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友的控糖故事,講述自己的控糖秘訣,照顧好自己最重要

2022-08-09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1型糖友的控糖故事,講述自己的控糖秘訣,照顧好自己最重要

很久沒有跟大家聊過糖尿病的問題了,正好最近了解到一位1型糖尿病的朋友的控糖情況,從她對糖尿病的看法出發,看看她有什麼樣的控糖故事吧,也許能夠給糖友們有些啟發。

周女士是一位與1型糖尿病相處10年的糖友,她是一位非常熱情、開朗活潑的女性,她是在自己16歲的時候發現自己有糖尿病的,時間雖然有點晚,但醫生診斷還是認為是1型糖尿病。

在這裡,我們首先說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不同。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1型糖尿病以前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這是因為人體胰腺的β細胞受損,失去功能,導致人體胰腺無法分泌出足量的胰島素來調節血糖,這就需要外界的攝入胰島素來幫助調節血糖,所以也被成為胰島素依賴型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發病多在兒童期,只有少部分人在成年後發病,這類人也被稱為1.5型糖尿病。

而2型糖尿病則是跟胰島素抵抗有關,一般2型糖尿病也存在一定遺傳特點,但主要跟後天習慣有關,診斷疾病後也不一定需要胰島素治療,而且發病較晚,成年人患病占大多數。

如何發現自己得了糖尿病

回到周女士的故事,她發現自己發病的時候只有16歲,當時嚇壞了,真的很擔心。回想當時情況,周女士說沒有特別的感覺,就是自己沒有食慾,喝水多,手抖得厲害;當時也沒有在意,結果幾天的時間她自己體重下降了十幾公斤,肉眼可見的消瘦,這時候家人才開始擔心起來。

媽媽帶她去醫院檢查,血檢下來才發現自己血糖高的驚人,已經達到了30mmol/L左右了,如果晚來一會兒可能就會陷入昏迷狀態,因為病情比較嚴重,從來沒有請過假的周女士,因此住院一個月,進行調理治療。

知道患病後出現了消沉,在親友幫助之下心情轉折

在得知自己患病後,周女士覺得世界都變得灰暗了,而且也不願意去學校了,尤其是每天都需要打胰島素,疼痛不說,主要是自己更羞於見人,有時候在學校看到同學聊天看了她一眼,她也會覺得是在談論自己患病的事。

周女士認為那段時間是她最難度過的時期,她的學習成績也下降了很多,不過幸好家人理解,老爸老媽就是自己最堅強的後盾。他們除了開導自己外,還要切實做一些幫助。

比如,老媽為了照顧自己,專門把她長年記得日記改為了女兒的控糖日記,記錄跟周女士生活控糖的點點滴滴,甚至把控糖的經歷和心情變化也都記錄下來,至今她看還是覺得非常感動。而老爸則鼓勵自己面對恐懼,從開始他為自己打胰島素,到自己注射,都是他在身邊打氣,也是因為老爸,才有了自己的堅強和獨立。

周女士也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提到他,周女士不由地把笑容掛在了嘴角,其實她的男朋友是高中的同學,早早就知道自己的病情,但從來沒有嫌棄,他會主動了解周女士在控糖時的需求,還偷偷自學了很多糖尿病的知識,甚至有些知識周女士自己都不了解,考大學為了能陪在她左右,男朋友還放棄了更好的學校,而考取了一所和自己在一個城市的學校。

說到這裡,周女士很謝謝家人們的支持與陪伴,讓她有更多勇氣去積極面對糖尿病,讓自己度過最初最艱難的時刻,也明白了只有好好控制血糖、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才能不受糖尿病併發症困擾,不拖累這些愛著自己的人。

周女士的控糖秘訣有哪些?

由於自己發病比較早的緣故,周女士一方面沒有相關的健康知識,而且性格也比較叛逆,覺得自己年輕,羞於打胰島素,那麼就算停一段時間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更不要說定期去醫院檢查了。結果是,飲食不控制、運動沒有規律,胰島素也愛打不打,結果中間因為指標超標太多又住院了。

現在則不再如此,周女士已經養成三餐測量血糖、定期打胰島素,以及3-6個月跟蹤檢查血糖的好習慣,每天三餐後會拿出20-30分鐘來快走或者慢跑,這樣,每天血糖都平平穩穩的。

當然,正確的健康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食物的升糖指數,各類藥物、胰島素對於血糖的控制程度,以及糖尿病研究的新進展、新知識,和各個糖友的控糖經驗等,可以指導自己更好的控糖,更重要的是也給了自己信心。

除此之外,她重點說了定時測量的重要性,對於1型糖尿病來說,飲食和注射胰島素非常重要,而要控制好度就需要測量血糖,維持定期測量的習慣,才能知道自己現在的血糖是多少,幫助自己及時調整飲食和藥物,不讓血糖高飛,也能避免快速的波動。對於1型糖友來說,低血糖可能有時候比高血糖還要恐怖,定時測量也能避免讓自己陷入健康危機中。

周女士對於1型糖友的小建議

1、害怕打胰島素的小糖友

建議先讓家長諮詢醫生,了解正確打胰島素的方法,可以先由家長替代,然後手把手教小糖友,循序漸進地進行,讓小糖友不再有恐懼感。

2、家長該如何開始照顧小糖友

建議爸媽要適當關心孩子的情緒,而家長自己也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焦慮和抑鬱。

3、面對和自己年齡相仿的糖友

糖友們可以互相了解經驗,尤其是在飲食、用藥方面,並且一定要調整好心情,控糖是長期的事,情緒波動太大,會讓自己無法正確面對。

最後,周女士給出大家一個最重要的建議:照顧好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控糖路上也需要親朋好友、伴侶以及醫護人員的支持,找到努力的目標後,就會了解該怎麼做,更不容易感到迷茫,喪失方向。希望周女士的經歷能鼓勵到更多1型糖友,能夠跟糖尿病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