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醫療行業信心已大增,中國在ADC領域頗具優勢

2023-12-07     紅刊財經

原標題:投資者對醫療行業信心已大增,中國在ADC領域頗具優勢

本刊特約 | 陳晨

大多數投資者青睞領先的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因為它們的產品銷售和對外授權交易都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中國在全球ADC領域的競爭中似乎更具優勢。

自10月底以來,醫療板塊的投資者情緒已明顯復甦。寬基基金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持股比重呈上升趨勢。大多數投資者青睞領先的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因為它們的產品銷售和對外授權交易都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中國醫藥公司在全球ADC領域的競爭中似乎更具優勢。

投資者對醫療行業信心已大增

海外收入較高的CRO公司受青睞

不久前,我們跟超過100名海內外投資者進行了討論會,包括40多家上市公司和私營公司的企業代表。在此次會議中,醫藥企業普遍對行業的增長前景持積極態度,因為他們相信潛在的國內復甦,並看到了全球化帶來的進一步好處。我們還注意到,投資者對醫療保健行業的信心已大幅改善,投資者普遍認為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除了行業領頭羊之外,具有吸引力的估值或催化劑的小公司也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自2023年9月以來,許多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的產品銷售連續改善,儘管仍然沒有恢復到醫療新政措施之前的水平。 但這些公司加強了合規商業化能力和對外授權/合作作為釋放全球潛力的關鍵戰略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製藥公司正在加速從仿製藥向新藥的轉變。 我們預計,2024年及以後,生物技術和製藥行業將出現豐富的臨床和註冊機會。 CRO公司普遍認為,由於全球生物製藥融資疲軟,它們面臨的早期項目需求弱於預期,但後期項目和商業化保持了強勁增長,他們看到客戶的訂單查詢和現場訪問逐漸改善。

醫療新政在7~8月份對藥房和疫苗公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目前這些企業正在復甦,但尚未恢復到新政前的水平。 外科手術數量的連續下降幅度已經縮小,醫院為內窺鏡等手術和治療的醫療設備招標過程恢復良好。 由於潛在的消費復甦、加速的行業整合等的進展,製藥連鎖企業明年的增長將會加速。

疫苗行業受醫療新政的影響較小,但是為了減輕出生率下降帶來的風險,疫苗生產商正在積極探索包括合作、新產品發布和國際化在內的發展策略。

海外收入較高的CRO公司受到青睞,因為投資者認為,它們將從美聯儲可能進行的降息中受益。

中國在全球ADC競爭中一馬當先

有商業化可見度的創新平台是關鍵

另一方面,我們認為中國在ADC領域頗具優勢。

抗體偶聯藥物(ADC)是一類新的腫瘤治療方法,結合了抗體和化療的優勢,在癌症治療領域療效出眾,可以更好地滿足癌症治療的強烈需求,因此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Frost &Sullivan預計到2030年,全球ADC市場規模將達到650億美元(2022-2030年復合年增長率為30%),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96億美元(2022-2030年復合年增長率為74%)。 我們認為中國憑藉在大/小分子藥物領域的豐富經驗,已在全球ADC領域占據有利地位,目前中國已占到全球ADC管線的42%。 未來在這一領域有商業化可見度的創新平台是關鍵。

中國的ADC候選藥物被全球企業廣泛認可,是ADC候選藥物的凈對外授權許可方,其中,25個全球最大的對外授權交易中,有40%是ADC候選項目。

根據我們的追蹤,截至2023年11月,全球有近1000項ADC候選藥品正在開發中,其中42%涉及中國公司,34%涉及美國公司(有部分重疊)。 相比之下,在全球抗體藥物候選者中,36%涉及中國公司,37%涉及美國公司。 中國在ADC候選藥物開發中所占比例高於抗體藥物。

此外,我們發現中國有51%的臨床ADC藥品進入第二階段及以後的試驗,而全球這一數字僅為42%(包括中國)。 因此,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ADC資產已傾向於後期階段。

同時,中國擁有龐大且進展良好的管線,這些資產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認可,全球ADC交易的增加就是明證。

就交易數量而言,自2022年以來,中國已成為凈許可方,當時中國公司有22個對外授權許可交易,到2023年,這個數字已經增加到30個。 2023年,中國已經貢獻了39%的海外ADC授權交易,而2020年只有6%。 我們相信這是一個有希望的趨勢,顯示了中國ADC候選藥物擴大它們的全球足跡的能力。

中國有利的政策有助於加快ADC研發和商業化進程。

自2018年以來,中國一直通過實施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新藥的開發和商品化,我們認為這些政策也支持和加快了ADC藥品的研發和商業化。 在美國,13種獲批的ADC藥物中只有10種獲得了優先審評資格,而在中國,全部7種獲批的ADC藥物都獲得了優先審評資格。 我們認為這表明中國監管機構支持加快ADC商業化,以解決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我們也發現,從2018年到現在,評審(從NDA提交到批准)的平均時間為501個日曆日,而ADC藥物的平均時間顯著縮短為398天。 事實上,僅僅用了284天,中國第一款國產ADC藥物就獲得了市場批准,這表明監管部門正在支持國產ADC生產。 此外,中國也擁有完善的外包服務來支持ADC研發。

目前全球僅15個ADC藥物獲批上市。 為滿足大量臨床需求,療效和安全性更高的新產品預計將持續推出。 但我們認為並非每個候選藥物都同樣具有競爭力,因為ADC需要全面的技術工藝。 我們看好擁有創新ADC平台、同時具備商業化可見度的公司。 此外,我們認為管理層執行力和跨國公司的認可是釋放其全球擴張潛力的關鍵要素。

(作者系瑞銀證券中國醫療行業分析師。本文已刊發於12月2日《證券市場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本刊立場。文中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362759225f341181c794ae8d3d2f9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