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公作美,風調雨順,村民們都有一個好收成,種植西瓜的老張也高興了,西瓜大豐收,產量比以前高很多,結出來的西瓜個頭也大,還很甜,等小商販過來收西瓜的時候,老張傻眼了,批發價降了,每斤才2毛錢,開始的時候老張沒同意,後來等了幾天都不見小商販來收西瓜,打聽後才知道今年整個西瓜批發市場價格都不高,而且來收西瓜的小商販也比以前要少很多,再後來眼看著西瓜都成熟了,老張不得不以兩毛錢的批發價把西瓜給賣了,不過這個過程沒這麼簡單,到最後細細一算,農民種植西瓜每畝凈賺100元,明年要不要繼續種植?這個問題開始的時候困惑著老張。
不過很快老張就決定明年繼續種植西瓜,而且還要加大力度種植西瓜,細細回味今年西瓜的整個出售過程,老張說:「開始的時候,看到今年結出的西瓜又大又圓又好吃,本以為可以賣一個好價錢,誰知道批發價跌了,而且來收購的小商販也變少了,10畝瓜地,只賣了5畝給小商販,剩下的都是自己騎著三輪車到處走街串巷賣的,還有一部分還沒賣出去」。
面對不好的市場行情,老張最後算了一下,除去平時的各種支出,包括買化肥,打農藥,買種子,請人工等開支,到手的凈利潤平均每畝100元,這令老張哭笑不得,不過經過深思熟慮後,老張決定明年要加大力度種植西瓜,作為有著6年瓜農經驗的老張總結原因時,這樣說:
第一、去年果農水果收成普遍不行,很多果農還虧錢,供不應求,導致水果價格上漲,因此果農們看到這趨勢,就想到今年要加大水果的種植力度,那麼見效最快的,當屬西瓜,因為像蘋果等果樹,加大種植面積後,要幾年後才結果,西瓜不同,今年種,今年就可以賣,所以很多果農選擇了種植西瓜。種植西瓜的人多了,供應量就多了,供大於求,所以才導致今年西瓜批發價降低。
第二、今年種植西瓜的農民中,有很多是以前沒有種植過西瓜的人,當他們看到種植西瓜不怎麼賺錢,明年這些人估計是不會再去種植西瓜了,所以明年種西瓜的人就會變少,那麼就會改變供求關係,所以明年的西瓜市場要比今年好。明年種植西瓜的人數變少了,所以我可以加大種植力度。
第三、我今年種植的西瓜品種沒選好,又大又圓又好吃,這個沒問題,問題是這個品種的西瓜,成熟的比較晚,錯過了最好的時間,所以沒賺到這個也是原因之一,明年再種西瓜的話,要選擇那些早熟的品種,早點上市,賣一個好價錢。
第四、作為一隻種植西瓜的果農來說,除了種植西瓜比較有經驗,做其他的缺少經驗,輕易改行,風險很大,所以還是一直堅持種植西瓜吧,何況別的行業也比一定好做,只要堅持下去,總會碰到行情好的時候。
對於老張總結的這些經驗,小編也是很認同的,畢竟做熟了一個行情也不容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用心做,總會有曙光到來的時候,就算今年沒賺錢,只要堅持,說不定明年賺的錢就可以一下翻身。貴在堅持,對於農民來說,確實沒有什麼好的賺錢項目了,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什麼樣的條件就做什麼樣的事情,因地制宜。
對於西瓜大豐收,農民種植西瓜每畝凈賺100元,明年卻要加大力度種植,大家是什麼態度?覺得這一做法可行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