辦法。

4、正確處理寶寶的頻繁夜醒

因為分離焦慮的影響,寶寶會在半夜頻繁醒來查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對於媽媽來說卻造成了困擾,這段時間的夜醒建議這樣處理:

媽媽要區分寶寶的夜醒是飢餓還是求安撫,寶寶醒了以後,媽媽先看看手機確認是否是常規的夜奶時間,如果是那就喂奶,如果不是,就先不要喂奶,而是採用撫摸、輕拍或者是抱搖的方式安撫寶寶繼續入睡。

如果媽媽實在疲憊,沒有精力安撫寶寶,就想直接塞奶讓寶寶快點睡過去也沒有關係,這種睡眠倒退並不會一直持續,會隨著寶寶分離焦慮期的度過而減退,但有可能會出現的結果是形成一兩次習慣性夜醒,一醒就要吃奶,所以媽媽自己去衡量,怎麼做是自己可以接受的。


【墨仔媽媽寄語】

職場媽媽真的很不容易,寶寶也得顧慮,工作也得顧及,重返職場對於寶寶和媽媽雙方都是一個挑戰,寶寶捨不得媽媽,媽媽當然也捨不得寶寶,這是第一次分離,媽媽希望看到的是,寶寶能夠繼續吃得好睡得好,老人也不會遇到太大的挫折,所以,提前規劃、提前過渡是有必要的哦。



我是嬰幼兒睡眠顧問墨仔媽媽育兒,專注分享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喂養知識,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及轉發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9Vu3nEBnkjnB-0zXdI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