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進男浴室是玩笑!但老師不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問題的人最可怕

2023-03-28     瑜說還休

原標題:女生進男浴室是玩笑!但老師不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問題的人最可怕

關於所謂「上海一中學女生進男浴室」的信息,當事方的上海徐匯中學發明聲明闢謠了:

「關於網傳2023年3月22日我校一女生進入男浴室一事,經核查不屬實,系學生在軍訓期間發朋友圈開玩笑引發誤會。網上流傳的音頻經過編輯,存在誤導,與事實不符。請大家勿信謠、傳謠,共同為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確實,網上有一段事發後,一位女老師(或許是班主任,或許是學校領導)怒批討論此事的18位男生的音頻流傳出出來,從中也能聽出「這只是一位女學生在朋友圈發的一條玩笑語」,而並沒有實施的事實行為發生——不過,事情的關鍵與焦點,卻在謠言破除後,轉到了這位女老師身上!

我們不妨來看看這位女老師對這18位男生訓話的主要內容吧:

女老師:「天天盯著別人的朋友圈,在那兒咬文嚼字!我不管熄燈不熄燈,事情不解決不行!」

「我不講造謠是對的,我不談這個問題!不管她發的這東西是真是假,你不要給我扯到是真是假上面去」。

一男生:「我們憤怒是不應該的嗎?我們應該看著自己的利益被侵犯?如果有一天我發一個朋友圈,說我去了女浴室,這對嗎?」

女老師:「你想要她道歉嗎?」

一男生:「不應該道歉嗎?」

女老師:「你們想幹什麼?搞班級分裂嗎?你不要在那裡強調她做了什麼東西;我現在強調的是你們!她的問題我會處理的,怎麼妥善處理是我的事情,不需要你在那裡教我!」

一男生:「我們不妥的是大聲議論這種方式來做,這是我們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大規模集會的方式討論……但是,如果禁止我們討論這一個話題……」

女老師:「你不要再講她的問題,那是我的事情,你們是在幹什麼?」

一男生:「我們是在發泄,我們不是搞分裂,只是針對她一個人」。

女老師:「那不是分裂嗎?你們在搞班級分裂,你不要在問我分裂了誰?」

一男生:「如果要查問題,請先這個問題的根源」。

女老師:「你不要教我怎麼做事,她的事情我有我的處理方式,但請你們不要閒著沒事做,沒事就盯著別人的朋友圈」。

一男生:「我們不值得被這個激怒嗎?」

女老師:「我覺得不值得」。

一男生:「那你也不覺得這激怒你啊,對吧?」

女老師:「你不要跟我頂嘴……沒頂嗎?沒頂嗎?」

一男生:「我這只是在表達我的觀點……而且她今天敢在朋友圈這麼說,明天要是真這麼做了呢?」

女老師:「你們反映出的問題,不是針對這一條朋友圈的問題」。

其他老師:「老師,明天解決,先睡覺」。

女老師:「我先解決這個問題!氣量在哪裡?別人做這件事(去異性浴室),不代表你就要這樣做啊」。

一男生:「別人這樣,我就不可以憤怒嗎?」

女老師:「我就講一個問題,你們在把這個問題上升到班級外的層面上」。

一男生:「這本來不是一個判刑的問題吧?」

女老師:「你給我閉嘴!我至始至終都在跟大家講,我們是一個集體,我就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真的在把其他同學當作自己集體中的一分子嗎?」

一男生:「集體中的一個做錯事情,不應該受罰嗎?」

女老師:「我在講的是另外一個事情,一群大男生啊,針對一個女孩子」。

一男生:「你強化了我們的強大」。

女老師:「不要在那裡強調什麼強大,我看到的事實,就是現在18個人在對一個女孩子口誅筆伐——無論這個女孩子是對是錯」。

「睏了吧?我也睏了。你們在看我這身裝備啊?」

「我就這麼一句話,人家女孩子可能是做錯了,但這件事不值得18個人口誅筆伐。誰沒有做錯事的時候,你不要在那裡說人家值得罰嗎?我們現在討論的不是這個問題,我討論的她是值得討伐嗎?18個人,沒有一個讓我看到在處理這個事情上該有的氣度」。

「有什麼好笑的?有什麼好笑的?人家錯了怎麼樣呢?把她逐出班級?讓她在全校面前公開檢討唄?是這個意思嗎?她侵犯的不是你們幾個人的利益啊,是54個人的利益——好,也讓她在54個同學面前檢討唄?是這個意思嗎?最好明天聯歡會的時候,在9個學校面前檢討:『不好意思,我侵犯了各位男生的利益』啊——真是好樣的,真是好樣的!」

