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表示,第19號颱風海貝思成形後,僅花42小時就達強烈颱風門檻,颱風眼在雲圖上清晰可見,這個風眼相當迷你,僅5-6公里左右,針眼除有助於快速增強外,其實際強度可能也高於機構預估,目前海貝思進入眼牆置換循環期(ERC),強度稍稍減弱,待換置完成後,威力會重新加強。
根據最新觀測顯示,海貝思今上午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6.9度、東經143.7度,即在關島北北西方海面上,距鵝鑾鼻東南東方約2480公里,以每小時25公里速度,向西北進行。氣象專家表示,由於颱風海貝思目前進入眼牆置換循環期,原先風眼開始崩塌,在雲圖上逐漸模糊,在原先風眼外匯出現新的眼睛,逐漸縮緊,取代舊有眼睛,在換置過程中,強度會略為減弱。
氣象局觀測顯示,海貝思目前風速從每秒53米減弱至每秒51米,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也認為海貝思風速從140節降為135節。
氣象專家指出,颱風海貝思出現眼牆置換前,出現一個超迷你針眼,雷達數據顯示,海貝思颱風眼直徑小於10公里,可能僅5-6公里左右,如此迷你的風眼,與西半球有記錄以來的最強熱帶氣旋,2015年颶風派翠莎(Patricia)相似,當時其風眼僅13公里,針眼颱風的實際威力恐會高於各大氣象機構的估計。
氣象專家提醒,如果颱風眼太大,不容易出現RI(快速增強),根據研究顯示,颱風眼平均半徑在40公里的颱風較易有RI機會,然而「海貝思」增強幅度驚人,讓警報中心用了超快速增強 (Extreme RI)來形容海貝思的驚奇表現。當海貝思在眼牆置換完成後,將再度增強,預測未來二次巔峰的強度恐超過換置前威力,預估明早海貝思中心風速將提升至每秒58米,打破2月颱風蝴蝶紀錄,獨居今年西太平洋風王。
氣象專家表示,第19號颱風海貝思在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內就發展成為強烈颱風,海貝思颱風發展迅速,生成後短短54小時(10月5日18時 -10月7日12時)就增強為強烈颱風,為36年間發展最快的颱風,而根據日本氣象廳目前預測,海貝思行進路徑可能會有兩次轉向,從原本預測的直撲日本關西地方,變成直撲關東地方,時間就落在12日到13日。
日本氣象局指出,海貝思目前中心氣壓已降到915百帕,成今年最強颱風,從衛星雲圖可看出外圍雲系幾乎呈現圓形,颱風眼雖然非常小卻很清晰,顯示出海貝思的強度。海貝思颱風發展迅速,生成後短短54小時(10月5日18時 -10月7日12時)就增強為強烈颱風,如果根據日本氣象廳的紀錄如果而言,海貝思颱風在昨天曾經達成24小時降壓77百帕,成為自1983年佛瑞特(FORREST)颱風24小時降壓90百帕的紀錄以來,36年間發展最快的颱風!
氣象專家表示,目前它已經在雙眼牆置換中,可見光雲圖上清楚可見雙眼牆的結構,預估置換後將從細小的針狀眼變成比較清晰的大眼,強度上而言在置換這段期間會稍減弱,置換完成後只要條件合適,不排除再創第二次強度巔峰的可能性。如果海貝思依預測路逕行進,包括東京都市心在內的關東地方,都可能吹起瞬間超過每秒40米的強風,必須嚴防建物玻璃等破損及大規模停電等災情,特別是陸空交通可能受到颱風長時間侵襲而癱瘓,吳聖宇也提醒12至14日間要前往日本的民眾務必多加註意海貝思颱風可能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