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果出現!匯率跌破145,物價上漲收入下跌,卻反手買118億美債?

2024-01-12     平說財經張平

原標題:惡果出現!匯率跌破145,物價上漲收入下跌,卻反手買118億美債?

最近,日本先是遭遇了較強地震,死亡人數超過了206人。幾乎同時,日本機場發生了兩架飛機相撞事件。但是,這些災難事件與日本在經濟領域的問題相比,恐怕並不算什麼了。進入到2024年之後,在美聯儲並沒有任何動作的情況之下,日元兌美元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殺跌,現在已經跌破了145,最低時達到145.97。

儘管日元匯率在不斷下跌,但是日本還是在近期大舉買入118億美債,這樣很可能會進一步加重日元下行的壓力,這對日本經濟的復甦很不利。除了日元下跌之外,在SWIFT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日元第四大全球支付貨幣的位置被人民幣所取代,現在日元已經跌至全球第五大貨幣的位置。

更讓日本人感到沮喪的是,不久前日本內閣發布修正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日本GDP環比下跌0.7%,年化跌幅達到2.9%。同時,日本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GDP規模也被德國超過,德國GDP現在排名全球第三,而日本的GDP已經退居全球第四。不過,令日本稍感安慰的是,最近日本股市的表現比較強勁,已經突破了34000點大關。

實際上,日元的長期貶值對於日本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前些年,日本央行為了擺脫外貿出口低迷,以及其國內通縮的困境,就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希望刺激日本經濟的快速復甦。資料顯示,日本央行僅在去年全年的貨幣供應量,達到也673萬億,與2022年相比大幅增加了6.4%。

此舉也是直接導致日元匯率持續下行。2021年日元跌幅達11.42%,2022年日元跌幅達到13.91%,到了2023年日元的跌幅為7.51%,還一度跌破151點,最終還是通過兩個月的反彈,勉強使跌幅收窄。

可能很多人會感到奇怪,日元的長期貶值,不是能夠提升日本出口商品的競爭力,這對於日本經濟更為有利,為什麼現在卻會對日本經濟帶來不利影響?對此我們認為:

一個是,本來日本央行是希望通過日元貶值來增加國內商品的出口競爭力。不過,由於日元的持續貶值,這也會增加日本進口商品的成本。要知道,日本國內很多商品都是要依賴於進口。而由於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就會導致日本老百姓減少商品購買需求,這不利於通過國民消費來拉動日本經濟增長。

另一個是,日本本來就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需要通過大量進口原材料滿足需求。而由於日元的大幅貶值,導致日本企業進口原材料的價格出現大幅上漲,這必然會傳導到日本企業生產的各種商品價格上面,最終日本國內物價開始上漲。資料顯示,東京都2023年的核心通脹率高達3.6%,並創下了40年以來最高的通脹水平。

而出現物價上漲的結果,就會讓日本居民減少消費支出。資料顯示,日本家庭每月平均消費為28.29萬日元,在扣除物價上漲因素之後,消費支出同比減少2.9%。實際上,一味地

想通過貨幣持續貶值來刺激出口,拉動日本經濟復甦,結果反而是適得其返。當務之急是,日元匯率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這才是對經濟最有利的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69241088e6bc08e5d2e39bd31462a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