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100天「轉正」,零跑要盈利了嗎

2023-10-18     汽車商業評論

撰文 / 溫 莎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師 超

2023年,造車新勢力已經告別了群雄逐鹿和熱錢翻湧的最初階段,進入了更加理性的焦灼期。

經過了向死而生的淘汰賽,造車新勢力格局逐漸顯露。1月開始,在汽車商業評論的榜單中,除了理想,蔚來,小鵬,零跑、哪吒和創維外,再沒有新人的影子,參賽者已經十分固定。在解決了活下來的問題之後,接下來就是誰能活得更好。

銷量之外,盈利已經成為新勢力品牌們在淘汰賽階段的下一道必答題。

年初的一份榜單中,特斯拉以單車利潤9711美元一騎絕塵,比亞迪則以1466美元的平均單車利潤成為「最賺錢」的中國車企。8月,理想公司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的財報,宣布已經盈利的喜訊。

他們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新能源汽車也可以賺錢。

通過突破性的技術進行產品創新,以優異的成本控制能力實現降本增效,實現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控,銷量增長帶來穩健的規模,充足的資金和穩定的供應鏈能力,是新能源企業盈利的先決條件。

如今,又一家企業展現出了潛力股的姿態。10月16日,零跑汽車披露2023年三季度財報。公告顯示,期內,公司毛利率首次轉正,為1.2%,提前達成毛利轉正的目標;單季銷售收入56.56億,同比增長31.9%,實現銷量44325台,同比提升24.5%,雙創季度新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持續流入。

2022年上半年,零跑汽車毛利為-26%,2022年下半年為-8.1%,2023年上半年為-5.9%,經過了一整年的毛利率同、環比持續改善後,零跑再次迎來了一個里程碑的時刻,毛利轉正意味公司開始有自我造血能力,走入了下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這一天,比零跑計劃的「年底前」,早了100天。

復盤零跑汽車一路走來,始終堅持全域自研,及時推出增程產品,迎來銷量增長,最終毛利率轉正,零跑汽車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進入了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如今,零跑汽車離公司盈利的目標又靠近了一步。

全域自研,零跑的護城河

價格戰已經打了整整一年。

特斯拉鳴響了第一槍後,武漢率先掀了燃油車的桌子,戰火緊接著延伸至國內整個汽車行業。殘酷的競爭中,無論是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還是新勢力紛紛選擇掉血求人,不同程度的出現毛利下降。

就是在整個行業利潤向下的大背景下,零跑逆流而上,背後是全域自研帶來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規模化優勢。

作為目前中國造車新勢力中唯一具備全域自研自造能力及垂直整合度最高的智能電動車企,零跑已實現了整車成本70%的自研自造能力;除電芯、內外飾外購,底盤、汽車電子電器為自研及外包生產外,其他所有零部件均為自研自產。

「零跑每一個電驅動都是自己設計製造的,包括所有的控制器、車機儀表以及智能駕駛的所有核心零部件。如果有20萬台以上的規模,我們覺得所有零部件在成本結構上都會比別人有優勢。這20萬的成本,我們核算過,占整車BOM成本的70%,如果有10%的毛利,意味著零跑比別人有7000元的優勢。」

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表示,從2022年8、9月份開始,零跑就開始意識到成本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並著手開始優化調整,「零跑電池部門的價值很高,2022年做了11萬多台的電池包,比外購有巨大的好處,哪怕不要10%的差價,電池也有50個億,10%就是5個億,這是它所帶來的好處。」

在成本控制方面,零跑還有著先天優勢。作為跨界造車者,朱江明同時也大華股份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其在網絡互聯、軟硬體結合、嵌入式應用等方面擁有了深厚的累積,一定程度上助力零跑汽車在三電技術、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領域取得先發優勢。

全域自研能力,技術的累積和過去的成功經驗,保證了零跑在市場競爭中領先的產品力與靈活的產品策略,保證了零跑汽車產品的性價比,也保證了零跑汽車先人一步實現盈利轉正。

銷量和財務狀況逐漸好轉的同時,零跑汽車繼續加大研投入。2023年第三季度的研發開支較2022年同比增加17.3%,較2023年第二季度增加15.4%。同比與環比 的增長主要歸因研發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研發人員的增加。

從零跑的選擇看,健康的盈利水平正在支持零跑汽車持續深化自研技術,加速創新和發展的步伐,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押注增程,零跑賭對了

2023年增程市場的火爆是許多人始料未及的。

就在2022年,關於增程市場是否落後的討論還曾掀起過罵戰。但在2023年,消費者就已經用錢包投票了。在增程車型的突飛猛進下,插電式混合動力市場增速飛快。

橫向對比,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增速遠大於純電動。今年1-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37.4萬輛,同比增長39.2%。其中,純電動同比增長26.4%,插電式混合動力同比增長86.9%。

縱向對比,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市場份額也在逐年升高。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插電混動的占比已經從2021年的18.2%升到2022年的25%,今年1-8月已經攀升至32.4%。

提前布局增程產品的品牌,日子過得都很不錯,之前沒有布局的紛紛「加更」。哪吒,創維,阿維塔,啟源,深藍,極石,仰望……新老勢力齊聚增程。有消息人士透露,小米的增程車型也快來了。

從銷量上看,2023年3月11日零跑C11增程版的上市堪稱轉折點。當時,C11增程給出了14.98萬-18.58萬元的價格,增配不加價,重新定義15萬-20萬選車標準。在那之後,零跑不僅一掃1月和2月的頹勢,更在5月首次重回萬台以上,至今保持住了穩定向前的態勢。

9月20日,嘗到甜頭的零跑再發兩款增程版車型,其中C01超級增程版售價定格在14.58萬-16.98萬元,頂配車型售價較純電版便宜3.9萬;C11超級增程版售價定格在14.98萬-17.58萬元的,頂配價格較此前上市的1.2T增程車型再次下調一萬元。

6個月內完成旗下兩款產品的雙動力布局。依靠著成本和技術優勢,零跑在今年洶湧的價格戰中脫穎而出,尤其是在15萬~20萬元的大眾市場中,不僅從中國品牌中殺出重圍,更實現了與合資品牌的「虎口奪食」。

9月,零跑銷量位列造車新勢力第二名,共交付15800輛車,環比增長11.35%,同比增長43.13%,創歷史新高。

在純電動、插混、增程等多元技術路線滲透加快的情況下,零跑汽車審時度勢抓住增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風口完成了又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國內市場逆襲的同時,零跑汽車已經揚帆出海。9月,首次站上慕尼黑車展舞台的零跑汽車,帶來了首款基於LEAP3.0架構的全球車型零跑C10,定位中大型SUV,搭載零跑自研的LEAP 3.0架構,擁有純電和混動兩種動力系統。

以零跑C10為起點,零跑將以全球化標準於2年內推出5款新車。可以期待的是,新車的到來將強化零跑後續產品完善,引領零跑品牌向上並積極開拓全球市場。

產品出海的同時,中國汽車技術也在出海面向全球,零跑汽車能夠提供從零到整的四種技術合作模式:模式一,基於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及周邊控制器的技術共享;模式二,基於電子電氣架構、周邊控制器及電池、電驅的技術共享;模式三,基於下車體整體交付的技術共享;模式四,基於整車級合作的技術共享。

在慕尼黑車展的發布會上,朱江明表示,零跑不僅是整車製造商,還會是核心技術輸出公司,目前正與多家車企洽談技術合作。

第三季度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後。據零跑汽車透露,以目前的訂單量預計,品牌將在第四季度交付再創新高。零跑,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8d4953f5852b59799f86a768b4bdc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