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白藥宣布「金盆洗手」:2024年不再炒股

2024-01-18     鈦媒體APP

原標題:雲南白藥宣布「金盆洗手」:2024年不再炒股

雲南白藥園區,來源於視覺中國

1月17日,雲南白藥(000538.SZ)披露《投資者調研會議記錄》,公司表示「在進一步聚焦主業、謹慎投資的原則下,公司已於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級市場證券投資,並計劃2024年不再開展二級市場證券投資業務。」

背靠著有「中國巴菲特」之稱的陳發樹,雲南白藥從事「炒股」業務已長達5年有餘,歷經過「年賺22億」的巔峰,被擁呼「股神」,也走過「年虧19億」的低谷,被指「不務正業、沉迷炒股」。

在「炒股」這件事上,雲南白藥經受的爭議不少。如今,決心「金盆洗手」,暫別二級市場投資。

巔峰時期年賺22億,低谷期年虧19億

時間撥回至2018年,雲南白藥控股層面完成改革,陳發樹及其控股企業新華都(002264.SZ)經過多年的「奮鬥」,包括收購被拒、增資、二級市場買入等,終於在雲南白藥站穩了腳跟。

這位資本市場的傳奇人物,早在雲南白藥之前便揚名整個資本市場。陳發樹,林場工人出身,曾靠紫金礦業(601899.SH)一戰成名,頻頻上榜「胡潤全球富豪榜」,人送稱號「中國巴菲特」。

陳發樹的到來,徹底扭轉了雲南白藥的風格,帳面上躺著巨額現金的公司從此步入了二級市場投資。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末,雲南白藥期末交易性金融資產分別為72.65億元、88.21億元、112.29億元,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分別為0.42億元、2.27億元、22.4億元。

換言之,2020年,雲南白藥靠炒股賺取的資金超22億元。

於是,巔峰之上,陳發樹親自下場操刀。2021年,雲南白藥公開表示,本年度證券投資會由董事長/聯席董事長陳發樹牽頭組建投資執行團隊、制定執行具體投資運作方式。

但是,這一次,「股神」的風采不但未得到重現,反而栽了個大跟頭:2021年,雲南白藥二級市場投資巨虧超19億元,公司深陷「痴迷於炒股、不務正業」的輿論漩渦之中。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為47.20億元,占總資產比例為9.03%,占比同比下滑11.23%。公司當期公允價值變動為-19.29億元。

雲南白藥交易性金融資產變化,來源於wind數據

此後,雲南白藥交易性金融資產持續下滑,到2022年末僅為24.16億元,2023年三季度末更是下滑至2.87億元,較年初下滑88.13%。公司在1月17日的調研會議記錄中表示:「主要原因是三季度處置了公司持有的全部小米集團(1810.HK)的股票及部分基金投資。

「炒股」這些年,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

鈦媒體APP梳理髮現,2019年-2023年期間,雲南白藥在二級市場的投資範圍從醫藥股延伸至各類股票。包括九州通(600998.SH)、雅閣臣科研製藥(02633.HK)、紅塔證券(601236.SH)、中國抗體(03681.HK)、騰訊控股(00700.HK)、小米集團(01810.HK)、恆瑞醫藥(600276.SH)、貴州茅台(600519.SH)、伊利股份(600887.SH)以及通威股份(600438.SH)等。

數據來源於公司定期報告,鈦媒體APP整理

據鈦媒體APP初步測算,2018年-2022年、2023年三季度末,雲南白藥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為0.64億元。也就是說,「炒股」以來,雲南白藥整體是賺了約64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雲南白藥此次決心暫別二級市場投資,與當前市場行情有關之外,與管理層的變動也不無關聯。

2023年3月份,執掌雲南白藥近20年的「老將」王明輝宣布辭去一切職務,以「狼性文化」著稱的華為原中國區前副總裁董明暫時接任董事長一職。

目前來看,董明的戰略是聚焦主業。業績層面來看,董明上任後,公司業績保持穩步增長。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96.89 億元,同比增長 10.30%;實現歸母凈利潤 41.23 億元,同比增長 78.9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 25.90 億元,同比增長 33.33%。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 | 張海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eacd10ea472da4916e4b805558ae7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