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死後雍正登基,手握重兵的老十四為什麼不起兵謀反?

2019-10-15     關河南望

作者:漢宣團隊(康康)無授權禁止轉載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從古至今,是人就會有慾望,尤其是古代的皇室子弟,面對那至高無上的權力,誰不想有所作為呢?從夏朝由禪讓制改為世襲制之後,當出現一把交椅多個候選人的時候,表面上兄友弟恭的皇宮就會暗自涌動,這也是為什麼人人都說一入皇宮深似海的原因吧~沒有人能躲過,更難做到獨善其身。

說起皇位爭奪戰,歷史上最有名慘烈的恐怕就是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康熙一共有24位兒子,其中參與皇位爭奪的就有9個兒子。對他來說殘忍的是,在晚年的時候還親眼目睹了自己的兒子們骨肉相殘,但是這也是無法避免的。或許在他兩經廢除太子,令儲位空虛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會有這麼一天的到來。最後這場「奪嫡」之戰以平時並不出彩的四阿哥勝出而結束,成功登基成為歷史上的雍正皇帝。

了解歷史的應該都知道,當時朝中分為三派,太子、八爺和四爺黨。其中太子過於無能,八阿哥又過於高調,同樣被朝中大臣看好的還有康熙十分寵愛並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他和四阿哥是同胞兄弟,但是兄弟二人一直不和,老十四擁護的也一直是八阿哥,所以可以說十四阿哥是雍正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以至於到了雍正登基之後,宮中還引起了一些流言蜚語,說是雍正改了康熙讓十四阿哥繼承皇位的遺詔。這個說法不管真真假假,由雍正登上皇位,對於他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是當時的他明明手握重兵為什麼沒有起兵謀反呢?這究竟是為什麼?

謀反之事從古至今都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蓄謀已久,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而且當時他擁護的是八爺,並不是說反就能反的。按照當時十四阿哥的情況,看起來可以一決高下,但仔細分析,他其實並沒有謀反的條件和優勢。雍正既然能從「九子奪嫡」中勝出,成功登上皇位,就說明當時肯定已經做到了萬全之策,控制著京城。

而且要知道當時的十四阿哥遠在西北並不在京城之中,當他得知京城的形勢變化之時,京城已經被雍正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再加上父親康熙帝的駕崩,當時的他只顧著回京奔喪,哪裡還有時間布兵謀反。以至於到了京城之後,雍正就立刻把兵權收回,交到了年羹堯的手裡,之後再無機會。

當然,就算當時兵權沒有交給年羹堯,他也未必能起事成功。我們知道古代打仗兵力固然重要,但是後勤也要保障,但是不巧的是,當時負責管理糧草的就是年羹堯。而年羹堯作為雍正的大舅子,當時是站在雍正這一方的。這樣一來,就等於直接壟斷了糧草,打仗沒有糧草儲備,也就失去了謀反的優勢,所以結果可想而知。

再說當時雍正已經登基,一切都已成定局,如果他要起兵,就要背上一個謀反的名聲,名不正言不順,後世怕是要受天下人的唾罵。再說雍正也是他的親哥哥,即使他有諸多不願,也唯有接受,才能保證自身安好。

雍正繼位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對「九子奪嫡」中的其他皇子清算舊帳,他們也是勢窮力竭,之後十四阿哥被派去守皇陵,一生都鬱郁不得志。

歡迎閱讀漢宣原創,大家有什麼想共同討論的,請在下方留言或加入我們的圈子,分享閱讀的樂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tRf8m0BMH2_cNUgIa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