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中國香港電影《智齒》。
片名Limbo (2021)。
《智齒》改編自中國小說家雷米的同名小說,講述警察偵破連環拋屍案的故事。
任凱以警校第一名畢業剛參加工作,就接到這樣一個棘手案件。
他的隊員包含一名工作經驗豐富但剛復職的展哥。
展哥的妻兒被毒蟲王桃撞死,一直對她充滿恨意;任凱飽受智齒折磨,同時缺乏工作經驗,在現場丟失配槍。一系列連環危機下,連環殺人犯也在他們身邊出現,事情朝著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
導演鄭保瑞採用黑白片的方式拍攝,營造出類似《罪惡都市》般的黑暗末世感。
影片首先完成的不是故事,而是美學成就。影片中,寬熒幕的邊緣城市景觀發生了變形,間或出現的魚眼效果搭配移動鏡頭,給人帶來第一人稱視角設計的感覺,靜止時極簡介面又像是個小型迷宮,需要觀眾在混亂中找到焦點。
與彩色相比,黑白畫面中的陰影形成更加強烈的對比,影片充分利用畫面特點,創造了一個更加陰森「地獄邊境」。
畫面單色的光澤拉平了角色之間的距離,降低了暴虐殘忍行為的視覺衝擊力,也拉低了整個世界的底線。
不管文明世界如何繁花似錦,高聳的霓虹燈、熙攘的人群,都和這裡無關,黑白色拉平了整個世界。在這裡,閃爍的霓虹燈、疾馳的高架列車,可以和垃圾遍地的小巷、奄奄一息的普通人同處一個畫面。
英文片名《Limbo》就是「地獄邊境」的意思。
影片不用特指某個地方,因為故事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陰暗角落。
要知道生活中並不是只有光明一面,也有黑暗所在。陽光就會產生陰影,陰影里會有各種罪惡滋生。
在這裡多的是破舊家具、廢棄人體模特、銹跡斑斑的報廢汽車,這些現代社會設施堆砌在城市的邊緣,為社會底層人員提供了一片活動場所。
呈現一個地方的黑暗之處,並不是一種貶低自己對外獻媚的行為,相反是一種很勇敢的行為。心智成熟的人自然能夠分清現實和虛幻,而且不讓拍那些黑暗之處,難道就真的一片和諧了麼。
任凱和很多職場新人一樣,眼高手低充滿理想主義,以為按照規章制度做事就是正確行為。
展哥粗魯、敏銳,偵查手段簡單粗暴,但也工作責任心強,只是有些不那麼循規蹈矩。
兩人目的相同,但理念不同,這就埋下了矛盾。王桃的出現加速了兩人的隔閡,螢幕後身處安全環境中的觀眾估計也會覺得展哥行為有些過頭。
故事後續發展則用事實說話,證明了理論與實踐中存在差距。職場新人除了熟知課本知識,還需要學會隨機應變臨場變通。
故事很有《狗咬狗》的味道,片中的角色身處底層,行事規則並沒有什麼條條框框,唯一標準就是讓自己活下去。
展哥如此、王桃如此,任凱初來乍到並不知道,後來也明白了這個道理。
這些角色在故事發展過程中不斷變化,他們彼此相互施加影響,最終達到一個微妙的平衡。
如果你喜歡驚悚電影,懷念曾經的港片,那麼就不要錯過這部電影。
《智齒》從影片一開始就營造出了非常強烈的沉浸感,成功打造了一個想像中的超現實世界,你會感受到自己正在活著。
這個故事充滿悲涼、悽慘、殘忍和閃光,血腥變態的環境里仍不失人性光輝。
林家棟在影片中有充分的發揮空間,再次證明了自己作為影帝的實力;劉雅瑟證明了自己苦練粵語沒有白費;
李淳表現也中規中矩;池內博之在片中的犧牲不比林家棟小……
《智齒》證明,依舊有一群人想拍電影。
黑暗不止一種,
底層自有法則。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