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劉增祿
12月10日-14日,由《證券市場周刊》重磅策劃的 「底部與曙光-2024投資策略會」已圓滿收官。本次會議, 林園、洪灝、崔宸龍、徐高、鍾兆民5位國內知名機構投資大咖與投資者面對面,對2024年市場和經濟進行展望的同時,也就投資者關心的眾多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對於2024年的市場,職業投資人們紛紛給出了明確看好的觀點。林園表示,堅定看好當前市場處於底部區域的投資機會;洪灝認為當前股市再往下走的空間並不多。
宏觀層面,在徐高看來,我國2024年的經濟工作將會更加積極,或推出更積極的財政政策。
具體到行業,林園表示,未來二十至三十年,只看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三種疾病相關的投資機會。崔宸龍認為,在市場需求仍保持增長的狀態下,不排除碳酸鋰會出現新一輪的牛市行情。鍾兆民則表示了對醫藥、通信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看好。
林園:A股估值已經非常便宜
未來只看與三大病有關的投資機會
今年以來,A股的表現很弱,多數股民都在虧錢,林園表示,他的一些投資也出現了一定的浮虧。「身處資本市場,我們始終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我認為明年的市場會比今年好很多,因為當前的市場估值已經非常便宜了。當然,對於明年的市場估值是否會出現更低的可能,我並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畢竟股市從不會以某個人的個人意願為準,但我始終堅信未來繼續大幅調整的可能性不大,一切事物都有價值,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已經到了具備參考意義的歷史低位,已經非常便宜,所以我不認為未來還會有太大的下跌空間。」林園如是說。
雖然當前的點位已非常適宜加倉,但林園不建議投資者使用槓桿,並表示自己和他的公司都不會用。他認為一個人要管理好自己是很難的事情,希望大家高高興興過日子,所以為了應付突發變化,手中一定要保持一定比例的現金。
投資方向上,林園看好當前市場的整體機會,如果從未來二十至三十年的角度看,他只看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三大病相關的投資機會。他認為,中國社會已經進入老齡化,對於三大病藥物的剛性需求是任何因素都抵擋不了的,相信在未來30年,這個賽道中一定會成長出能與茅台市值相媲美的公司。
洪灝:市場已經到達底部區域
國債和黃金應該成為投資標配
近期,A股市場再次跌破3000點,市場恐慌情緒加重,但這正是洪灝看多未來的理由之一。
「從我們觀察的各項指標來看,基本上都在預示著市場已經到達了底部區域。當然,底部確立,A股也不一定會立刻V型反彈。還需要一些催化劑扭轉市場的信心和預期,只不過當下點位介入,再往下走的空間並不多。我們預測2024年上證指數的交易區間在3000點~3500點。」洪灝表示。
對投資者的長期資產配置,洪灝建議,國債和黃金(在投資者配置中)是要有的。國債其實是每個人都應該持有的(投資品種),尤其是我們國家的國債。目前大部分國家的國債和股票的相關性都比較小,股債雙殺、齊漲齊跌都是有可能的,而中國的股票和債券仍維持著一個正常的相反關係。所以,持有國債對於自身的股票持倉來說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分散投資。另外,一些優質的股票、能源型的大宗商品等也都應該涉及。
股票投資方面,踩准市場的節奏很重要,比如今年年初,AI行情就讓一些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對於2024年的機會將出現在哪一板塊或行業的問題,洪灝表示,很大機率仍在半導體、高端製造這些高科技板塊和一些對利率敏感的板塊。
崔宸龍:市場需求保持增長
碳酸鋰或走出新一輪牛市行情
憑藉對新能源領域的深入了解,出道不足兩年,崔宸龍即成功將2021年普通股票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兩個類目的冠軍頭銜收入囊中。
近日,鋰電池材料價格加速探底的現象引發市場關注,崔宸龍認為,鋰礦的價格波動主要與供需錯配有關,過去幾年,電動車、儲能等下游終端需求迎來快速爆發,但上游礦產的開採周期往往比較長,需求爆發的速度往往比供給端快很多,這就導致過去兩年出現了嚴重的供需錯配。碳酸鋰價格從高峰時期的60萬元/噸跌至目前的10萬元/噸。雖然價格出現了大幅調整,但市場終端的需求仍然存在,而且還保持了相對不錯的平穩增長。
「以長周期視角去看,由於鋰礦本身存在較長開採周期的瓶頸,當出現產能過剩或難以盈利的局面時,企業或將會削減資本開支,在市場需求仍保持增長的狀態下,不排除碳酸鋰會出現新一輪的牛市行情。」崔宸龍表示。
對於新能源產業鏈的其他領域,崔宸龍認為,風電整體需求向好,現在整個產業的價格也非常低,相較於光伏,風電的利用小時數相對較高。2024年,風電應該會有不錯的結構性機會。另外,近年來市場對於儲能的需求也正在迎來爆髮式增長。
徐高:最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積極
近日中央經濟會議剛剛閉幕,徐高表示每年12月初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及接下來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會為下一年整個經濟工作定調,這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好地判斷下一年的經濟和市場的走向。
在這一輪會議中,經濟工作的定調是比較積極的,尤其在穩增長方面,比去年更加積極。另外,還有兩個新的提法非常值得關注,就是在「穩中求進」大基調之後又加了「以進促穩」和「先立後破」,這實際上就指向了2024年更加積極的經濟工作。
鍾兆民:像投資市中心房產那樣
緊握稀缺公司的股份
12月14日的收官之作,鍾兆民為投資者帶來了《估值的三重境界和未來的投資機會》的投資主題分享,分別為第一重,靜態估值:便宜就是硬道理;第二重,動態估值:時間越長,短期貴賤影響越小;第三重,最高境界:物以稀為貴、人以殊為尊,估值的最高境界是不估值。鍾兆民表示,投資中一定要像投資市中心房產那樣,緊握稀缺公司的股份。
對於大家所關心的醫藥、通訊與人工智慧等行業的未來表現。鍾兆民的觀點是,醫藥板塊包括了中藥、醫療服務、西藥,西藥又包含了化學醫藥、生物醫藥。他認為,中藥是我們國寶級的東西,在這個領域,歐美與我們相比完全沒有競爭優勢,一些中藥企業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醫療服務行業,現在人口老齡化愈發明顯,比如康養行業,也存在著較大的機會。
對西藥領域的化學藥和生物藥,鍾兆民表示,我們還有許多經驗需要借鑑,但我們在製藥領域具有工程師紅利優勢,近兩年,醫藥股整體表現偏弱,但未來3-5年,行業仍有孕育大牛股的可能。
通訊板塊,國家目前在推進6G,通訊行業本身有一些規律,比如當國家在推出5G的時候,首先受益的一般都是設備供應商,然後是營運商,接下來是應用端。只有硬體、軟體同步推進下,應用才會出現。
對於今年年初和年底不斷表現的人工智慧領域,鍾兆民則表示,我們對其重點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算力,當前整體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其次是與資料庫有關的相關公司,最後是各個行業的應用端,比如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係管理、財務系統以及人工智慧網絡安全應用等,這些領域都有誕生牛股的機會,而現在來看,一些公司的股價已經開始有所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