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打電話說,最近他腎不好,讓我給他開點補藥補補。我問他怎麼覺得自己腎不好的?他說最近自己老腰疼,還有排尿有點疼,尿的頻但每次都不多。
我給他說,他這情況應該更可能是尿路感染而不是腎病,而且他把中醫的腎病跟西醫的腎病搞混了,對於他這種情況,可以嘗試吃些消炎藥,多喝水,控制住尿路感染就好,真正的腎臟疾病徵兆可不是他這樣的,而且一旦出現腎病可能治療起來也麻煩。
隨著老齡化社會來臨,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口不斷增加,因而使患腎臟病的風險跟著升高。
其實腎病開始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腰疼一般也跟腎病沒有太強烈的聯繫,既然有人問到了,為能及早做好準備,預防腎臟病上門。今天就跟大家介紹哪些人是腎臟病高危人群,以及如何通過7大常見症狀進行自我檢測,有助於儘早發現腎病,提高治癒率!
一般來說,腎病的常見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8類人:
1、肥胖者
目前國際上主要以身體質量指數,英文簡稱BMI來作為衡量肥胖的標準,而當BM大於等於24即為超重,就容易引發如高血壓、高血脂等症狀,如果沒有控制,日後患腎病的風險便會提高。
2、糖尿病患者
當空腹血糖大於7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大於6.5%,可判定為糖尿病。而患者因長期處於血糖過高的狀態,可能造成血管病變,進而影響腎臟血流量並引發腎病變,導致腎功能下降。糖尿病引發的腎病,發展較快,預後不佳,所以要想避免未來透析,控制好血糖很重要。
3、痛風患者
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時,就可能因尿酸結晶堆積於關節而導致痛風,不僅如此,尿酸結晶還會沉積於腎臟組織,長期下來將提高腎病變的風險。
4、患有高血壓的人
高血壓的定義為血壓大於140/90 毫米汞柱,而高血壓患者如果沒有好好控制,將會造成腎臟血管及腎小球硬化,進而引發腎臟疾病。
5、65歲以上的老年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許多器官都會開始逐漸退化,其中也包含腎臟,尤其是年紀超過65歲的老人,出現腎功能退化的幾率將顯著提高。
6、有腎臟病家族史的人
家人近親如果有多囊性腎病變、遺傳性腎炎等腎臟病患者,其親人患腎臟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7、長期吸煙的人
吸煙會刺激交感神經,促使血壓上升,因而造成腎臟負擔並降低腎臟功能。
8、濫用藥物的人
長期服用止痛藥,或亂吃來路不明的藥物會對腎功能造成損傷。
想要及早發現自己是否患腎病,可以通過7種前兆進行自我檢測,以下為大家詳細說明:
1. 容易水腫
如果過濾血液的腎小球受損,導致血液過濾不完全,無法排出多餘的水分、鹽分及廢物,容易讓腎病患者在眼瞼、小腿或腳踝處出現水腫的症狀。
另外,有人發現臉部的皺紋消失不見,或者用手按壓小腿,凹陷處需要很久才能恢復,就應注意自己是否患腎炎、腎結石或其他腎臟相關疾病。
2. 排尿異常
一般健康的人每日排尿次數約4~8次,尿量約1000~1500毫升,如果尿量超過2500毫升以上,合併夜間尿頻症狀,就代表腎功能可能出現問題。
當然排尿多少也跟喝水多少有關,如果本身每天喝水超過2000毫升,那麼排尿多也是正常的。
3. 尿液出現泡沫
腎臟的濾過膜在正常的情況下,會阻擋血液中的蛋白質流失到尿中,一旦腎功能受損,小便中就可能存有許多尿蛋白,造成尿液中出現較多的泡泡,而且泡泡細密,不易化開,一般泡沫存在超過10分鐘以上。
但是,需要了解有泡沫尿產生並不一定代表患腎病,生理情況下,攝入太多肉類、劇烈運動、尿路炎症或發燒等因素,也可能讓尿中蛋白質增加,因此如果經常有泡泡尿,儘快去檢查。
4. 貧血
腎病患者因為腎臟製造紅血球生成素的細胞受損,無法製造紅血球,所以容易產生貧血的症狀。患者此時會出現臉色蒼白、疲倦,甚至有心悸及呼吸困難等症狀。
5. 高血壓
腎臟可分泌腎素及血管緊張素,用以調節血壓。如果腎臟損壞,調節血壓的激素也會失調,使血管緊張,增加血管張力,導致高血壓,因此患有高血壓者,就要查找是否跟腎病有關。
6. 異常倦怠
到了腎病晚期,因腎功能嚴重下降導致血液中內含的毒素及雜質不斷累積,患者可能出現異常倦怠、無法集中精神、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或失眠等症狀。
7. 看近物感到吃力
腎病長期血壓升高,引發視網膜病變,導致視物模糊。因此,如果自己是腎病高危人群,而且於看近物時越來越吃力,就應及早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