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觀點丨她的城市

2023-03-21     UniDesignLab

原標題:百家觀點丨她的城市

「女性與城市」是一個流行的詞,但我們目前的城市設計與女性的需求不一致。我們的城市在人權和政治立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有許多政策、運動和倡議可以縮小教育、工作和工資方面的性別差距。然而,在城市領域的基本規劃和設計方面,我們的城市仍然存在「性別盲區」,比較男性和女性的需求存在巨大差距。

雖然世界上許多國家在減弱城市建設性別歧視方面都取得了進步,但仍有數十億女性面臨著城市設計中存在的性別偏見所造成的問題。這些問題眾所周知,例如缺乏安全性和雕像的代表性有限,另外還有些不太明顯的問題,例如城市廣場的設計方式和暴露於氣候危害中等等。

無論是意外還是設計,我們的城市環境都會加劇性別不平等。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方式會嚴重限制女性四處走動、從事經濟活動或享受當地生活的能力,這樣可能會以象徵性和實際性的方式讓女性的生活更加艱難。

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都存在顯而易見的性別不平等現象。首先,有據可查的是,許多女性在城市公共場所和交通系統中遭受過性暴力和性騷擾,所以某些交通工具或線路在天黑後根本無法使用,使行程規劃變得更加困難緊張。

廁所和衛生設施也不足以滿足女性的需求,或者無法承擔照顧女性的責任,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也未必考慮到這點。

在談論城市設計中的性別包容性時,討論最多的兩個話題是公共空間和流動性。我們努力讓女性的公共場所和交通更加安全,然而,我們需要明白,安全只是更重要問題的一個要素。「不分性別」的區域與空間本身的設計和假定用途有關,女性車廂和旅行卡等舉措只是增加公共運輸使用的一種方式,它們不保證所需的針對特定性別的靈活性。

毋庸置疑,女性在公共運輸、公共場所以及任何與此相關的空間的安全,深深植根於性暴力問題和男權社會的狹隘心態。雖然城市規劃者不能明確處理國內事務,但他們可以減少公共領域的不平等和性別歧視。氣候適應力和權屬保障是與住房和基於政策的規劃實踐相關的因素。

在談到性別包容性時,「性別主流化」是一個經常與政治和社會問題相互關聯的概念。必須了解這些相互關聯的個體元素,它們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賦予我們生活的環境不同的意義。

同時,一些不平等是象徵性的,需要交叉解決方案。雕像、道路名稱和其他紀念碑中缺乏代表性會影響一系列女性身份的自我認同,這也是性別偏見設計態度的徵兆。幾乎每個國家都只有 2-3%的雕像代表女性。

性別偏見也表現在不太明顯的地方,尤其是城市氣候災害的頻率和影響增加,女性更容易受到這些危害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因為她們比男性更有可能生活在極端貧困中。同樣,用作規劃基礎的數據有偏差,源於幾十年的測量尺度,從概念上就在我們的建築中根深蒂固的不平等。

性別平等不應與男女平等對待相混淆,我們需要了解女性在城市和地方的遭遇在不同層面上與男性有何不同。與性暴力一樣,大多數城市的兒童保育和日托工作更傾向於女性參與。同樣,占主導地位的汽車用戶是男性,而步行和公共運輸工具的使用在女性中也很突出,它們對男性比對女性更安全。

為女性設計需要特定的元素,而不是為男性設計的空間非常好,讓女性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的建築環境以不同的方式塑造了我們的生活,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有獨特的機會來做出微小的改變,從而在我們城市的各個層面帶來巨大的變化。

雖然女性占全球城市人口的一半,但城市在設計時並沒有考慮到她們,因此許多城市不適合女性工作。隨著快速城市化的繼續,以及因衝突和氣候變化而導致的重建工作的展開,迫切需要改變這種狀況,創建更安全、更具包容性和更公平的城市。

