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作者麥可G羅斯金等,舒生整理
從2008年—200年金融危機中復甦的嘗試再度引發爭論:政府應通過加大開支來刺激疲軟經濟,或是實行緊縮的政策以恢復民眾信心?這是一場意識形態的激烈爭論。自由黨和凱恩斯主義者支持前一種觀點並批評歐巴馬政府對此做得不夠。保守黨和哈耶克主義者卻譴責歐巴馬做過了頭。
這場激烈的爭論揭示著政治和經濟之間的緊密聯繫。疫情爆發後,世界各國的反應同樣可以看出經濟與政治的水乳交融。西方國家為了發展經濟,很快放開疫情管控,任民眾「自生自滅」。我國在疫情爆發後,一面實行動態清零,一面又大力保民生保就業穩企業。無論孰是孰非,都有政治經濟學的考量。
政治經濟學是一個古老的有彈性的術語。18世紀末和19世紀的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約翰·斯圖爾特都對什麼是政治經濟學進行了論述。在此過程中,他們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後者把政府、社會和經濟看做一個整體,並揭示政府可以為促進繁榮做些什麼。
近來政治經濟學這個術語已經帶著派性的暗示復活了。激進人士用「政治經濟學」來代替馬克思主義以描述他們對資本主義國家間和國家內財富分配不均的批評。保守主義者使用該詞以試圖返回到亞當·斯密所提倡的純市場體系。我們將避免帶有意識形態的內容,用該詞來意指政治和經濟的交融面。這個交融面非常大。
經濟鞏固了政治中幾乎所有的東西。政治家通過許諾帶來繁榮以獲得選舉勝利,並靠實現這種承諾來重新當選。幾乎所有公共政策的選擇都有其經濟原因,並且這些原因還經常足以導致或破壞政策。
斯里蘭卡政府破產,民眾指責其總統管理經濟不善
不管什麼問題——健康、環境、能源或福利等——都與經濟相關。一些最糟糕的政策往往就是決策者忘了這一基本點的時候制定出來的。經濟政策具有優先性,並且影響著所有的其他政策。每一位政治學家在某種程度上都應同時是一位經濟學家。作為候選人,比爾柯林頓在1992年選舉期間一直提醒自己:「傻瓜,就是經濟!」他是對的,經濟是最重要的。即使在他被彈劾時,繁榮的好年頭依然支撐著他的聲望。低通貨膨脹和低失業率使得多數美國人對柯林頓總統的任期相當滿意。
現在,即使是保守人士,也不會期望政府不干預經濟。每個人都期望政府能夠促進經濟的繁榮,並且如果它做不到這一點的話,選民就會在下一次選舉時對政府進行懲罰。
當前政府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
以上內容整理自麥可G羅斯金等所著《政治學與生活(第2版)》中譯本第16章 政治經濟學部分,雖然其研究對象主要是美國政治經濟學現象,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中看到經濟對政治強大而普遍的影響,也再次印證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正確性、真理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搞現代化建設,可謂深得政治經濟學的精髓。正是長期穩定的經濟發展,使我們從一個一窮二白的社會主義國家,到今天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反觀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雖然曾經主導半個地球的政治格局,但經濟上的失策最終成為其解體的根源,不能不警惕。
- END -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轉載圖文只為交流分享,感謝原創。如有涉及侵權等問題,請告知,我會及時更正。
讀書|思考|感悟
把時間交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