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場上單挑和群毆有規則:戰馬不是板凳,林沖的武功比關勝高

2023-11-25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古代戰場上單挑和群毆有規則:戰馬不是板凳,林沖的武功比關勝高

梁山馬軍五虎將的排名有先後:大刀關勝第一,豹子頭林沖第二,霹靂火秦明第三,雙鞭呼延灼第四,雙槍將董平第五。

這個排名顯然不是以個人武功為標準,宋江吳用在確定五虎將名單的時候,也不能不搞一點平衡:如果用小李廣花榮取代呼延灼或董平,那麼其中就有一對大舅哥和妹夫,其他好漢會有意見,甚至會對宋江與花榮的關係說三道四——不管怎麼看,宋江和花榮都不像純粹的兄弟或朋友。

花榮與宋江何時結識,又為何對宋江表現出不合常理的敬畏,這些問題說不清道不明,只好放在一邊不提,咱們還是來看看馬軍五虎將的排名是否公道:馬上林沖,步下武松,林沖的武功比關勝還高,為何在五虎將中屈居第二?

說林沖的武功比關勝高,可能有讀者會提出異議:如果林沖單挑能打贏關勝,為什麼很不講武德地跟霹靂火秦明聯手打人家一個?

林沖確實曾與秦明聯手對付關勝,但這並不能說林沖武功不如關勝,熟悉古代斗將規律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戰馬不是板凳,兩人齊上,真正交手的時候還是一對一。

斗將的傳統,從春秋戰國延續到明朝:春秋時期小兵不可以打戰車上的大將,戰車上大將也不會自降身價跟對小兵下手,他們是兵對兵將對將,敗者逃出五十步就不可再追,勝者有義務替敵人修理戰車;明朝李如松平定壬辰倭亂的時候,雖然已經有了火槍和大炮,但還是曾與一個金甲倭酋單挑。

三國史料中有呂布在長安城下手持長矛單挑郭汜郭阿多,《宋史》中也有岳飛「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黑風大王」的記載。

春秋斗將是車戰,先遠程用弓箭互射,近距離用長戈對啄,漢末開始騎單蹬戰馬用環首刀或長矛馬槊對決,晉代以後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都已發展成熟,騎將雙手得以解放,可以端著馬槊揮舞長刀進行搏戰。

這裡順便說一句:關羽可能沒有青龍偃月刀,關勝戰鬥的北宋時期,偃月刀卻是宋軍制式兵器,宋朝史料(宋史和《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的濟南驍將關勝,手中的兵器確實是大刀。

宋朝的長柄大刀不止一種,北宋丞相級別的曾公亮、丁度等人編著的《武經總要》中至少記載了十幾種長刀,而且有圖有文:屈刀、掉刀、筆刀、太平、定我、朝天、開山、開陣、割陣、偏刀、車刀、七首,其中的掉刀似乎就是三尖兩刃刀,戟刀更像單月戟(雙月刃的才叫方天畫戟,不知為什麼兩版《三國演義》里的呂布,為啥用的都是單月戟)。

關勝的掩月刀有「龍吞口」,所以叫青龍偃月刀也是名副其實。

古代斗將的一回合,指的是兩人在一定距離上催馬對沖,馬頭交錯的一瞬間用刀槍斧棒劈砍或突刺打砸,稱之為「合」,背道而馳再撥轉馬頭對沖,稱之為「回」,一回合就是交手一次。

騎將要靠戰馬的速度來增強兵器的衝擊力和殺傷力,把戰馬當板凳,坐在那裡對刺或對砍,那只能在影視作品中出現,勒馬不動是不可能的。

搞清了古代斗將規律,我們就能想像出林沖秦明雙戰關勝,真正交手的時候,也還是一對一,用長矛的林沖和用狼牙棒的秦明絕不可能並肩齊上,如果他們並馬兒奔,還沒跑到關勝馬前,秦明一掄狼牙棒,就把林沖杵下馬去了。