扭轉我們城市空間結構中根深蒂固的歷史性性別偏見絕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 和利物浦大學合作製作的最新報告《活力城市:設計為女性服務的城市》提供了實用建議,旨在讓城市對女性更具包容性,一些城市已經率先將女性體驗納入設計中。

它將全球女性的聲音和經驗與對數據和研究的全面審查結合起來,以確定問題和解決方案。範圍從即時行動到長期計劃,涵蓋四個關鍵領域:安全和安保;正義與公平;健康和福祉;以及充實和滿足。

就其中改善城市婦女的健康和福祉這一領域而言,主要建議包括提高性和生殖保健的標準;提供優質的水和衛生設施;創造關愛、綠色、活躍的環境,保障女性也可以通過安全的途徑進入公共場所。

一些城市已經率先將女性的經驗納入設計中,並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成果。我們可以看看瑞典于默奧的隧道,這條80米長的行人和自行車通道緩解了威脅感:入口寬闊、漸變坡度、圓角和自然採光,以增強視線和視覺意識。它在夜間為女性提供步行路線使城市更安全,並且本身已創造了一個積極的反饋循環,高客流量提供了額外的自然監督。

還有一些簡單的措施可以附加到現有的基礎設施上。例如,在厄瓜多基多,交通運營商在城市各處的車站安裝了透明玻璃走廊,串聯起人們,尤其是女性報告感到不安全的等候區,以擴大能見度並鼓勵公眾監督。

像這樣的設計理念還可以走很長一段路,但我們也需要在決策過程中進行系統的改變。我們必須支持女性參與各級城市治理,要麼通過在城市規劃和設計委員會中的直接代表,要麼通過諮詢過程和諮詢委員會聽取各種經驗。

例如,德國萊比錫任命了一個專門的性別平等諮詢委員會,以確保在其城市決策中的代表性。同樣,倫敦遺產開發公司和奧雅納利用社區諮詢的結果制定了改善伊莉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女性安全的指南。

我們現在還必須接觸那些有影響力的人,讓他們理解為什麼性別平等很重要,以及如何將其融入到他們的工作中。很多時候,決策是由不完全了解女性的不同需求以及她們對社會的貢獻的男性做出的。因此,擁有強大職位的人的同盟關係至關重要。

為實現包容性城市,城市專業人士、政府當局和社區團體必須採用包容性方法;超越協商,讓女性積極參與城市設計和規劃的每個階段,從項目的開始到交付。

這樣做可以解鎖新的綜合解決方案,例如在倫敦的里奇蒙,自治市鎮議會推出了「社區廁所計劃」,當地企業獲得補償,以提供免費、清潔、安全和無障礙的廁所,並通過在線互動地圖進行協調。

人們希望報告和此處概述的示例能夠為使城市更具包容性的實際步驟提供靈感。對性別敏感的城市規劃方法不僅僅是為女性服務,它對家庭、家庭和當地社區具有強大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它確保我們的城市將為所有人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公平和更豐富的空間。

百家觀點丨設計是帶來種族歧視的最有力工具之一

百家觀點丨AI,不只是設計

百家觀點丨「極簡主義是對不同世界的渴望的表現」

百家觀點丨聽聽大家對建築學習的不同看法!

百家觀點丨令人心動的OFFER【建築專家】竟然是他......?

百家觀點丨空間有性別嗎?建築中的女性主義

百家觀點丨電影與建築,誰造就了誰?

百家觀點丨從紀念性聊到建築師的表達欲

百家觀點丨一場「完美」的建築師婚禮是怎樣的?

百家觀點丨改變建築的十幅畫

百家觀點丨建築理論真的「無用」?——再論埃森曼紙板住宅House X / 林婉嫕

百家觀點丨為什麼路易斯·康的畫作仍然重要?

百家觀點丨元宇宙,是建築師的烏托邦,還是就業新大陸?

百家觀點丨如果設計是一場雙向奔赴,那建築師的劇本就是保媒拉縴

百家觀點丨拆了,但沒完全拆:中銀膠囊塔重建權正在拍賣中

百家觀點丨從概念到技術深度剖析:火遍全網的《吉巴羅》為什麼這麼牛!