一男生:「老師上升到所有人對她口誅筆伐,但我認為,大家只是以一個開玩笑、不太重視這件事的態度,所有男生都在這裡討論,我混進來聽一下,我們也沒想對她責罰,只想讓她認識到錯誤。我們是同學,是平等關係,當然沒有權力懲罰她。您是老師,怎麼處理你有權力,我們只是表達我們的觀點,只是想讓她好好想一想:這個事情有沒有處理不合理的地方,僅此而已」。

女老師:「我就這樣一句話:『他人即地獄』!——你覺得你只是在其中混了一局,宣洩了一下情緒,你絲毫沒有考慮到對別人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我來這裡的最終目的,不是跟你們去討論她究竟該不該罰,我從始至終討論的都是人家女孩子的一個朋友圈,或許她有說得不恰當的地方,可需要18個人在這裡為了她發的東西而爭執嗎?」

「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你明明可以做到私下說一聲:『你這樣寫不太好』;但你沒有這樣做,明明可以選擇對他人傷害最低的方式,卻選擇了一個群起而攻之的方式,說白了,這就是分化班級,你不要跟我討論她是對是錯了」。

一男生:「老師,我要睡覺了」。

女老師:「不行,不行!」

一男生:「我不是跟你頂嘴,真的不是跟你頂嘴——那我們換一個說法,我們就是假設18個男生在一起討論,只不過聲音大一點,您就說:這個說法您能接受嗎?」

女老師:「不接受!我只是覺得18個人聚在一起,對女孩表達怨言,合適嗎?我從各位身上真的沒有看到一絲絲氣度,我看到的只是錙銖必較,明明這樣的事情,你私下提醒她一聲,讓她刪了就可以了,你偏偏要上升到她侵犯了我們班級、我們學校……」

……

其一,聽了這段女老師或女領導在男生寢室的訓話,首先,從這位老師一直全程都是威嚴有加、憤怒異常、大聲呵斥、情緒失控的聲音及態度上,可以讓人感知到所謂的「師道尊嚴」下的老師權力,已然被她運用到了極致化和極端化了!

但很可惜的是,「有理不在聲高」!事實上,沒有以理服人,沒有平等和耐心的尊重與溝通,這位老師的訓話讓男生們都困得要睡了,其實也仍沒有說服其中的任何一個人——顯然,在過程上、效果上,這位老師「以權服人」的訓話方式,其實是完全失敗的!

其二,為什麼這位老師的訓話難以服人?因為,她訓話的前提就是「拋開事實不談」!

把問題和事實先放一邊,不去談論問題發生的根源,即「女生髮朋友圈說要進男浴室」一事,而是只批男生對此的反應、討論和批評,這顯然不可能服眾。

相反,只有先解決了源頭上的問題,再來解決此問題引發的「次生問題」,顯然才是解決問題的先後順序,也才能讓「次生問題」中的人心服口服。

「我不是說她發朋友圈的問題,我是說你們討論此事的問題」——這在本質上,就是「不解決問題本身,而先要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這其實更折射出權力的任性與蠻橫:解決不解決問題那是我的事和自由,但解決討論這個問題的你們,才是我想要最先要解決的事!

其三,這位老師的訓話邏輯中,還有一條令人值得警醒:那就是,你們討論我們班級中發生的具體、個體問題,這就是分裂集體、抹黑集體的行為——這其實才是老師或學校不解決問題的本源,反而要先解決對此問題進行討論的人之根本原因!

因為,在權力可以自由任性的領域——特別是當我們的學校還是處於「官本位」體系之下,這些老師或校領導更在意的是「不出事,不能有負面信息」,否則就會影響老師和校領導的官位與利益,於是,在問題出來後,先解決討論這一問題的人,好把事情壓下來,要比解決本源問題還重要,於是乎,才有這位女老師將男生訓話到睏了也不停息的事情發生。

雖然在這場訓話中,這幾個男生偶爾也有插上嘴的時候,且他們也顯現出現在的中學生獨立思考和自我思想的萌芽,但仍不得不說,這場對話的過程,只能算是一言堂的訓話而已。

這位女老師以權凌人的氣勢與態度,似乎可以透過音頻破網而出,大有覆人全身心冷雪冰霜的架勢與氣勢,這只能讓人看到「以權服人」的教育方式,而沒有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教育思想與理念展現於其中!

我們一直都在感嘆咱們的教育,何以難出思想家;難出創造性的科學、文化、經濟人才?——從這位女老師的這番訓話中,或許也能找出一些答案:

以權壓人,不讓孩子有發聲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不用事實說話,只會簡單粗暴地在權力的大棒下「拋開事實不談」;不去先解決問題的根源所在,卻總是愛架著集體之名,行維護權力之實,先去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那麼,如此如何能教育和培養出獨立思想、創造求新的先進人才呢?【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c84c0ab8bea9d34b5a6024429d1a4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