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學習之旅!第一期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檢法同堂培訓班舉辦

2024-06-11     最高人民檢察院

直面疑難碰撞出「護未」共識

——第一期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檢法同堂培訓班側記

正午的國家檢察官學院,陽光正盛,一如學員們的學習熱情。他們結伴而行,一邊繼續討論著剛剛檢法同堂交流課上關於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實務疑難問題,一邊走向食堂。

日前,第一期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檢法同堂培訓班在國家檢察官學院沙河校區舉辦。帶著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司法合力推動促進未成年人「六大保護」貫通,形成更好治理格局的任務,來自全國各地的法官、檢察官代表們開啟了學習之旅。

聚焦當下最熱未成年人保護話題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參加同堂培訓,每位學員都多多少少抱著想要得到指點或者解決問題的想法前來。

了解到學員的需求,國家檢察官學院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檢法同堂培訓以問題為導向,聚焦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的理論發展,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實務疑難問題,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矯治與幫教等檢法共同關注的話題設置課程。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廳長線傑圍繞「未成年人保護存在的相關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少年審判工作辦公室)二級巡視員江繼海圍繞「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 不斷推動少年審判工作現代化」、廣東省深圳市檢察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龔江圍繞「數字賦能未成年人司法保護與促進社會治理」、暨南大學教授張鴻巍圍繞「少年司法與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的理論發展」等話題進行專題講授。

學員們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握涉未成年人案件的證據標準和法律政策」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兩個話題開展主題研討——探討檢法在辦理涉未案件中如何統一司法理念和司法標尺;涉未案件的證據標準和法律政策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工作有哪些先進理念和做法;司法保護如何融入五大保護;如何有效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等。

話題聚焦罪錯未成年人的分級干預、矯治與幫教,有案件承辦人、青少年社工、學院教師三方領銜的經驗交流;有學員從法治副校長的角度討論涉及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該如何開展的學員論壇,還有參觀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的現場教學及兒童心理創傷與再度傷害如何避免的案例研討……

「宏大的理念在授課老師口中演繹成了生動的案事例和『明斷是非、守住良知』的殷切囑託。」河南省中牟縣檢察院幹部袁亦瑾跟記者分享了學習「旅程」,「在討論中,檢法同堂打破地域、級別的限制,探討了涉未案件統一司法標尺、證據標準和法律政策把握等方面的差異與共識,交流了各地在未成年人觀護、救助、犯罪預防方面所作的有益嘗試,學習了具體而實用的辦案技巧與審查經驗。」

「在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實務中引入同堂培訓是回應少年司法發展需求、確立少年司法社會支持體系的必然選擇。」江蘇省蘇州市中級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庭長姜彥告訴記者,本次培訓有利於實現法檢工作司法理念、業務等的融合,實現共同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社會治理的目標。

學員在互動交流中找尋共識

檢法學員就司法實務中的疑難問題進行切磋交流,在換位思考中取長補短,在對話互動中增進共識,這是同堂培訓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記者注意到,本次培訓認真落實最高檢黨組關於加強案例教學、讓承辦案件的檢察官講所承辦的案件等要求,安排了未成年人案件辦理經驗豐富的法官、檢察官講案例,並進行互動交流和研討,設置了以「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實務疑難問題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為主題的檢法同堂交流課。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副庭長劉洋和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四級高級檢察官金英梅分別從法官和檢察官的角度,以真實的案例為切入點,為學員們講述了辦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案件辦理中關於犯罪嫌疑人主觀明知的推定該如何認定,分析了性侵案件發生的原因以及辦理隔空猥褻案件的難點和重點,涉淫穢視頻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民事公益訴訟的辦案實踐和未檢、少審工作如何綜合履職。

這堂既有理論研究又有實務探討的交流課,課堂氣氛熱烈,學員們一個個爭先恐後舉手提問,兩位老師也耐心答疑解惑。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姚霞課後告訴記者,此次同堂培訓是檢法兩家一次聯動的思想「盛宴」,對於進一步深化檢法良性互動,凝聚辦案共識,推動檢法工作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同堂培訓進一步凝聚了檢法兩家司法理念共識,有助於強化司法辦案中的溝通銜接和協作配合,切實提升辦案質效。」

「司法是守護青春的最後防線,也是護航成長的關鍵力量。」浙江省慈溪市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助理史夢詩認為,要不斷深化與公安、檢察、婦聯、關工委等部門的協同聯動,織密織牢未成年人保護網絡,讓夢想向陽生長,為少年撐起法治晴空。

同堂培訓更契合學員需求

為了不斷改進同堂培訓、增強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了解同堂培訓是否契合學員需求,以及在10天的培訓中,學員們對於加強同堂培訓有著怎樣的期待和建議,國家檢察官學院的有關領導在培訓期間召集部分參訓的法官、檢察官進行座談調研,聽取意見建議,對學員們的真實感受來了一次「大摸底」。

「不管是保護未成年人還是打擊犯罪,公檢法應該是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形成合力的。」河北省玉田縣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曹國鋒建議同堂培訓擴大範圍,將公安系統納入其中。

「能不能挑選一些典型的或者疑難複雜的案例,召開模擬法庭,讓法官和檢察官彼此互換身份,進一步感受對方在辦案中是如何考慮問題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審判員馬春燕作為一名年輕的審判員,表達了她的期待,「這樣不僅能夠從中學習到經驗豐富的審判員駕馭庭審的一些技巧,還能感受到檢察官和法官在庭審控辯過程中碰撞出來的火花。」

「能不能在課程中增添一些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講座?」

「能不能讓老師講授的課程『上網』,擴大培訓效果,兼顧更多因業務繁忙不能到現場聽課的法官和檢察官?」

…………

圍繞促進統一司法尺度和同堂培訓目標,學員們暢所欲言說得認真,學院有關領導記得仔細,並就如何進一步改進培訓教學的考慮與法官、檢察官學員深入交流,表示「大家的需求我們都記錄下來了,我們會認真吸收,並努力改進,爭取把同堂培訓做得更好」。

對於學員們來說,在培訓中同吃同住同學習同交流,認同感產生了,心理上的距離縮短了。告別學院,他們也將繼續攜手,帶著滿腔熱忱繼續「護未之路」。

(來源:檢察日報·檢察新聞版 記者:單鴿 見習記者:劉正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f442758209c3143af65eb0a5ae85d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