百家觀點丨我們將如何建立未來的圖書館?

百家觀點丨住宅樓像搭積木一樣整齊,高度統一!網友:「住在這裡會抑鬱,出門找不到家」!

百家觀點丨從BIG到Gensler,不同身段的建築事務所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百家觀點丨線性、編織、智慧...卸下「概念包裝」,明日城市有多遠?

百家觀點丨「古根海姆效應」後,地標建築真的能改變一座城市嗎?

百家觀點丨羅傑斯改名,扎哈砸1個億!大師事務所的成功全靠「好名字」?

百家觀點丨塗鴉中標、推翻任務書,Steven Holl為什麼總能搞定甲方?

百家觀點丨中國最長木拱橋被燒毀,900年萬安橋成遺蹟!古建築要怎樣防患於未「燃」 ?

百家觀點丨建築師如何硬核解壓:焦慮邪氣,通通散去!

百家觀點丨由「她」向「我」,設計之於女性最終是去性別

百家觀點丨動輒上億的利潤,玩元宇宙建築的人都贏麻了嗎?

百家觀點丨《安邸AD》魔都園林辦新展,如何探討「家」之永續?

百家觀點丨貓咪來當救世主?奧斯卡神作想不周全的,建築師接著想!

百家觀點丨如何用設計「預定」一款網紅展?

百家觀點丨當公共空間開始敵對「城市流浪者」,設計師真的「無罪」?

百家觀點丨阿賈耶「加納大教堂」被要求退設計費?5個項目3億美元,黨派之爭還是違規?

百家觀點丨新東方文化帶貨火出圈之後引發的建築idea浪潮

百家觀點丨7棵西湖柳樹引爭議!從秋水山莊到書院門,城市更新與文化保護百家觀點丨界線在哪兒?

百家觀點丨最能代表杭州的三個地標建築,網友最喜歡的原來是…

百家觀點丨會攝影的建築師才是好的建築師

百家觀點丨不做炮灰、不做卷王、如何拿捏專業的國際建築競賽?

百家觀點丨佐藤大在京都清水寺修了一條「天空之徑」,美到窒息卻頗受質疑?

百家觀點丨「令人心動的offer」要拍建築師?網友:看完勸退,請編劇放過我們!

百家觀點丨2026世界盃舉辦地公布,都不及卡達"2022"大樓出圈!建築遠比足球吸睛?

百家觀點丨帶個建築師一起上太空

百家觀點丨房子是居住的機器,嗎?

百家觀點丨 多薄,才算是薄?-Mark Wigley評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百家觀點丨永別了,「食神」取景地!紅了46年的香港珍寶海鮮舫

百家觀點丨備受期待的蛇形畫廊惹熱議,這位藝術家創作的「黑色教堂」,為何只有2星評分?

百家觀點丨10家新生代建築事務所,會有30年後的普利茲克得主嗎?

百家觀點丨現代城市需要怎樣的停車場?在水泥地上畫框的時代該翻篇了!

百家觀點丨建築文學愛好者在長三角體制內的所思所想

百家觀點丨室內設計師待遇調研報告

百家觀點丨我在楠溪江芙蓉古村,體會鄉土溫情

百家觀點|2021年,值得細品的十大國內建築

百家觀點丨100年後的建築師會是啥樣?

百家觀點丨2021年國內外20大建築熱點

百家觀點丨四個關鍵詞看 2021 建築競賽

百家觀點丨2022最新互動設計趨勢

百家觀點丨10個懂生活的創意人,為何偏愛不一樣的「城市煙火」?

百家觀點丨現在的建築學,是否值得報考?

百家觀點丨建築師的社區微更新初體驗

百家觀點丨消費行為變遷下,快閃樂園模式如何為品牌IP賦能

百家觀點丨中國當代建築中的「非常」與「業餘」

百家觀點丨To建築師:你的故事感動了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288a740613573a4ddfc21f9fee8ba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