我們看水滸原著,也會發現是秦明在前,林沖在後,像走馬燈一樣轉著圈開打,林沖和秦明還要小心提防別「撞馬」。

林沖和秦明雙戰關勝,是占了明顯上風的:「宋江看了,恐傷關勝,便教鳴金收軍。林沖、秦明回馬陣前,說道:『正待擒捉這廝,兄長何故收軍罷戰?』」

關勝也知道自己打不過林沖秦明:「我力斗二將不過,看看輸與他,宋江倒收了軍馬,不知主何意?」

騎馬打仗,並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張飛跟呂布打一百回合也不會敗,但是加上一個十分威猛的關羽,也沒能迅速拿下呂布,如果把呂布戰鬥力評定為一百,關羽張飛兩個九十多加起來,也沒有等於一百八九十。

如果說林沖秦明雙戰關勝是一個「瑕疵」,那麼比較而言,林沖後來的戰績光輝,足以將瑕疵抹掉,而關勝被俘投降後,表現得就有些松套了。

如果說關勝打官軍有些留手,那麼破遼國、打田虎、滅王慶、征方臘四次戰役,他表現得不如林沖,可能就是實力的問題了:玉田縣之戰,關勝單挑耶律宗雲,不勝;梁山軍與方貌手下八健將捉對廝殺,關勝戰劉贇,不勝;對戰石寶,宋江說關勝要是追趕就「定遭毒手」。

評價武將戰績,要一分為二,關勝絕不是投降梁山後就變成了「關不勝」,他在四次戰役的戰將數量還超過了玉麒麟盧俊義,有六名敵將倒在青龍偃月刀之下,所以關勝位列馬軍五虎將也是實至名歸,其武功和戰績,遠超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和雙槍將董平,但是跟林沖相比,好像還有所不及。

水滸原著中的林沖並不反對招安,更沒有被招安氣死,他重歸宋軍建制後,成了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中斬將第一人:寶密聖、賀拆、伍肅、倪麟、顧愷、張壽、闕翥、翁飛、柳元、雷應春、周積、杜敬臣、冷恭,這些一流或准一流敵將,紛紛被丈八蛇矛戳下馬去,而林沖每次都是速戰速決,一聲大喝之後就見了分曉,其生猛程度,似乎還在大刀關勝之上。

林沖比關勝勇猛,就跟張飛比關羽強悍一樣,用長矛的和用大刀的,戰鬥風格不同,脾氣秉性也不一樣——林衝上了梁山之後性情大變,從一個謹小慎微忍氣吞聲的禁軍教頭,變成了一個人擋殺人神擋殺神的一流猛將,比檢查站站長(巡檢)關勝的殺氣更濃。

宋江給梁山馬軍五虎將排座次的時候,可能是參考了三國蜀漢五虎大將的排名,關羽在張飛之上,關勝也就坐在了小張飛林沖的上頭,至於這個排序是否公平,讀者諸君心中自然有桿秤。

要是只論資歷和戰績,林沖當然應該是梁山馬軍五虎將之首,但是關勝有個好祖上,宋江為了自己面子上好看,自然要主打「武聖」這塊招牌,所以他要高抬一下關勝而壓制一下林沖:林沖屬於晁蓋派系,而且原本有望坐上頭把交椅——儘管林沖沒有上位的心思,宋江卻不能不猜忌。

林沖和關勝孰強孰弱,不能僅憑一場打鬥下結論,梁山馬軍五虎將的公平排序,還得有請讀者諸君公斷:在您看來,梁山馬軍五虎將之首,應該是林沖還是關勝?林沖、關勝、呼延灼、董平、秦明分列一到五位,這樣排序能否接受?如果從五虎將中剃掉一個最弱的,從八驃騎中選一個最強的頂替,那麼您認為應該踢掉哪一個、遞補哪一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2a46f3136d0682fffc8221c6b53a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